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食品化学练习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3、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 14、果糖虽是酮糖,却属于还原糖。( )

四、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并指出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或毒性。 五、完成反应方程式 六、问答题

1、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出现褐变现象,试说明是何种物质反应导致的?并阐明其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2、试述膳食纤维及其在食品中的作用。

3、试回答果胶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其分类。果胶在食品工业中有何应用? 4、试从β-环状糊精的结构特征说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5、何谓麦拉德反应?结合实验谈谈影响麦拉德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在食品加工中如何抑制麦拉德褐变?

6、试述淀粉糊化及其影响因素。在食品工业中应如何防止糊化淀粉发生老化? 7、试从β-环状糊精的结构特征说明它在食品中为何具有保色、保香、乳化等功能? 8、试述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并指出食品工业中利用糊化和老化的例子。影响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抑制老化?

9、简述食品中几种子常见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比较各方法的利弊。 10.淀粉含量若采用测还原糖的方法测定,自行拟定试验步骤,阐明原理,并比较酸水解和酶

水解法何者更优?为什么?

11.自行拟定用菲林试剂法测定苹果中还原糖的实验步骤,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测定原理,整个

滴定过程为什么要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终点颜色如何变化?

12.试从糖的结构说明为何糖具有亲水性?并解释为何结晶很好、很纯的糖完全不吸湿。 13.何谓高甲氧基果胶?阐明高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的机理。

第四章 脂质

一、名词解释

1.POV 2. 酸价 3. SFI(固体脂肪指数) 4. 碘值 5. 必需脂肪酸(并举1例) 6.调温

7. 增效剂 8. *皂化价 9. 抗氧化剂(并举1例) 10. 油脂的无规酯交换 11. 助氧化剂 12. 同质多晶 13. *回味 二、填空

1.同质多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脂中常见的同质多晶有____种,其中以________型结晶结构最稳定。____型的油脂可塑性最强。

2.油脂自动氧化历程中的氧是________,首先在________位置产生自由基;油脂光敏氧化历程中的氧是________,进攻的位置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历程对油脂酸败的影响更大。

脂肪自动氧化是典型的________反应历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油脂氧化主要的初级产物是________。

3.HLB值是指 ________________ 。一般按HLB值选择乳化剂,HLB值为________用于W/O型体系中,HLB值为________用于O/W型体系。

4.油脂抗氧化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类物质抗氧化机理是因为酚是________,可以中断游离基的链传递,且________。当酚羟基邻位有大基团时,可________,抗氧化效果更好。类胡萝卜素作抗氧化剂的机理是其结构中含有许多________,可淬灭________。 5.油脂氧化包括________历程、________历程和________历程。

6.油脂抗氧化剂是指________。常见的人工合成抗氧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索氏提取法是测定食品中________含量的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或________。乳粉中8.脂肪含量的测定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反复使用的油炸油品质降低,粘度________,碘值________,酸价________,发烟点________,泡沫量________。

10. 过氧化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油脂氧化初期氧化程度的指标。因为________是油脂氧化主要的初级产物。随着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________,此时不能再用POV衡量氧化程度。

11.乳浊液失稳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两亲性乳化剂使乳浊液稳定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乳品中脂肪含量,是利用碱破坏________,使脂肪能被乙醚萃取。而盖勃氏法测定乳品中脂肪含量时,则是利用________破坏乳品乳化体系,使脂肪与其它成分分离。 13.脂质化合物按其组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卵磷脂属于________ 、胆固醇属于________ 。

14. 当组成甘油酯的脂肪酸的两种晶型都是________晶型时,它们能________,这种转变称为双变性。

15.影响脂肪稠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油脂精炼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炼后正面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负面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

17.磺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磺值是衡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猪油通常不饱度比植物油低,但却易变________,这是因为猪油的提取经过了________,易引发________所致。

18.脂肪在食品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19.酸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价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酸价越高,发烟点越________。

20.β-胡萝卜素作抗氧化剂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许多________,可猝灭________。柠檬酸可作增效剂是因为它可________。抗坏血酸作抗氧化剂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21.调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调温控制结晶类型。

巧克力起霜是因为结晶为________型,不仅影响外观,且口感________。要得到外观有光泽,口熔性好的巧克力,应使其结晶为________型。

22.酯交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当________时为无规酯

交换;当________________时为定向酯交换。

*23.能同时存在于油相和水相中的微细固体粉末可使乳浊液稳定。当粉末在两相之间产生的接触角接近90°时,能形成________的乳浊液。当γso>γsw时,易形成__________型乳浊液;当γso<γsw时,易形成________型乳浊液。

24.油脂氧化主要的_________是ROOH。ROOH不稳定,易分解。首先是________断裂,生成

__________和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_断裂。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完全正确则打“√”,不完全正确则打“×”,并写出正确说法。 1.当油脂无异味时,说明油脂尚未被氧化。( )

2.猪油的不饱和度比植物油低,故猪油可放置的时间比植物油长。( ) 3.抗氧化剂可以完全阻止油脂氧化。( ) 4.油脂氧化程度越深,POV值越高。( ) 5.乳粉中脂肪的测定宜采用中性乙醚提取法。( )

6.脂肪氧化与水活的关系是水活越低,氧化速度越慢。( )

7.油脂的自动氧化涉及到能量较高的1O2,故自动氧化比光敏氧化更迅速。( ) 8.油脂自动氧化速度比光敏氧化速度快,故3O2比1O2危害更大。( ) 9.当油脂酸败严重时,可加入大量抗氧化剂使情况逆转。( )

10.脂肪的营养仅在于它可以提供热量,故可以用蛋白质等代替之。( ) 11.酸价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 ) 12.抗氧化剂宜早加入。( )

13.脂肪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

14.天然存在的脂肪酸均是直链、偶数碳原子。( ) 15.精炼油品质提高,但并不宜长期食用。( )

16.用盖勃氏法测定乳品中脂肪含量时,加入浓H2SO4的作用是破坏乳品的乳化体系,使脂肪与

其它成分分离。( )

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并指出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或毒性: 1.过氧游离基 2.BHT

7.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写出四种命名及作用)8.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写出四种命名及作用)9.CH3(CH2)7CH=CH(CH2)7COOH(写出四种命名及作用) 10.ROOH

二、完成反应方程式:

三、问答题:

1.食品的主要营养素中哪一种在贮藏中最易产生有害物质?其反应机理如何?应如何抑制该反应?Aw是如何影响该反应的?

2.简述油脂的光敏氧化历程,并回答它与油脂自动氧化历程有何区别?

3.试述水分活度与脂肪氧化的关系如何?油基食品应如何保存?油脂氧化初期可用何指标确定其氧化程度?如何测定该指标(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试述油脂自动氧化历程和光敏氧化历程有何不同?何者对油脂酸败的影响更大? 5.油脂自动氧化历程包括哪几步?影响脂质氧化的因素有哪些? 6.试述油脂精制的步骤和原理。油脂氢化的作用是什么? 7.试述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8.何谓HLB值?如何根据HLB值选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乳化剂? 9.乳粉中粗脂肪的测定宜用何方法?为什么?试述其原理?

10.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猪油的碘值通常比植物油低,但其稳定性通常比植物油差。 11.反复使用的油炸油品质降低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期食用有何危害?

12.当油脂无异味时,是否说明油脂尚未被氧化?为什么?此时可用何指标确定其氧化程度?

如何测定该指标,(用化学方程表示)?

13.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用洗净的玻璃瓶装油是否需要将瓶弄干?贮存时应注意些什么?

第五章 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 2、乳化容量 3、胶凝作用 4、必需氨基酸 5、3.1613 6、絮凝作用 7、蛋白质变性 8、凝结作用 9、活性肽(蛋白质)

10、盐析 11、盐溶 12、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13、二面角 14、氨基酸残基 二、填空

1.蛋白质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按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影响蛋白质变性作用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变性后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蛋白质在贮藏与加工中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蛋白质一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10螺旋是一种_____________,为非典型的_____________,形成氢键的N,H,O三原子不在一直线上。

10.β折叠是_____________,它比α螺旋更加_____________。 11.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键为_____________。 12.稳定蛋白质四级结构的键为_____________。

13.蛋白质分子结构中主要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14.蛋白质的疏水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

15.蛋白质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蛋白质的水合性质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影响蛋白质形成凝胶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18.蛋白质发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9.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0.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_____________,在电场中_____________。 22.蛋白质的变性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23.热处理对食品蛋白质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影响。 24.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是因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5.蛋白质的变性只涉及到____________结构的改变,而_________不变。26.蛋白质变性导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亚硝酸可与仲胺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

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蛋白质发泡性产生的原因是:①搅打 ②高压 ③高温 ④自发产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食品化学练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食品化学练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70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