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动并通过持续就业而实现潜能的能力。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既有教育体系发展落后于社会的需要,也有教育体系所固守的价值观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们面临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挑战:一方面大学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条件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大学需要完善持续教育机制使得毕业生能不断补充自己的技能从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大学应该对一些的教学领域作出适当变革以适应市场对毕业生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需求。

3.供求匹配:就业指导不足

这其中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指导、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因为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不了解,又没有适当的职业规划指导来提供就业信息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依靠的是公共服务机构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配置的服务,一些欧洲国家也越来越多地支持提供就业机会的信息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二)纵向分析

1.大学生就业遇上严峻的“大环境”

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情况有着紧密的关系,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的过渡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第一,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隐忧。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攀升接近70%,一方面表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速度加快、与世界经济也逐渐行程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另一

11

方面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国贸易的弊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目地集中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问题。据统计,1980—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3%上升到66%,大大高于美、日20%左右的水平,2008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才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目前来看,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是由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每一个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务和就业需求。如果是一个自主性很高的经济体系,那么在这个体系中,完成这些因素都以自力更生和自身消化为主。而我国由于外贸依存度高,形成了橄榄型的人才的需求特征。大头集中在大学生这一中间层,而中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则位于两端,对大学生起补充作用。

第二,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由于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也使得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底部,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以牺牲我国产业结构平衡为代价。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相对落后。这种失衡反映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和技术性服务业岗位需求不足,而对蓝领型和纯操作型技术含量很低的岗位却出现了异常火爆需求,因此社会上才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工资不如中专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现象。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曾说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

第三,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薄弱。除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企业热衷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线,而忽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创新产业在很大程度

12

上被企业放弃了,因此高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都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廉价劳动力便成为企业唯一利用的资源,于是不得不走上加工贸易的依附道路,也就造成了大量的低技术操作工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的怪现象,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数量。

2.大学生就业面临困惑的“小环境”

大学生就业不仅与大的社会环境相关,还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及其教育制度,与直接接受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存在很大的关系。

(1)高校教育存在潜在的问题

第一,专业课程设置错位。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与专业间存在趋同性现象,造成同类毕业生过剩,一起涌入社会造成了就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同时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为分数论,学生高分低能。再加上一些高职、高专教育缺乏针对性,应有的动手能力不强,理论功底也不系统。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专业性、动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当前高校的教育中为分数论严重,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低,造成高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越来越少,也没有机会去专业的岗位实习。因此现阶段高校培养的应届毕业生大多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是实践相对缺乏。社会招聘中,很多企业尤其是

13

吸纳力强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在招聘中会明确表示需要相关工作经验,而只懂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而很多企业明确表示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第三,就业指导缺乏。通过校园调查我们知道,有64%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自己提供的就业指导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有13%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中将学校就业指导缺乏列为首位。由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体系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

(2)用人单位选材存在多种误区

第一,过分看重经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工工程中提出需要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理工毕业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磨练几年继续学习相关知识,才能完成这一转变。然而由于供大于求的就业状况,毕业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许多用人单位拒绝承担毕业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并提出大学生在实习期没有工资、任意延长试用期、就业合同不规范等不合理要求,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就业。

第二,过分关注文凭。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就越好,这样一来造成受聘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与所任岗位不相适应,造成人才的浪费。有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学历,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实际中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实际上,只要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性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

14

者专科生都是能够胜任的。

第三,存在性别歧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往往会让单位在聘用女大学生后付出更多的劳动成本,结果造成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少招或不招女大学生,减少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并且很多单位在招聘女大学生时对相貌要求更为苛刻,还注明应聘女性的年龄、身高、体重,只录用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

第四,生源地域歧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在招聘中表明,只招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因为他们考虑到本地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习惯,对当地情况更为了解,甚至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网,能更好的做好业务。有的行业也指出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以及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和就业。

3.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业能力不强。就业能力包括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社会实践能力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60%的学生认为在求职中最大的困扰就是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工作经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评价高度一直,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越来越客观理性。此外,在求职中最大的困扰是“个人能力不足”和“求职技巧欠缺”的人也分别占29%和19%。其中个人能力不足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的人分别占到自我表达能力(44.9%)、专业能力(43.4%)、人际交往能力(33.8%)、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3)在线全文阅读。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1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