时间后,由于某种故障,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当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在竖直下降时,气球速度为v0=2m/s,此时开始计时经过t0=4s时间,气球匀加速下降了h1=16 m,科研人员立即抛掉一些压舱物,使气球匀速下降.不考虑气球由于运动而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气球加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m是多大?
(3)抛掉一些压舱物后,气球经过时间Δt=5s,气球下降的高度是多大? 【圈题理由】多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密切,重点突出运动公式的应用。 【答案】 (1)a=1 m/s (2)m=80 kg (3)H=30 m
解析】(1)设气球加速下降的加速度为a,受到空气的浮力为F,则
1
由运动公式可知:x=v0t+at2
2
解得a=1 m/s2 ---------------------4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
抛掉质量为m压舱物,气体匀速下降,有:(M-m)g=F 解得m=80 kg. ---------------------5分
(3)设抛掉压舱物时,气球的速度为v1,经过t1=5 s下降的高度为H 由运动公式可知:v1=v0+at H=v1t1
解得H=30 m. ---------------------5分
(四)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1.【题干】2015年4月12日,比亚迪6“秦”在全国各地4S店举行试驾体验,购车者为检验其加速性能,在试驾过程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5s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6m/s C.6.0m/s 【答案】B
22
B.5.0 m/s D.18.0m/s
2
2
【解析】由a??v25??5m/s2可知正确选项为B。 ?t52.【题干】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7d
A.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2T d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T2
C.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D.可求得释放位置与“2”之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由图像比例关系可知 “1”一定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s?d?aT可知
2a?d5dS7d2v??v?, 结合,v?2ax可得释放位置与“2”之间的距离,不322T2Tt2T正确判断为C。
3.【题干】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g取10m/s2) ( )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
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 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答案】C D
【解析】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有可能大小为5m/s,方向向下,有可能大小为15m/s,
2方向向下,由v2?v0?2ax可知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正确答案为CD。
4.【题干】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放置3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l、2、3距斜面底
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现将它们 分别从静止释放,到达A点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斜面的倾斜角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ss1s2s3ss?? B.1?2?3 t1t2t3t1t2t3s1s2s3s1? D.若增大,则的值减小 ??22t12t12t2t3 C.
【答案】BC
【解析】三者平均速度依次增大,故有
s1s2s3s1s2s3??三者加速度相同故有2?2?2,若t1t2t3t1t2t3?增大,小球下滑加速度增大,
智能拓展
s1的值增大,正确选项为D。 2t15、【题干】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o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v0/2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v0/4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
为-v0/8??,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x轴上—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 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答案】D
【解析】质点运动过程中有时而正向运动,时而反向运动,但正向和反向位移均不断减小,最终静止,有图像面积可知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小于v0t0,正确选项为D。
6.【题干】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
恰自A路牌向B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由图可知 ( ) 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3倍 D.小鸟和汽车在0-t2时间内位移相等
【答案】B
【解析】由比例关系可知小鸟单程位移占AB间距的3/4,此时为t1/2时刻,此时汽车位移占AB间距的1/4,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3/2倍, 在0-t2时间内小鸟位移为零,汽车位移为s,二者不相等。 7.【题干】如图1所示,I、II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甲、乙小球作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球相距最近 C.两球在t=2s时刻速率相等 D.两球在t=8s时刻发生碰撞
【答案】CD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小球作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小球加速度数值更大。在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球相距最远,两球在t=2s时刻速率相等均为20m/s,两球在t=8s时刻均回到出发点故二者发生碰撞。
8.【题干】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
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作逆时针转动时(v1 C.tl一定大于t2 D.tl可能等于t2 【答案】BD 【解析】前后两次物块受力情况不变故有F1=F2,但剪断细绳后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如果两次传送带速度均较大,物块一直加速就出现tl=t2的情况,正确选项为BD。 9.【题干】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做”测量高楼的高度”的研究性课题中,设计了以下一个 方案: 由甲同学在楼顶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乙同学通过数字计时器装置,测出小球通过放置在地面上高为1.2m 物体P 的时间,从而估算出楼高,假设该方法在实践中能成功(由于小球在经过物体P 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和它的瞬时速度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g 取10m/s2)。 1 2 3 4 5 次数 时间/s 0.019 0.020 0.021 0.021 0.019 (1)乙同学测得其中5 次的试验数据如上表,试估算该高楼楼顶到物体P 顶端的距离。 (2)在某次试验中,甲同学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小球,乙同学仍以为甲同学是静止 释放小球的,结果计算出高楼楼顶到物体P 顶端的距离大约是180.8m,试求出甲同学这次抛出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 v12【答案】(1)h1??180m (2)v0?2gh2?2gh1?4m/s 2g【解析】(1)小球通过P 物体的平均时间: t =(0.019 + 0.020 + 0.021 + 0.021 + 0.019)/5 = 0.020s 由已知可知小球刚到达P 的顶端的速度: V1 = h/t = 1.2/0.020 = 60m/s v12则楼顶距P 物体顶端的距离: h1??180m 2gv12 (2)由(1)可知,设小球到达物体P 顶端速度为v2,则: h2? 2g22v2?v0设下抛初速度为v0,则:h1? 2g由以上两式可得: v0? 2gh2?2gh1?4m/s 10、【题干】考驾照需要进行路考,路考其中有一项是定点停车。路旁可以竖一标志杆,在车以V0的速度匀速行驶过程中,距标志杆的距离为s时,考官命令考员到标志杆停,考员 立即刹车,车在恒定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已知车(包括车内的人)的质量为M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车视为质点,求车停下时距标志杆的距离(说明V0与s、μ、g的关系)。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车的加速度大小由 牛顿第二定律知:?Mg?Ma 所以,a??g(2分) 设车的速度为V时车刚好停在标志杆处,则: v?2as,即:v?22?gs(3分) 2v0 刹车过程中的车的位移为:s'?(3分) 2?g 当v0?v?2?gs时,车停在标志杆处,车距标志杆的距离 ?s?s'?s?0(2分) 当v0?v?2?gs时,车还没有达到标志杆处,车距标志杆的距离 2v0 ?s?s'?s?s?(2分) 2?g 当v0?v?2?gs时,车已经驶过标志杆,车距标志杆的距离 2v0 ?s?s'?s??s(2分) 2?g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阶段考试圈题题组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