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论文 关于贵州省青少年犯罪的调查研究(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犯罪类型的出多样化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据统计,56%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出现早熟,犯罪方式也逐步升级。近几年逐渐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青少年犯罪类型中流动罪案占31%,,利用高科技作案占9%,其他方便占4% 。

第4页(共17页)

(3)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

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据调查,手段极其残忍的案件占21%,比较残忍28%,一般占36%,含有悲慈心里占15%

(4)犯罪不具有明显的动机和明确的目标

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特点据调查,为寻求刺激比率占13%,为某种理想占10%,因生活所迫占16%,物质欲望占21%,为引起别人注意占13%,因报复心里占12%,因他人鼓励占15%。

第5页(共17页)

(5)青少年犯罪案件主要以侵犯财产犯罪案件为主

伴随着青少年犯罪年轻的年轻化,其犯罪类型也逐渐呈现多元化。青少年犯罪类型越来越多,暴力型、侵犯财产的案件仍居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据调查其中抢劫案件占16%,盗窃案件占42%,杀人案件占8%,强奸案件占15%,绑架案占5%,其他案件占14%。

(6)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具体地说,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不良影响与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不稳定性、冲动性相

第6页(共17页)

结合,导致正常社会文化和道德关系内化失调的结果。据调查其中家庭原因占18%,学校原因占13%,社会原因占21%,因大众传媒引起的占15%,网络影响占28%,其他因素占5%。

三、对当前贵州省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分析

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具体地说,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不良影响与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不稳定性、冲动性相结合,导致正常社会文化和道德关系内化失调的结果。

1、贵州省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

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

第7页(共17页)

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青少年本身消极的心理特征,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犯罪原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力度及其作用机制所构成的能引起犯罪行为发生和犯罪现象存在与变化的罪因系统。狭义的概念,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地引起犯罪结果发生和犯罪现象变化的现象及过程。但“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的巨大差异。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在心理学研究中,智力的高低通常是用智力测验和智商(IQ)概念来表示的。从大量的案件看,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决定个体是否犯罪,高智商、低智商的青少年犯罪的实例比例相当,但是智力的高低却与犯罪的类型、作案方式以及侵害的对象相关。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对引起贵州省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有效对策。

2、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1)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

第8页(共1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毕业论文 关于贵州省青少年犯罪的调查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毕业论文 关于贵州省青少年犯罪的调查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17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