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经营项目
第一节 旅游开发简介
旅游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特色性原则。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
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
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
为开发而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
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
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
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内容
1.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2.景点与风景区的具体规划与设计 3.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4.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5.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整修 6.人力资源开发 7.保护自然生态
第六节 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模式与方法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经历了从无意识到自觉主动的过程,从单纯的资源导向型的产品开发阶段发展到了区域导向型的系统规划阶段,延伸整合其他各类产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
和系统提升。
但同时,我国目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发非常不平衡,很多地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简单的把“旅游目的地”等同于一个区域概念,缺乏产业整合提升的力度,或者认为单纯一项或若干项高等级旅游资源就能形成旅游目的地,或者根本没有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满足于“留过路客”、“赚门票钱”,这些问题都较大的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一、旅游目的地
一般意义上来讲,旅游目的地即供旅游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服务集中地。但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与内涵认识各不相同。本文则侧重从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上来思考旅游目的地,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游憩和游憩接待的系统,包含了一种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基于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挖掘各类旅游资源,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广阔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整体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互动,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区域品质,打造区域
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国要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全面培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这个旅游目的地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因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问题就成为我们旅游业亟需抓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旅游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二、目的地的构建模式
按照核心吸引力初步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类型: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1、城市核心型
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是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在我国,城市核心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
在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中,要处理好“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不要让城市成为单纯的游客集散地,而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本身的休闲旅游吸引力;同时,发挥城市在交通、住宿、会议、科研、政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整合产品,比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等,丰富产品结构,形成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独有特征。 2、景区主体型
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
我国较早形成的一批大型旅游区,已经逐渐进入了目的地系统打造的进程中,突显出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并通过吸引力的聚合效益,增强了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类旅游目的地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甚至进一步整合周边文化、生态、城镇、温泉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消费产品。景区主体型旅游区创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个性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
第七节 旅游项目策划的原则
旅游项目是旅游产品的基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项目组成。旅游产品的经营成功依赖于旅游项目策划的成功。 旅游项目策划是旅游产品规划创意的思维单元。
旅游项目策划,只有将其置于充满制约的、具体真实的承载环境与设施条件中进行综合平衡思考,才能最后确定与承载条件相符合的旅游项目。旅游项目策划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分析、资源分析和项目开发的定位定向研究。
旅游项目策划是依据于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经济策划,是旅游活动的策划,为旅游者策划真实的经历,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和原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旅游开发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