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插入后,两板间的电容为C?QUA?UB?3(2?1?)QUAO?UBO?3?r1?2?rC0
?r电容的改变量为?C?C?C0??r?1C0,可见,插入电介质后电容增加。
1?2?r电
势
差
为
(2)若C、D为导体板,则C、D为等电势(静电平衡导体的内部场强为零,导体为等势体),此时两板 间
的
UA?UB?UA?UC?UC?UD?UD?UB?E?所以,插入导体后,两板间的电容为
d3?0?E?d3?23Ed?2(UAO?UBO)3C?QUA?UB?32UAO?UBO?Q?32C0
电容的改变量为?C?C?C0?12C0 可见,无论插入导体还是插入电介质后电容都增加。
(3)从(1)(2)可见,C与插入的导体或是电介质的位置无关
(4)导体板抽出,外力要作功,根据功能原理,此功等于系统能量的增加。 未抽出导体时,系统的能量为W?1212?0E(Sd)(或?3Q222Q22C)?1213?0E2Sd
抽出导体后,系统的能量为W/??0E(Sd)(或?1622C0)??0E2Sd
所以外力作的功为
A?W/?W??0E2Sd
3.一个半径为R的金属球带有电量q0,浸埋在均匀无限大电介质中(电容率为ε),求球外任意一点P的电场强度和极化电荷分布
解;带有电量为q0的金属球,静电平衡以后电荷都在外表面,且在空间激发电场,该电场与电介质相互作
用,结果使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由于是均匀电介质,极化后电荷体密度为零),设靠近金属球表面的电介质表面的面电荷密度为?(另一个电介质表面在无穷远处)
/
根据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过电介质中一点A作半径为r的高斯面S,由对称性可知S面上的各点的D大
?小相同且沿径向,根据高斯定理有D?q04?r2再由D??E知E?q04??r2
????由于??P?n及P??0(?r?1)E
/可知:?/?????0q0??4?r2(注意:靠近金属球表面的电介质表面的外法线方向指向金属球)
11
??/(D和E的方向以及?的正负取决于q0的正负)
?4.如图所示,均匀极化的电介质球的极化强度为P 求在球心产生的退极化场。
?解:设电介质球的球心为O,过球心且与P方向一致为正x方向,电介质表面任意一点A 的面电荷密度
为?/?,且面电荷密度相同的点构成半径为Rsin?的圆周(圆?Pcos?(?为P与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环带),即相同圆环带上的面电荷密度相同。
为求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将极化后的带电介质球分割成无数个带电圆环,每个圆环在轴线上一点(O)
?产生的E叠加即可。
任取?处的带电圆环,电荷量为dq/??/dS?Pcos??2?(Rsin?)?Rd?
该带电圆环在O处产生的电场大小为
dE?/dq/4??0R2cos??P2?0sin?cos2?d? 方向沿x轴负向
E/??dE/?
另法:参照教材230页例题4
??P2?00sin?cos2?d??P3?0
?P第七次作业答案
1、 置于球心的点电荷?Q被两同心球壳包围,大球壳为导体,小球壳为相对介电系数为?r的电介质。小球壳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大球壳内半径为c ,外半径为d 。 求出(1)电位移矢量D的分布并做出D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 (2)电场强度矢量E的分布并做出E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 (3)极化强度矢量P的分布并做出P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12
(4)附加电场强度矢量E/的分布并做出E/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5)电荷密度的分布并做出?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解:置于球心处的点电荷?Q产生的场,具有球对称性,在该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球壳被极化,电介质球壳内外表面产生极化电荷,因而产生附加电场;导体球壳由于静电感应, 其内外表面也产生面感应电荷,也产生附加电场
(1)设场点的位置为r ,根据 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可知:
?4?r当c?r?d D?0 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2)由D??0?rE 可知
当r?a或b?r?c或r?d时 E?当r?c或r?d D?Q2
Q4??0r2Q
当a?r?b时 E?4??0?rr2
当c?r?d E?0 E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3)由P?(?r?1)?0E 可知,
电介质球壳以外 ?r?1 , 所以 P?0
电介质球壳以内 P?(?r?1)?0E P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4)由于极化电荷和感应电荷的分布具有球对称性,产生的附加电场仅在介质内部及导体内部不为零,且附加电场E的方向与E0(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反。 在电介质球壳内,由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场E?E?E0
(式中 E0?/?/?Q4??0r2 E?Q4??0?rr?2)
在导体球壳内,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与E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 E/?/??E0 E/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5)对于电介质,由于介质球是均匀的,电介质内体电荷密度为零,只有电介质球壳的内外表面有面极化电荷,设面电荷密度为? ,则
当r?b时 ??P
13
//当r?a时 ???P
对于导体球壳,内外表面也均有感应电荷,设面电荷密度为?0 ,则
当r?d时 ?0?D
当r?c时 ?0??D ?/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2.在介电系数为???0?r的无限大均匀电介质中,存在均匀电场E0 。在电介质中挖一个球形空穴,求这空穴中心的电场强度E
解:设均匀外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由于极化,电介质的空穴表面,左半球面带正的极化电荷,右半球面带负的极化电荷,电荷的分布如同均匀极化的介质球表面的电荷分布, 故 极化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为E?//??P3?0
其方向与外电场的方向一致(注意:这不同于极化电荷在介质内产生的附加电场)
/而 P?(?r?1)?0E0 所以 E??r?13E0
E0
所以 球心处的场为E?E0?E?/?r?23第七次作业答案
2、 置于球心的点电荷?Q被两同心球壳包围,大球壳为导体,小球壳为相对介电系数为?r的电介质。小球壳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大球壳内半径为c ,外半径为d 。
?求出(1)电位移矢量D的分布并做出D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2)电场强度矢量E的分布并做出E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 (3)极化强度矢量P的分布并做出P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 (4)附加电场强度矢量E的分布并做出E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5)电荷密度的分布并做出?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曲线
解:置于球心处的点电荷?Q产生的场,具有球对称性,在该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球壳被极化,电介质球壳内外表面产生极化电荷,因而产生附加电场;导体球壳由于静电感应,
14
其内外表面也产生面感应电荷,也产生附加电场
(1)设场点的位置为r ,根据 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可知:
4?r当c?r?d D?0 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2)由D??0?rE 可知
当r?a或b?r?c或r?d时 E?当r?c或r?d D?Q2
Q4??0rQ2
当a?r?b时 E?4??0?rr2
当c?r?d E?0 E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3)由P?(?r?1)?0E 可知,
电介质球壳以外 ?r?1 , 所以 P?0
电介质球壳以内 P?(?r?1)?0E P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4)由于极化电荷和感应电荷的分布具有球对称性,产生的附加电场仅在介质内部及导体内部不为零,且附加电场E的方向与E0(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反。 在电介质球壳内,由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场E?E?E0
(式中 E0?/?/?Q4??0r2 E?Q4??0?rr?2)
在导体球壳内,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与E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 E/?/??E0 E/随r的变化曲线从略
(5)对于电介质,由于介质球是均匀的,电介质内体电荷密度为零,只有电介质球壳的内外表面有面极化电荷,设面电荷密度为? ,则
当r?b时 ??P 当r?a时 ???P
对于导体球壳,内外表面也均有感应电荷,设面电荷密度为?0 ,则
当r?d时 ?0?D
///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磁学复习练习题作业(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