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自学时数:2 思考题:
1. 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分别与月球的本影有关;
为何月食仅与地球的本影有关?为什么没有月环食?
2. 当地球上发生月偏食时,在月球的天空将发生什
么?
3. 在地球上有可能在午夜观测到日食吗?在哪里? 4. 本书图5-5表示发生在北纬45°东季日没前不久的
一次日全食过程。认真分析图中的各种因素,然后,仿造该图的设计另绘一幅表示发生在南半球同纬度夏季日出后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提示南半球的周日运动是逆时针方向)
5. 什么叫食限?食限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什么叫食季?食季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如果日偏食限为17°,试求其食季的日数。
6. 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为什么对一地来说看到
月食的次数反比日食要多?
7. 若今年8月发生月食,那么,明年7月可能发生另
一次月食吗?今年10月又可能吗?为什么?
8. 如果黄白交点停止了移动,而黄白交角变得同黄赤
交角一样,那么,日、月食的条件将有怎样的改变?
9. 什么是沙罗周期?为什么它取6585.32日而不取
6585.35日?为什么沙罗周期不能代替日、月食的具体推算?它的尾数0.32日在日、月食预告上有怎样的作用?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演变 (4学时)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结构。 教学难点:地球圈层的演变。
教学要求:在本章主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圈层的演变和地球表面的变化,为部门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十二节 地球的形状 (2) 1、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引力与地球形状。 2、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3、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地理纬度。 4、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地内物质分布和地球形状。
第十三节 地球的结构 (2)
1、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地震波与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地球的表面结构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陆地,海洋。 参考资料与自学时数:
参考书:金祖孟,数理地理,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58。 金祖孟,普通自然地理讲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58。
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自学时数:2 思考题:
1.什么大地水准面?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又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为什么会成为扁球体?比较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为什么地理纬度大于地心纬度?为什么两种纬度间的差值以南北纬45度为最大?
3.什么是参考扁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各部分怎样地偏离参考扁球体?为什么笼统地说“地球的形状像梨”是不确切的?
4.比较面波和体波,纵波和横波,为什么地震波的传播能够反映地球的嫩内部结构 ?
5.地球内部分哪些圈层?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界面?在这些界面上,地震波发生怎样的变化?地震波的影区是怎样形成的?怎么知道地壳和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尔内核是固体?
6.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特征各是什么? 7.大陆轮廓和海底结构各有些什么特征?
8.什么是地磁要素?什么是偶极磁场和非偶极刺长?简单说名偶极磁场的地磁要素的分布。什么是地磁异常?什么是地球磁层和辐射带?
9.地球内部物质密度怎样随深度而变化?为什么在2900千米深处,密度陡然升高?
10.重力是什么?地面重力怎样因纬度而不同?地球内部重力怎样随深度而化?为什么在2900千米深处,重力达到极大值? 11.地球内部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为什么接近地面和地心的层次压力增加较慢,而中间层次压力增加较快?
12.地球内部温度怎样随深度而变化?什么叫地温梯度?它怎样随深度而变化?
13.地幔(固体)和外核(液体)的对比,外核和内核(固体)的对比,为地内温度的探索提供了什么重要线索?怎么知道地球内部有增温过程,而又不会有全部熔化的历史?
四、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 期中 期末 合计 考核方法 ReportⅠReport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 Ⅱ 百分率(%) 10% 30% 60% 100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地理学引论
后续课程:普通水文学,土壤地理学 六、建议使用的教科书及参考数
教科书:金祖孟 地球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参考书:[1]应振华等 地球概论实习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2]应振华等 地球概论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3]徐庆华 地球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徐宝棻等 地球概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年 [5]刘南 地球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年
[6]郭瑞涛 地球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7]张明昌等 天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年
[8]俞传赞等 天文学及其应用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0年 [9]朱广华 普通天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0]张元东等 天文学分册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年 [11]赵成虎等 地球环境科学的理解 韩国大邱孝城天主
教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相关网址 中国国家地理http://www.cng.com.cn中文网 地理频道工作http://geography.nbip.net室 地球科学 http://www.nju.edu.cn/njuc/dikexi/earthscience/ 地理频道 http://www.dlpd.com中国地球物理http://www.cgs.org.cn/ 学会 天文学学科范http://202.119.47.3/geo/astronomy/subject_area.htm 畴 大科普网 http://www.ikepu.com/ 中国科学院上http://center.shao.ac.cn海天文台 自学时数:16学时
学时分配:
章 节 讲课学时 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8 4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8 4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12 2 第四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 2 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4 2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4 2 总 计 48 16
七、实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名称:《地球概论课程》实验 2、实验学时:16学时
3、实验项目类型:验证型、综合型
4、实验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实验课主要达到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达到验证、消化、运用、巩固教材中所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将来在中学课堂教学和指导天文活动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批改。 具体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爱护仪器。
2、实验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以及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3、认真听老师讲解及示范。
4、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程序,正确安装,调试,使用各种仪器, 实验完后对仪器细心撤卸、认真清点并放到仪器箱里。 5、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和数据记录。
主要仪器设备:地球仪,三球仪,地轴进动仪,天文望远镜.
5、实验内容:
实验一、 天球仪的构造和在天球仪上直接求解问题
实验二、转动星图的应用(认识主要星座和亮星的方法、求解天体视运动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三、观察月面特征(了解月球表面的各种结构和形态、记住几个比较大的月面构造的特征)
实验四、利用分区星图认星(熟悉分区星图的划分和使用、认识一些主要星座和亮星) 实验五、辨认行星
实验六、望远镜观察行星(观察金星位相、火星鸡冠、木星表面特征及其卫星、土星光环等)
6、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实习学时 2 2 4 4 4 16 课外自学时间 考核方法主要依据实习的考勤、组织纪律、合作表现、仪器使用熟练程度、实习报告。
考核成绩:操作60%、实习报告40%。 7、其它
实习方式: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进行 实习的组织工作
实习前,对班级进行分组,每组3—5人。实习前提出实习注意的事项、实习地的介绍、实习报告书的编写方法等基础内容,并告知实习的时间安排。
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1) 实习前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实习地的基本情况。 2) 实习期间态度认真,踏实工作,服从指挥,遵守纪律。
3) 认真完成实习内容,实习后认真总结,并编写一篇实习报告。 4) 实习成绩评定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习报告的质量。 5)实习期间,带队老师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编写人:吕弼顺、李
春景 2006年6月
审核人:吕弼顺
2006年8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地球概论教学大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