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目 录
概 述 ..................................................................................................1 引用标准 ..............................................................................................1 上下车方便性的技术条件 ..................................................................1
3.1 车门立柱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1 3.2 通道宽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1 3.3 侧壁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2 4.
XX车型上下车方便性校核 ...............................................................3
4.1 车门立柱倾斜度校核 ........................................................................3 4.2 上下车通道宽度校核 ........................................................................3 4.3 车身侧壁倾斜度校核 ........................................................................4 5.
结 论 ..............................................................................................5
参考文献 ......................................................................................................5
1. 概 述
上下车方便性是汽车总布置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整车的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乘员上下车方便性的要求。
通过对人体生理和汽车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人体的上下车方便性的角度和相关尺寸范围,这也是本报告校核参考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T 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SAE J1100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 3. 上下车方便性的技术条件
在校核上下车方便性问题时,应考虑车门立柱的布置、出入通道尺寸的推荐值和侧壁的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3.1 车门立柱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在轿车设计中,考虑上下车方便性,首先应该确定设计中车门立柱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当车门立柱直立时,前后座入座都会感到很别扭,如果将门立柱适当倾斜,则可以大大改善入座的方便性。可以参考图1。
图1 车门立柱对入座方便性的影响
3.2 通道宽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图2表示了涉及到上下车方便性的两个尺寸。L18是前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一般推荐要求L18﹥400mm;L19是后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要求L19﹥250mm;
第 1 页 共 6 页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报告
图2 上下车的通道宽度
表1给出了SAEJ1100标准中所示尺寸的推荐要求。
表1 乘用车上下车通道宽度要求 项 目 前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 后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 代号 L18 L19 尺寸(mm) >400 >250 3.3 侧壁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侧壁的倾斜度对上下车的方便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图3所示,当K值(车门上缘与门槛之间的间距)为零时,乘客的上身必须倾斜30°以上才能进入车内,入座很费劲,轿车的K值一般取100~150mm(视车身高度有所变化),则人的上身只需稍许倾斜即可入座。必须指出,当K值过大时,下车时也不方便;同时将由于上下比例失调而影响汽车的外观,同时内部空间利用也不好,影响乘员的头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而且玻璃升降占用车门内腔的空间太大,也会使车门增厚。
第 2 页 共 6 页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报告
图3 车身侧壁倾斜度对上下车的影响
4. XX车型上下车方便性校核 4.1 车门立柱倾斜度校核
门立柱的倾斜度主要是指B柱的倾斜度。 图4是XX车型B柱的倾斜角α=5°23′。
XX车型立柱的倾斜角α改善了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
图4 XX车型B柱倾斜角
表2给出了几种车型B柱倾斜角比较。
表2 几种车型B柱倾斜角比较
车型名称 B柱的倾斜角α XX 5°23′ V08 6°01′ Y08 3°45′ S08 6°53′
4.2 上下车通道宽度校核
第 3 页 共 6 页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报告
校核中采用驾驶员门的最大开度为60°,后门最大开度为63°,并在此情况下校核XX车型实际上下车方便性。我们可以测得在前车门最大开度时的下部通道宽L18;测得在后车门最大开度时的下部通道宽L19。如图5所示。把实际测得的数据写入表3进行比较分析。
图5 左前、后车门下部通道宽度校核 表3 几种车型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
项 目 尺寸要求(mm) 前车门最大开度时下﹥400 部通道宽度L18 后车门最大开度时下﹥250 部通道宽度L19 XX 441 334 S08 446 271 Y08 420 298 威姿 456 272 威驰 481 302 从上面的表3的分析比较,XX前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和后车门最大开度时下部通道宽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为乘员的上下车提供了方便性。
4.3 车身侧壁倾斜度校核
如图6所示实际测得XX车型的K=156mm,尺寸稍大。由于XX车型侧围车门完全按参考样车进行设计,能满足上下车方便性的要求。
第 4 页 共 6 页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报告
图6 车身侧壁斜度
表4列出了几种车型车身侧壁倾斜度比较。
表4 几种车型车身侧壁倾斜度比较
车型名称 K值(mm) XX 156 V08 135 Y08 79.7 S08 180 K值推荐范围 100-150 5. 结 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XX车型的车门立柱、通道宽度和侧壁倾斜度等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XX车型的上下车方便性亦满足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洪欣. 《汽车设计》(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 刘惟信. 《汽车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天泽、黄金陵.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4. 汽车工程手册编写组编. 《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 5 页 共 6 页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报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下车方便性校核规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