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6.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现实有效性评价(修改)

评价: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地域综

合体理论的某些内容(如完全按计划地建设与管理)已显得过时,但是仍然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客观性、参考性。

27.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1)产业集群形成后,往往形成某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

(2)产业集群带动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化,形成或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3)产业集群的城市区位选择,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移、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

的影响。

28.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特征:

①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②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③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④组合上的层次性。

29.区域分工的意义

(1) 发挥区域优势,开展专业化生产; (2)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品质与管效; (3)协调与提高局部、整体利益与效应。

30.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原则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原则

(3)依据投入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原则 (4)区际空间近邻原则

★31.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成因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奠定物质基础,就近合作可排除一定障碍,促进各国间经济协调和合作,又能保持主权平等和经济利益。 ②一国经济实力的大小决定其政治实力和国际地位:单个国家势单力薄,经济政治霸权等。 ③世界生产的争夺日益加剧:避免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强竞争力。 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示范效应:其示范效应和压迫效应,使后继者产生模仿。

32.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策(328)

(1)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 (2)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得等大的比较效益。 (3)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

发展差异。

(4)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产业提供更多技术

和制度上的支持。

33.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举措(330)

(1)对外资进行宏观控制。

(2)引进外资时应该建立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措施。 (3)在引进外资时注意使长期资本多于短期资本。

(4)建立本国银行系统的监管制度、加强银行立法,以避免失误。 (5慎重参与国际金融的一体化进程。

34.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制

(1)区位指向机制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其是影响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地指向、燃料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运输指向。 (2)集聚扩散机制

①集聚:资源、要素、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和过程。 ②扩散:资源、要素、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和过程。

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

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三、论述题

1.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

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2)全球与地方关系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

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

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

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2.企业增长的动因及战略

(1)企业增长动因

①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②内部交易:实现内部交易化。 ③技术优势:技术优势的发挥。 ④竞争激励:来自竞争的压力。 (2)企业增长战略

①一体化扩展:横向扩张实现垄断、纵向扩张实现区域化。 ②多样化扩张。

3.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国别选择、微区位选择)

(1)宏观(国别)区位选择:

主要是受利益驱动,跨国投资区位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2)微观区位选择:

①趋于经济中心区(模仿)、

②邻国边界区(可进入性)

③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血缘、地缘、学缘、亲缘)。

★4.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①区域资源比较优势是否充分发挥 ②区域产业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 ③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是否系统性 ④是否具备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⑤产业结构是否具备先进性 ⑥是否具备较高的经济效应

⑦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 ⑧产业结构是否具备良好弹性

★5.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模式

(1)极核式:区域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寻租最优原则,经济活动布局于最适宜区位集聚发展。多见

于封闭较闭塞区域自力更生初创发展中,适合于某落后的发展中区域起步开发时期。

(2)点轴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期,随着区域进一步开发,交通运输的改善,要素、产品便于流动,

伴随增长极集聚发展,扩散效应展开,沿轴线外延发展。多见于基础产业不断完善的区域发展中,适合于某空间网络系统较完善的较发达区域的开发。

(3)网络式:区域经济发展后期,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繁荣,区域联系普遍,基础产业发达,区域

经济活动全面展开,整个区域实现普遍腾飞。多见于经济发达地区。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城市分布的八种可能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

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6.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引起产业、产品的更替。

作用机制: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者是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

品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

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其结果就是新的生产部门的建立,包括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的部门。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出现衰退,甚至消亡。 (2)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首先,技术创新所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能够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新产品常常成为人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3)在线全文阅读。

《经济地理学》题库打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42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