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B总结
对配送的作用: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 功能结构:P146图4-6、图4-7(略)
(4) 计划(Planning)
为实现物流战略目标,系统地提出所要达到的指标,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对实施状态进行监督。
拓展(1):物流战略。
定义:指按照竞争原理所制定的服务水平。 拓展(2):物流计划业务需完成的工作(3方面)
建立物流计划的分析资料:实际累计、模拟。 能够输入计划的内容:定量数据输入。
进行与实际情况的对比:物流量数据→金额、物的数量(库存数),人数、
车辆数等。
拓展(3):物流计划信息系统子系统
据点计划:提供制定计划参考资料、模拟、计划输入、与实际情况对比; 供货计划:确定区域、与生产计划联动、预计库存;
配车计划:确定区域与物流量、车辆调配、模拟、与实际情况对比; 人员计划:设定标准工时、针对物流量计算标准工时、计算必要的人员数
量、进行人员模拟计算。
(5) 订货(Order)
客户根据需要向产品供应商下订单的过程。
拓展(1):接受订货与订货信息系统。
组成:订单输入系统、接受订货系统、订货缺货系统。 拓展(2):。 拓展(3):物流计划信息系统子系统
据点计划、供货计划、配车计划、人员计划。
3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目的、两大范围、两类信息、两个核心、三种模式、四个作用?
(2)物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围绕系统分类展开。
15
物流信息系统B总结 第四章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1要点
(1)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领导参加、优化创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用和实效、规范化、发展变化。
(2)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
基础准备工作:管理工作严格科学化、具体方法程序化规范化、统计分析渠道
严格化、数据文件报表统一化。
人员组织准备:高层领导、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企业管理
人员。
(3)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接收式开发策略: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信息处理过程结构化程度高、用户和
开始者有经验的场合。
直接式开发策略:要求系统开发之前就完全调查清楚实际问题的所有状况和需求。 迭代式开发策略:对用户和开发者要求较低,但耗时长、成本高。 实验式开发策略:需求不确定性高,需要较高级的软件支持环境。
(4)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步骤
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
(5)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 Method, OOM)。
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
2 重要概念
(1) 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下,系统开发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现实性 = 可能性 + 必要性
拓展(1):可行性要素
目标和方案可行性:目标明确、方案可行、满足组织进一步要求;
16
物流信息系统B总结
技术方案可行性:人员和技术、基础管理技术、组织系统开发方案、计
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环境条件及运行技术;
经济方面可行性:有形效益、无形效益;
社会方面可行性:社会或个人因素对系统影响。如体制、安全、制度、
管理模式等。
拓展(2):系统目标 系统所要实现的业务目标与技术目标。 目的:明确系统边界。 细分: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长远目标。
(2) 系统分析
以物流部门的生产、运输、储存、供应等工作为对象,分析物流信息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的流程与加工过程。
拓展(1):调查分析内容 业务流程调查分析、数据流程调查分析。 拓展(2):调查分析方法 调查:事前有提纲、实施要预约、事中挤和套、事后有总结。 分析:找出业务可执行和已执行标准规范之间的异同。 拓展(3):调查分析重点
以系统基层的物流工作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生产商物流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三大子系统信息数据的收集、输入、处理、存储、交换、输入全过程。 拓展(4):业务流程调查
了解某项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 具体实施内容:
主 体:以作业为中心的人、物、装置等; 场所1:物移动的出发地点;
对象物:与被移动和处理的货物有关的形状、品质、特性和处理单位等; 场所2:物的移动到达地点;
手 段:货物移动所使用的设备和手段(车辆、升降装置、传送带); 方 法:货物移动作业的有关内容(距离、频度、比率、速度、动作、
时间、重量、搬运、升降、搬送等);
变换物:处理后货物的状况或状态;
拓展(5):数据流程调查
了解某项业务的数据处理过程。
具体实施内容:随着时间推移要掌握业务流程相关的数据处理过程。 拓展(6):业务流程分析
对现场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其结果是业务流程图。 拓展(7):数据流程分析
对现场业务流程涉及到的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其结果是数据流程图。 拓展(4):数据字典
17
物流信息系统B总结
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5) 编码(Code)
由某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表示信息的符号系统的过程。
拓展(1):物流信息编码原则
选择最小值代码; 逻辑上满足用户需要;
具有逻辑性、直观性及便于掌握的特点; 系统化、标准化;
避免使用字形相近、易于混淆的字符; 尽量等长;
避免出现与程序系统中语言命令关键字相同。 拓展(2):物流信息编码方法
确定编码设计方法:顺序码、区间码(多面、助忆、专用、复合); 编码宽度确定:根据信息量计算确定;
编码结构中校验位的附加: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
(6)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得到系统功能结构与信息结构及详细实现细节的过程。 拓展(1):总体要求
了解物流工作的各种法令和规范; 采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方法;
注意横向同级信息及纵向信息传递接口关系; 信息处理在速度商满足管理工作要求;
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保证数据及时、正确、安全、可靠; 系统实用、方便。
拓展(2):系统结构要素(PQRST)
产品(Product):调查产品的品种; 数量(Quantity):按时间、日、周、月、年为条件所取得的数据; 路径或流程(Root):确定按照什么样的路径或工程、流程; 空间(Space):面积、地点以及设施配置等; 时间(Time):产品所经过的流程和多少数量的移动等所需要的时间。 拓展(2):概要(总体)设计
确定系统功能结构、信息结构的过程。
UML设计:用例图、用例说明、DEMO、功能结构图、信息结构图、ER图、关系模型等。 拓展(3):详细设计
确定系统详细实现细节的过程。
UML设计:类图、逻辑时序图、实现时序图、DB设计说明书。
18
物流信息系统B总结
(7) 系统实施
将系统设计得到的逻辑模型转换成计算机系统中物理模型的过程。
拓展(1):实施内容
硬件获取、软件获取、环境部署、人员准备、场地准备、安装、测试、试运行、验收等。 拓展(2):实施步骤
编程、测试、转换、验收。 拓展(3):实施关键
管理因素:班子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技术因素:实施细节(数据准确、完整、适用,环境稳定、安全、可靠
开发技术符合开放系统标准)。
拓展(4):编程
定义:由某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表示信息的符号系
统的过程详细设计及单元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进行程序设计、编码及单元测试的过程。
要求:可维护、可靠、易读、高效率。 步骤(组织者):分配任务、编程管理、收集源程序; 步骤(编程者):接受任务并解读、编程、自查(走查)并提交程序。 拓展(5):测试
定义:在系统编码后,进行系统功能、性能确认及综合评价的过程。 种类:
单元测试:以模块为单位进行。 组装测试:模块组装进行。 确认测试:功能、性能确认。
系统测试:软硬件系统综合(安全、强度、恢复、性能)。 验收测试:根据验收标准进行。
评议方法:复查、走查、会审。
单元测试说明书构成:测试对象、测试数据、测试用例。 拓展(6):系统转换
定义:新系统上线运行的过程。
准备工作:数据、文档准备,用户培训; 转换方式:直接方式、平行方式、逐步方式。 拓展(7):阶段性评审和验收
定义:系统开发各阶段工作的评审和验收过程,决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并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好处:步步为营、风险小;
方法:各阶段计划中安排、组织专班进行。 拓展(8):系统发布部署
定义:系统验收后的安装部署过程。 日常工作:源程序管理(版本、文档)、文档管理(说明、安装、维护、
培训)、环境管理。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物流信息系统总结(在校生20141017)(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