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黎平
[摘 要]:“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的反思,阐述教师与学习应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从而“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不足之处请同行指教。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提出问题 学会教学 学会学习
一.问题提出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着“我们的学生提不出问题” 这个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既感到头痛担心又觉得苦涩的问题,记得在童年时代,我们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到有兴趣,想问清个为什么,长大了,是头脑聪明全学会了,根本没有问题可言?还是我们的学生天生头脑愚笨根本提不出问题?还是???不管怎样,提不出问题,就意味着没有发现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就没有在动脑子,就不可能去探索,更谈不上去创新!
在学生一样,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提不出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只是看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却提不出问题),记得从一开始大学毕业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时就象他们的童年一般,对教学充满了好奇,充满兴趣,无论在教学本身,还是学生方面,都想问个为什么?而经过三年五载或八年十年的教学实践后,对教学的本身就无问题可言了,是掌握了教学知识的所有内涵?还是觉得很有经验,无需再问了呢?还是???我们的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从教学知识的内涵来讲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从教学的形式来讲,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摆在他面前的也有许多问题,正可谓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越感到自己的无知,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一点,那么一些教师为什么在自己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就提不出问题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忙”,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实在是太忙了!
随便翻开某一个教师的一天工作安排,哪一天不是起五更落半夜,时间到那去了呢?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批改作业,做练习,学校的事务工作,给自己充电,当然还有家务事??
至于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备课,经过多年的教学,感觉也就那么回事,从旧的备课本或参考书上抄一下。而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门门课都是主课,上完一天的课,能坚持把白天布置的作业完成,已经速度很快相当不错了。
人们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当事者为何迷呢?就是因为当事者忙,已经无暇顾及自己的整体思路了,旁观者,相对空闲一点冷静一点,看到了当事者工作的全部,并能思考一些问题,当然清楚了。
1
所以,一个人如何在工作上忙得只能穷于应付的话,就再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了,也不能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事实上已成了一架工作工学习的机器了。 由此可见,无论有多忙,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留出时间,把脚步停一下,及时对工作学习进行必要的反思、小结,正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只有对摆在面前的问题,系统结构进行冷静的思考 ,才能理清我们的思路,看清问题的本质,进而发现新问题,把工作和学习保持在较高的思维运作层次上,摆脱低水平、浪费时间的机械操作,进行有意义的工作和学习。 二.反思性教学基本模型
反思性教学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面世,而后向普教领域延伸的,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思考”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尝试和实践的基本模型: 教师
学生
确定教学目的 反思 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知识结构 教学知识内涵 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方法运用 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 感知 提出问题 反思 讨论 评价小结 建立知识模式 系统反思想 新层次 实施分段检测 过程反思 修改教学2 课后反思
在上述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
2.1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有机结合,教师的反思引导启发着学生,学生的反思不断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反思不断调整着知识的传授,使教学本身更适应于学生。 2.2 反思性教学注重信息的反馈与调控,通过教师对各类信息的反馈,学生对各类信息的反思,从而把“单一型”的学生培养成“多维型”,把“书生型”转化成“学者型”。 2.3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治疗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三.反思性教学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3.1 反思性教学目的是“多维”的教学目的,“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学会教学”是从根本上解决“学会学习”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要求,这有别于只对学生提要求的偏面做法。
3.2 反思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要盲目蛮干或按照自己的经验去教学,而是能够在忙碌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反思教学对象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发现教学知识本身丰富的内涵,从而把知识更完整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反思教学,给学生创造反思的条件。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产生懒惰和依赖思想,只跟随老师的思想,什么都要靠教师的嘴巴中讲出来,而是应对老师的讲述及时反思,通过反思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而在课余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理清思路,并把已学新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更不能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作业再多,也要留出时间,冷静地看一看,读懂题目的意思,反思题目的知识原型,弄清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少做精做,举一反三。
3.3 反思性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应该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空想象那只能是瞎想,故此,作为教师平时应多看、多学、多实践,才能有一定的底蕴,才能再继续发展,作为学生首先构建旧知识的体系,搭好旧知识的模型,通过教师的诱导,激思,才能形成自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才具有探索的能力。
3.4 “提出问题”是反思性教学的核心,“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的关键,“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反思性教学的最终目标。
3.5 无论是教师课前反思,还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反思,都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每次反思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特别指出的是反思性是具有重点性的,对重点内容的方面要多加反思,反之则精简,切勿纠缠,分散精力。
3
3.6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方法论,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但它可以融合在各类教学模式中,使教学模式更完美。 四.教师教学的反思 4.1 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例如:
●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是什么? ● 学生的认知结构现状是什么? ● 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 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 ● 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 ● 学生有无存在心理障碍?
● 当前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们的优点是什么?学生最喜欢怎样的老师?等等
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非常简单,也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特别的难,难怪有的老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老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4.2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作为教师而言,这是我们课前反思的重点,许多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了,已经熟悉到熟视无睹的程度了,他们的备课只抄旧教案,或网上教案,只凭经验上课,认为自己已经很成熟了,孰不知,我们的教学内容无论从形式才是内容都是十分丰富内涵,仅凭熟悉远远不够“知识的大背景是什么”“知识的原型是什么”“知识的之间是如何联系”等等,我们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领悟不同,当然最后的结果也不
4
同。从教十多年,听过的课报告也不少,但有两个片段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将永远激励着,提醒着我要去反思揣摩我们的教学内容。
片段一:是温岭中学的陈才琦老师对《卤素》《硬水的软化》的教材内容处理
2Na+Cl2=2NaCl SnCl2+Cl2=SnCl4
2Fe+3Cl2=2FeCl3 2FeCl2+Cl2=2FeCl3
Cu+Cl2=CuCl2 PCl3+Cl2=PCl5
Na++NaR=NaR+H+
Ca2++Na2CO3=CaCO3↓+2Na+ Ca2++2NaR=CaR2+2Na+ 海水硬化 --Cl+ROH=RCl+OH 片段二:Na2CO3和NaHCO3与HCl反应的改进
新教材第一册P32页采用气球和试管装置,比较Na2CO3和NaHCO3与HCl反应的激烈程度。 反思实验的缺陷:
① 采用在气球中盛Na2CO3和NaHCO3固体,然后同时倒入试管中,一个人较难操作。 ② 固体容易粘在气球壁上或可能漂在盐酸上而破坏实验严密性。 ③ 学生观察时,只注意气球大小,而忽略气球体积的变化快慢。
④ 学生观察气球体积变化往往以半径的变化作为依据,当体积较大时,这种效果较差。经数学处理后:
对气球1:dv1 =4πr12dr1 对气球2:dv2=4πr22dr2
由于两个气球的体积一直不相等(r1不等于r2)所以不能比较体积的变化(dv1和dv2)快慢,也就是半径变化(dr)不一定比体积变化(dv)快。
改进实验:运用学生熟悉物理学中的速度,如图装置:
反应时将两根叉形管同时旋转一个角度,使HCl同时倒入固体中,通过反应产生的CO2气体排水的速率来比较CO2生成速率,效果十分明显。
通过以后的两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是多么重要和必要,正是这两个片段,改变了我对教学内容的看法,也作了一些尝试。 片段一:在银镜反应的教学中
从Ag+→AgOH→[Ag(NH3)2]OH可知,在银氨溶液中,Ag+的浓度极低,都能氧化CH3CHO,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面对高考高中化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