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吐血整理的古代汉语重点整理(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

什么叫有罪却更加得到信任?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这就是所说的有罪过反而更加得到信任的例子。

标点: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要你的君王朝着好的方向走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假如这里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答道:?找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吵吵嚷嚷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学会说齐国话,也是做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的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会跟谁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又会和谁做出好事来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标点: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练习五

一 解释下列名词: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

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二 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

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

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 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六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

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 是以性质代本体。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

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 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

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 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 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 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 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代称:?白首? 代年老。

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

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 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 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 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

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 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 按:教材引文误?咳唾?为?咳吐?,今正。

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 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 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

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 七 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发》) 译文:

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而记忆力强的人,乘着机会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 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离骚序 王逸 标点: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译文:

《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即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屈原在朝廷内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进谗言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

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离骚》的行文,依照《诗》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伤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练习六

一 ?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

?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

三 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

1.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 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 解释下列名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吐血整理的古代汉语重点整理(3)在线全文阅读。

吐血整理的古代汉语重点整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3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