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号线考___ _ _ _ _ _ __________________封:_名__姓___ _ _ _ _ _ _______密____________:级__班__:_校__学______________
2017年泉州市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一)
(满分70分;答卷时间60分钟) 题序与分值 积累与运用(1—8) 阅读与理解(9—24) 总分 30 40 70 得 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泉州,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她历史yōu jiǔ( ), 文化càn làn( )。清源山、开元寺早已声名远扬,南音、梨园戏是海外游子挥之不去的juàn liàn(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千百年来hé xié( )共处。这一切,都zhānɡ xiǎn( )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厚重与博大的xiōnɡ jī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注音或字形错......了,请选择。(4分 ) (1)A.顷.qǐnɡ刻 B.鸟巢.cáo C.侮辱.rǔ D.震撼.hàn ( ) (2)A.凹. āo 陷 B.醇.chún美 C.欢渡.dù D.树冠.ɡuān ( ) (3)A.荤.hūn菜 B.咀嚼.jiáo C.敷衍.yǎn D.妥帖.tiē ( ) (4)A.皱.zh?u纹 B.国徽.huī C.竞.jìnɡ争 D.藉.jí贯 ( ) 3.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 2分 ) (1)“徙”(xǐ)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 )
A.人 B. 停止 C.徒弟 D. 行走 (2)“窠”字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 ( )
A.穴 B.窝 C.棵 D. 巢 4.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应填入什么词语,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填序号)。(4分)
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 ① 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 ② 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有诗曰:“苍松石上生。”石头 ③ 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 ④ 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长大起来的吧?长得 ⑤ 苍翠, ⑥ 坚劲,真是 ⑦ 啊!
(1) 横线①②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所以 C.尽管??哪怕 D.虽然??然而 (2) 横线③④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不但??而且 B.如果??才 C.只有??才 D.假如??所以 (3) 横线⑤⑥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一边??一边 B. 哪怕??哪怕 C.那么??那么 D.既然??既然 (4) 横线⑦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美不胜收 B.不可思议 C.妙不可言 D.鬼斧神工
1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春天来了。大雁经过长途跋涉,它们又回来了。 ....
B.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
C.小羽同学非常爱读书,下课时同学们的嬉笑打闹,他视若无睹,总是手捧....一本书自己读得津津有味。
D.同学们观看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的视频,心情无比激动,大家高兴得眉飞色舞,笑不拢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1分) A.城里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了,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非常不利。
B.在阳光照射下,沙滩就像撒上了一层金子,金光闪闪,让人流连忘返,美丽极了。
C.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叫我怎能不由得不喜爱它呢?
D.台风过后街上一片狼藉:地上到处都是折断的树枝,路旁小草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东倒西歪。 7.默写古诗文名句。(9分)
(1)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2)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4)桃花一簇开无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5)选择其中的一题完成,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题一:“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楚国人怎样夸耀自己的盾和矛,结果又怎样?请将《矛与盾》古文中的相关语句默写下来。
题二:“到底是早上的太阳离人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人近?”请默写《两小儿辨日》古文中两小孩各自说明理由的语句。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材料】城市地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正式名称之外还有自己的“别称”。据史料记载,古代的泉州城不是很大,城郭形似鲤鱼,城里种植了很多的刺桐树。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就用了一个“别称”来称呼泉州。 (1) 请写出泉州的两个“别称”: (2) 汉语里不仅有“别称”,还有约定俗成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起来简称:
2
二、阅读与理解(40分)(10+17+13)
阅读下面三篇材料,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与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一) 东南沿海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从4月21日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东南沿海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啥利弊?有媒体以深圳北至潮汕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深圳北至潮汕”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车次 D3108 D7416 D2350 D7406 商务座 (原票价268.5元) 调整后票价 涨跌幅 一等座 (原票价107.5元) 调整后票价 涨跌幅 二等座与无座位 (原票价89.5元) 调整后票价 涨跌幅 320.2元 — — — +19.2% — — — 171元 163元 — 118元 +59.1% +51.5% — +9.8% 107元 102元 85元 73元 +19.6% +14% -5% -18.4%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厦门至深圳,公路运行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所删节改动)
9.本次东南沿海高铁票价是怎样调整的?( ) (2分) A.都涨价 B.都降价 C.有涨有降 D.不涨不降 10.本次调整,“一等座”票价大多涨幅( ) (2分) A.较高 B.不高 C. 较低 D.很低
11.从深圳北到潮汕,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班次的二等座最合算?( ) (2分) A. D3108 B. D7416 C. D2350 D. D7406 12.利用文中的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4分)
3
(二)醒 悟
李 显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看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醒悟》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二十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二十元的票子往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标价说:“这本书二十块,我买了。”
书摊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就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的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快步走到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锻炼,恐怕就追不上你了。姑娘,你看看,少了什么东西没有?”
“没有啊!”胡秀梅回答道。 老汉笑着说:“不对吧,姑娘,刚才只有你和另一个人买书,你走后,我就发现你掉了东西,你再好好想想。”
胡秀梅摸摸自己的衣兜,突然,她叫道:“糟了,我的手机不见了,是黑色带蓝边的。”
老汉拿出一部手机,笑着对胡秀梅说:“你刚走,我就发现你的手机落在书摊上,可我怎么喊,你都听不见。”他边说边把手机递到胡秀梅面前。
胡秀梅接过手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转身就要上车,可又被老汉拉住了。胡秀梅奇怪而又不耐烦地问老汉,还有什么事。
老汉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姑娘,刚才卖给你的那本书有点问题??书可以卖给你,可书里夹的东西却不能给你。”
“书里夹着东西?”胡秀梅惊讶地说,“什么东西?” 老汉说是一张百元钞票,编号是EF7932XXXX。 胡秀梅不相信地说:“书里有钱?不会吧,我怎么没发现呢?”
胡秀梅把夹在腋下的那本《醒悟》打开,开始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一张钞票,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
老汉拿回钞票,说:“这张钞票是前几天一个小伙子来买书时给我的,事后我才发现是假币。我随手就把钱夹在了书里,一是不让它再流通骗人,二是说不定哪天那个小伙子回来找我。”
4
“回来找你?”胡秀梅直摇头,“不可能!你想,那小伙子明摆着是用假币骗你,又怎会再回来?”
老汉说:“可我相信,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去手机回收店卖手机,店方说她的手机虽然外壳很新,但机芯已经彻底报废,最多只能卖几十块。当她发现书中夹着钱时,灵机一动,故意把手机落在书摊上,本以为老汉看见手机,就不会追她??
胡秀梅没有勇气告诉老汉真相,但她记住了老汉的话: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选自《故事会》2016年11月下半月刊)
13.胡秀梅买书后急着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2分)
A.急于赶车 B.赶着上班 C.心里有鬼 D.做事急躁 14.摊主为什么急着追赶胡秀梅? (3分)
15.胡秀梅找到夹在书里的钞票后,“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胡秀梅为 什么“不好意思”?( ) (2分)
A.没能发现书里的钞票 B.担心自己会被老汉误会 C.找很久才发现书里的钞票 D.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害羞
16.老汉把假币夹在书里,除了不让它在市面上流通外,还有什么重要原因?( ) (2分)
A.不想出售这本图书
B.让顾客帮忙鉴别钱的真假 C.期待小伙子能够早日醒悟过来 D.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收到假币的事 17.“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请联系短文的有关信息写一写。(3分)
胡秀梅的心里可能在想: 18.短文哪个情节没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 ) (2分)
A.胡秀梅寻找钞票 B.胡秀梅故意掉落手机 C.老汉拉住胡秀梅 D.胡秀梅发现手机不见了 19.作者把胡秀梅买的书起名为“醒悟”,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三)植物也“发烧”
王贞虎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年泉州市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