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步骤 与传统的投资评价指标之间的区别 明确系统(对象)的任务?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利用?列出可以完成任务的多种方案?明确系统评价要素及其定量化的方法?评价方案?将分析结果极其过程作成书面材料。 (1)传统的成本比较法与费用效率(CE)法有相同的基点,当系统效率固定时,寿命周期成本越小越好。 (2)与投资回收期法比较:都是用未来收益收回投资,但寿命周期成本法回收的是寿命周期成本,而传统的投资回收期回收的是项目的设置费。 (3)与投资收益率比较:投资收益率的分子是以金额表示的系统效率,分母是投资额,即设置费;而CE法的分子可以是以金额表示的系统效率,也可以是物量表示的系统效率。分母则是寿命周期成本,包含设置费和维持费。
1.进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时,在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时刻采取的有效手段是( )。 A 通过增加设置费以节省系统运行所需的动力费用 B 通过增加设置费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C 通过增加维持费以提高材料周转速度 D 通过增加维持费以提高产品的精度 【答案】B
【解析】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的权衡分析的有效手段包括:1)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2.[2007年考题]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方法是()。 A.环比分析法B.动态比率法 C.强制评分法D.权衡分析法
相关例题解析
11页
【答案】D
【解析】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3.进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时,权衡系统效率与寿命周期成本之间关系可采取的手段有()。 A.增加设置费以增强系统的能力 B.增加设置费以提高产品的精度 C.增加设置费以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 D.采用整体结构以减少安装费用 E.进行节能设计以节省运行所需动力费用 【答案】ABC
【解析】系统效率与寿命周用费用之间的权衡可采取的手段有:
1)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产量); 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 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
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简便,舒适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种用途等),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3.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过程中,进行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权衡分析时可采取的手段是()。 A.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B.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费用 C.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用D.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答案】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权衡分析。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权衡分析时可采取的手段是:
1)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
2)将预知维修系统装入机内,减少备件的购置量;
3)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从而减少设计、试制、制造、试验费用; 4)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
相关练习题
1.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进行系统设置费与该系统开发、设置所用全部时间之间的权衡分析时采用
12页
的主要方法是( )。
A.计划评审技术 B.价值分析法
C.赢得值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A
2.进行有效的衡分析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重要特点,某企业在进行生产设备系统维持费中的各项费用之
间的权衡分析时,为了提高费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进行节省劳动力的设计,减少操作人员的费用 B. 培训操作人员,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 C. 装入预知维修系统,减少备件购置量 D. 进行节能设计,减少运行所需动力费用 【答案】C
本章模拟题与解析
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7.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5元,年固定成本为38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A 31.67% B 30.16% C 26.60% D 25.33%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解析】理解基本损益方程式:B=pQ-CvQ-CF-t×Q,根据该方程式推导出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的公式:
BEP(Q)= CF /(p-Cv-t)=380×10000/(100-75-100×5%)=190000件 BEP(%)= BEP(Q)/ Qd=190000/(60×10000)= 31.67%
【知识点延伸】理解基本损益方程式:B=pQ-CvQ-CF-t×Q,根据该方程式推导出各种表示方法的项目盈亏平衡点:
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CF /(p-Cv-t)
13页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BEP(Q)/ Qd 用销售收入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 BEP(Q)×p 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 CF / Qd +Cv+t 【答案】A
18.现选择净现值作为某项目投资方案的敏感性分析对象,其结果如图所示。
Ⅱ Ⅰ NPV Ⅲ 150 100 50 -10 -5 0 5 10 变化幅度(%) 则净现值对三各不
确定Ⅰ、Ⅱ、Ⅲ的敏感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Ⅱ-Ⅲ-Ⅰ B、Ⅰ-Ⅱ-Ⅲ C Ⅰ-Ⅲ-Ⅱ D Ⅱ-Ⅰ-Ⅲ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
【解析】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有两种方法,一是看夹角,直线和横轴夹角的锐角越大的越敏感,二是看横截距,横截距越小的越敏感。
【知识点延伸】对于敏感性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有两个常见考点。一是指标的确定,二是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掌握上述解析的内容即可,敏感系数大小的计算在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中很少涉及。 【答案】A
19、进行有效的权衡分析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重要特点,某企业在进行生产设备系统维持费中的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时,为了提高费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进行节省劳力设计,减少操作人员的费用 B、 培训操作人员,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 C、 装入预知维修系统,减少备件购置费 D、 节能设计,减少运行所需动力费用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五节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权衡分析法 【解析】06版教材106~107页相关内容
14页
【知识点延伸】对于权衡分析法的这部分内容,每年都出一道题。 【答案】B
20、在建筑产品生产中应用价值工程原理时,应( )。
A、 在分析结构、材质等问题的同时,对建筑产品的必要功能进行定义 B、 首先确定建筑产品的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功能分析和评价 C、 在分析功能的基础上,再去研究结构、材质等问题 D、 在分析结构、施工工艺的基础之上确定建筑产品的功能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六节价值工程的理论及其应用,价值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解析】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因此,价值工程分析产品,首先不是分析其结构,而是分析其功能。在分析功能的基础上,再去分析材料、结构等问题。
【知识点延伸】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部分,每年必考。考生复习时应注意教材上的可考的关键句。 【答案】C
21. 价值工程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对象的选择,适用于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是( )。 A 因果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B 因素分析法和价值指数法 C 因果分析法和价值指数法 D 层次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六节价值工程理论及方法,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解析】教材介绍了5个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百分比分析法和价值指数法。
【知识点延伸】价值工程理论及方法这一节涉及“5种方法”,包括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功能计量的方法、功能重要性系数的方法、方案创造的方法和方案评价的方法。这“5种方法”经常作为考试的内容。 【答案】B
22.某产品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采用环比评分法得到的功能暂定重要性系数见下表。 功能区暂定重要性系数
F1 F2 F3 F4
2.0 1.5 2.5
则功能区F3的重要性系数为( )。
A.0.17 B.0.35 C.0.36 D.0.42 【考点】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六节价值工程的理论及其应用,功能评价值得计算 【解析】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表如下:
1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理论与相关法规课件6(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