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对“现象和本质”这一范畴进行分析。现象和本质主要是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范畴。这个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就熟知的“苹果落地”这个例子。牛顿看到了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个我们都见到过的客观现象,然而,牛顿从中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该现象发生的本质规律,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除了巨大贡献。再如,“日全食”。人们在不了解其本质规律的时候仅仅看到的是天色变黑的现象,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甚至会认为是神灵的作用等等。可见这就是现象和本质的不同表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现象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发现,现象是外在的东西。它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我们有的时候即使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但由于受到一定认识水平或者是自身能力的限制也不可能科学的认识其本质。另外,现象一般都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地东西。比如说一个人的品质,它是相对稳定的,本质的东西。这个人平时就脾气好,说话什么时候都面带笑容,面带笑容可以说是现象,但
不乏他遇到困难或伤心地时候,他不可能还是面带微笑的,或许他会沉思起来,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一时的这种表现而否定了他这个人的人品。所以说,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是生动丰富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本质和现象之间也是存在着联系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到本质。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象形态。(2)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3)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这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才能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其次,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我们是能够通过缜密的科学研究,通过对现象的无数次的考察研究来揭示认识的本质的。
其次,我对“内容和形式”这一范畴进行分析。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范畴。其中,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
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二者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概念。拿做菜为例,同样是茄子,刘姥姥吃的和贾府里的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茄子,但做菜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了口味就变了。这是我对内容和形式的粗浅理解。另外,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统一表现在:(1)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空洞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天天吃油炒茄子也会让人反胃。(2)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3)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例如:思想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学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
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使内容和形式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健康发展。
再次,“原因和结果”,也是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之一。它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范畴,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举一例子,“天凉了,我没有及时加衣生病了”,其中,天冷我没有及时加衣是原因,结果就是我生病了。原因导致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二者之间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这一范畴有很复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多种现象。这里不多做解释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类现象。
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即在某一具体的因果联系中,两者的区别是确定的,但是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又是不确定的。或许在这一个事件中它是结果,而在另一个事件中它就变成了原因。比如说:“我不及时加衣生病了,妈妈特意来看我”在前面分析中我生病了是结果,而在这个句子中就变成了原因了。这也充分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因果联系。(2)原因和
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互为因果。比如,一个社会调查的反馈调控作用。(3)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它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性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前面已经略作解释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就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其原因,只要找到了原因,那么困难自然就会迎刃而解。(2)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生活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人们就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做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从而增强了人们处理问题的预测性、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地科学、更聪敏。
第四,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对哲学范畴,我还是先从它的概念来阐明。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