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饲料残留检测能力建设,推动检测能力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转变,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检测平台能力建设,构建贯通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健全农药经营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生产监测、上市检测、持证出岛制度,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公安、质监、卫生等部门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监管机制,力争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以热作、畜禽、水、林等产品为重点,培育100家以上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实施罗牛山等一批大型肉联屠宰加工项目,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培育海南高端肉类品牌。继续实施槟榔初加工绿色改造升级计划,开展槟榔食用安全性、药用价值、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扶持一批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以优势水产品基地为依托,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进出口贸易和渔业来料加工产业。建设海口罗牛山、琼中湾岭等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和海南中部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场店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新业态。
(十一)发展休闲农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要求,制定、完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休闲农业新型业态,加大
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发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渔业,做好星级企业培育和示范点创建,建立健全服务监管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突破35亿元,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从业人员3.5万人。
(十二)发展互联网+农业。将互联网技术贯穿农业生产、服务监管、市场销售全过程,用信息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销售、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小镇。以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重点,推广物联网技术,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立完善产品可追溯、质量可控制、环境可监测的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海南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土地、农产品质量、南繁等信息资源,建设农业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积极引进国内电商龙头企业布局海南农村市场,通过互联网O2O等方式深度整合农村渠道,整体打造海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逐步实现农产品“订单式生产”;鼓励企业建设电商平台,实施“网上菜篮子”工程,培育壮大电商队伍,力争“十三五”末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十三)发展“一带一路”+农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谋划海
南农业发展,深入开展琼台、琼非、琼-东南亚农业交流合作,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建设中非农业合作研究院等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一批优质高效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在海外建设基地、收购海外企业股权等形式,实施橡胶、槟榔、杂交水稻“走出去”战略。针对市场需求加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改良及示范推广力度。
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十四)推动种业创新。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和航天育种基地,划定26.8万亩南繁保护区,保证南繁用地需求,高水平建成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以南繁基地为平台,打造南繁种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南繁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繁育推一体化的国家种业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培育海南本土种子龙头企业,筹办海南南繁科研成果交易会,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打造成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级种子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文昌航天育种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培育3-10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打造“航天”农业品牌。发展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建设国家热带水产种业基地,到“十三五”末建设30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60个规模化繁育基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水产苗种企业,打造国家热带水产种苗繁育和供应基地。
(十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力度。
整合科研院校、农垦系统及农业企业等优势资源,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探索以专家团队为支撑、本地农技推广组织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的农技创新推广模式。培育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在人才队伍培养、实验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依托现有基地和农垦产业园等平台,加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力度,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行动。
(十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由农业、财政、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等部门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制度,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搭建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积极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普及性就业培训、基地实践、职业技能学习、实用技术竞赛等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以上。鼓励新生代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五、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十七)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保持稳定、确权确地为主、依法规范、民主协商、分级
负责的原则,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农村集体土地95%以上发包到户,解决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问题,实现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经营权登记簿、经营权证书“四相符”,承包地分配、四至边界测绘登记、承包合同签订、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四到户”。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合同管理、登记管理、流转管理和纠纷调解仲裁“四位一体”配套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管理体系。
(十八)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要素集约模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托管、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多种形式集约土地要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财政补贴制度,引导农地更多流向新型经营主体。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依法保护农户流转土地的自主决定权和流转收益的所有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颁布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纠纷解决机制。合理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制定明确合理上限,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
(十九)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扶持兴办家庭农场,开展家庭农场认定登记,建立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