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消费的热点。

其次,技术创新生产出的功能更新、品质更好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人们争

相购买新产品。

再次,技术创新不断地在揭示原有产品的缺陷,如使用不方便、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存

在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危害等,同时,又指出什么样的产品或消费方式有益于健康、环境保护等等,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最后,技术创新加快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速度,使人们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的情况下,精神

文化消费需求趋于上升,物质消费性需求相对下降。

(3)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①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

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

② 技术创新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

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的认识和行为。

(4)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①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出现使经济增长

中的要素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上了重大改变。

★7.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六个阶段

①传统社会阶段(农业文明时代:欧洲中世纪、我国各朝代) ②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中世纪的西欧、当今多数贫穷国家) ③起飞阶段(产业革命阶段)

④成熟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时期)

⑤高额消费阶段(美国1913、14年进入、西欧和日本50年代进入) 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美国)

8.区域分工理论综述

(1)分工原理

①含义: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他地区(或国家)专

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或国家)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②意义:

发挥区域优势,开展专业化生产;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品质与管效; 协调与提高局部、整体利益与效应。 (2)分工形式

①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

产生的区域分工。 ②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

分工。 (3)分工机制因素

①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②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③区际要素流动

④市场差异 ⑤区际贸易 ⑥企业组织结构 ⑦利益诱惑 (4)理论与学说

① 绝对成本说 ② 比较(相对)成本说 ③要素禀赋学说

④ 新贸易理论

⑤竞争优势理论

9.区域经济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

(1)经济效应

①强化各区域的竞争意识:主动性和紧迫性。 ②影响各资源和要素的区际流动:集聚效应。

③为经济扩散、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客观条件。

④对经济发展带拉诸多负效应:诱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利己化,刺激和强化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导致和助长地方保护主义、表现区际经济无序竞争、市场分割。 (2)社会效应

①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区域传递,对区域之间的社会认同与融合产生积极影响。 ②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增强,促进社会联系增强。 ③区域差异扩大往往产生许多负效应:导致区域之间人们心理的对立,

化了自我中心意识、助长地方主义流行,导致和强化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的离心力,由单纯

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危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0.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252)

利用直接投资、政策管理。

①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②促进区域之间市场的开放,构建区域之间统一的要素市场。 ③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 ④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⑤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⑥继续支持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重点加快欠发达区域发展。

★★11.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途径

(1)资源环境开发

通过资源调查分析,查看本区资源的优劣势,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进而转

变为经济优势,优势有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2)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各产业关系,扶持主导产业,配套发展辅助产业,适当发展基础产

业,使区域经济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整体优势。 (3)区域生产布局调整与优化

区域内生产区位布局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特点,依据地域分工理论,适当进行区域生产布局

调整,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即优势区位调整。 (4)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通常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布局调整相结合,成为区域开发最直接有效

的手段。

12.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

①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济运行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②发达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③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跨国兼并越做越大。 ④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⑤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⑥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⑦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1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原因与机制

(1)区域产业演进原因 ①国家产业政策影响

②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③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技术生命周期 ④区域资源供应状况变化(区位优势变迁) (2)区域产业演进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①市场机制

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

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

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

②政府干预

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

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4)在线全文阅读。

《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42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