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1 .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2 .王炳照等著:《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了解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2 .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 .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1 .古希腊教育
( 1 )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 2 )古典时代的教育
①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②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③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 ④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2 .古罗马教育
( 1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 2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 3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①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②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3 .西欧中世纪教育 ( l )基督教教育
① 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②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 2 )世俗教育 ① 宫廷学校 ② 骑士教育
③ 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④ 中世纪大学
( 3 )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 ① 主要教育机构 ② 历史影响
11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 l )人文主义教育家
① 弗吉里奥;② 维多里诺;③ 伊拉斯漠;④ 莫尔;⑤ 蒙田 ( 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5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 1 )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 马丁· 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② 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 2 )天主教教育 耳肠稣会学校
6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 1 )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一兰开斯特制;1870 年《 初等教育法》 (福斯特法);《 巴尔福教育法》 ;《 哈多报告)) ;《 1944 年教育法》 ;《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 ( 2 )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 帝国大学令》 与大学区制;《 费里教育法》 ;《 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59 年《 教育改革法》 。 ( 3 )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 4 )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 国民学校章程》 ;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 世纪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 世纪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 5 )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 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莫雷尔法案》 ;六屯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 国防教育法》 ;《 中小学教育法》 ;生计教育;“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国家在危机中》 。 ( 6 )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 和《 学校教育法》 ;20 世纪70 一80 年代的教育改革。
7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 l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 2 )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 3 )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 4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 5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 6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 7 )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 9 )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 10 )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 11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 12 )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
1 .吴式颖主编:《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 .张斌贤主编:《 外国教育史》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2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 )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
13
的关系。
( 2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 3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 4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 5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3 .学习及其理论 ( 1 )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 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 3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 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学习动机
( 1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 2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 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5 .知识的学习
( 1 )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
14
得的机制。
( 2 )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 3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6 ,技能的形成 ( l )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 2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 3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7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 1 )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 2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 3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 4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8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 l )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 2 )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 4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9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 l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 2 )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 3 )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333复习资(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