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锅炉及部分辅机设备的功能
1、炉排:煤由煤斗落到空的炉排上,随着炉排的转动,煤被带入炉中(燃烧层厚度保持在150~180㎜左右),经干燥干馏着火燃烧,然后将燃烧过的煤渣输送出炉体外。也就是说炉排是燃料供给的设备;煤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链条炉是炉排上表面的煤先着火,燃烧由上而下,灰层覆盖在燃烧层表面。链条炉排煤的选用:一般选用煤灰的熔点不低于1200℃,因为灰熔点低于1200 ℃时,灰融化而粘结在燃料层表面,则使熔渣下部的煤层难以通风而烧不透,也就是说链条炉不宜用易熔性灰的煤。4KW,采用变频调速。
2、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低温烟气的热量来加热锅炉给水,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更为有利。提高给水温度后,不仅可以避免冷水进入锅筒时的水击现象,而且可以减小进水管与锅炉连接处因温差产生的热应力,并且水温提高后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可降低对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省煤器出口水温至少应比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30℃;
3、引风机:将炉膛内的火、烟气按一定的工艺设计引出炉体;110KW,采用变频调速。
4、鼓风机:给炉膛内的燃料输入氧气,使其更好的燃烧;55KW,采用变频调速。 5、循环泵:循环泵是用来产生动力,强迫有机热载体在有机热载体炉、用热设备及其管道系统中液相流动的机械设备,是有机热载体炉液相供热循环系统的心脏。90KW,采用变频调速。
6、上煤机:上煤机主要由机体、电动机驱动装置、输送皮带、控制箱、皮带断煤报警器、称重装置、取样装置、底部清扫链条刮板等组成。煤从进口落到皮带上,在进口处皮带上方装有一个裙状板,以利于煤落到皮带上。皮带在电动机驱动下连续运转,将煤输送到出口处,再由落煤管送到磨煤机中。电动机驱动装置为无级调速,以控制皮带
4
速度,从而调节给煤量。清扫装置布置在皮带下方,为链轮带动,用以清扫底部落煤和杂物,防止这些杂物堆积自燃。称重装置安装在两皮带轮中间,在其前面安装了一根整形杆,用于修正皮带上煤的形状,以提高称重精度。微机控制箱装在给煤机外壳上,用以对给煤量的自动控制。这种给煤机使用的皮带均为带裙边的皮带,防止运行中的撒煤和跑偏现象。5.5KW,直接起动。
7、补水泵:锅炉补水泵作用:一种是冷凝水的循环作用,另一种是补水增压作用。7.5KW,采用变频调速。
8、出渣机;出渣机就是将煤炭在炉膛内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及时排出,同时维护炉膛内的压力。3KW,直接起动。
9、除灰机:除灰机就是将锅炉燃烧中产生的燃烧灰尘出去,以保证锅炉正常可靠运行。7.5KW,直接起动。
10、循环泵、引风机、鼓风机要有联锁控制,锅炉运行应在起动循环泵之后,先起引风机,后起鼓风机,锅炉停止时应先停鼓风机,后停引风机,然后才可停循环泵。炉排与出渣机要有联锁控制,起动时应先起动出渣机,后起动炉排,停止时应先停炉排,后停出渣机。
1.2.3 锅炉运行中的有关参数
1、炉膛温度:950℃左右,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在850℃~950℃左右;炉膛温度是根据燃料(煤)的品质而定的:即根据煤的焦结性和灰的熔点而定;
易熔性灰:熔点低于1200℃
可熔性灰:熔点在1200℃~1425℃之间 难熔性灰:熔点高于1425℃之间 2、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00℃之间
3、省煤器出口水温:比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30℃
5
4、煤层厚度:一般为150mm~180mm,正常的煤层厚度与媒质及颗粒大小有关,下列数据可作参考:
粘结性烟煤 60~120 mm 不粘结性烟煤 80~140 mm 低发热值煤 100~180 mm
5、炉膛正负压:负压运行的锅炉,维持炉膛负压在20~30Pa,对锅炉的稳定燃烧、锅炉房的工作条件及炉子的维护最有利;本次锅炉炉膛为负压运行。
6、水位的控制范围:玻璃板或玻璃管正中间即为正常水位线,水位的变化范围应在正常水位线上下不超过40mm,当水位变化达±50mm时应报警; 为了防止因汽化强度增大,汽流速度加快而引起的带水现象,必须保持水位比正常水位低一些,运行中的正常水位应在主汽包中心线之下约30mm处;
7、水位的三线:水位表应明显标明锅炉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三条标识红线。散装锅炉各水位状况的表示方法:用胶管水准仪将锅筒截面上3点钟位置或9点钟位置的冲眼位置转移到水位表上,从该位置向下50mm就是正常水位位置。由正常水位位置向上、向下各75mm就是最高、最低安全水位位置;
8、汽压变化范围
正常汽压:是锅炉设计的工作压力
允许变动范围:一般不大于工作压力的±0.05MPa 异常范围:指汽压超出工作压力的±0.15MPa
事故及危险范围:指气压超出工作压力±0.25MPa,汽压达到或超过这个范围时,将引起安全阀动作,甚至危及设备的安全;
9、汽温允许变化范围
正常汽温:为锅炉设计的工作温度,即适合于汽轮机或热力用户所需要的汽温
6
允许变化范围:为工作温度的±5℃ 异常范围:为工作温度的±15℃~±20℃ 事故及危险范围:为工作温度的±20℃~±25℃ 10、锅炉上三大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
11、锅炉辅助设备:注水器、水泵、给水自动调节器、鼓、引风机、除尘器、水处理设备、各种阀门;
12、锅炉辅助受热面: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13、锅炉缺水: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叫锅炉缺水。停炉后用“叫水法”(冲洗水位表排水旋塞,缓慢关闭排水旋塞后,看水位是否在水位表出现),仍可见水位在水位表内出现时,叫轻微缺水;水位表已看不见水位,而采用叫水法也叫不上水时,叫严重缺水;
14、锅炉满水:锅炉水位超过水位计最高可见边缘叫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叫严重满水;
15、水垢种类: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磷酸盐水垢,混合水垢,油垢、泥垢; 16、水垢危害:增加锅炉耗煤量,降低受热面金属强度,恶化水循环,引起或促进金属腐蚀,清除水垢耗费人力、物力,损伤受热面,缩短锅炉使用寿命;
17、软化水:除去水中钙镁离子的水,叫软化水;
软化方法有:炉内加药法,炉外化学处理法,离子交换等; 1.2.4锅炉工作的基本过程
由输煤系统送入煤斗的煤靠自重落在炉排面上,炉排由电动机带动由前向后移动,将煤经过煤闸板控制煤层厚度后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燃烧的空气由炉排下的风室鼓风机供给。燃料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以辐射放热的方式向燃烧室四周的水冷壁传递热,然后经过防渣管道进入对流烟道。对流烟道是由烟墙隔成的。对流烟道中布置有对流管
7
束等受热面。对流管束是与上、下锅筒连接在一起的一簇管束,管内的水吸收烟气热量而升温,一部分水在上锅筒中被加热,进入供水管道,送出锅炉。对流管束的钢管直径一般为巾50\。烟气在烟道中冲刷对流管束,以及在下锅筒放出热量后,进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经过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烟气经引风机和烟囱排出。排出的烟气温度越低,说明烟气的热量被吸收的越充分,燃料的热能被利用的程度越高,锅炉的热效率就越高。 1.2.5锅炉供暖系统主要包括的两个控制任务
一、燃烧系统控制。二、循环泵控制。其中燃烧系统控制是主要的,其基本任务既要使供热量适应热负荷的变化,还要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和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因而燃烧控制要通过改变给煤量来保证负荷的改变,调节送风量使之随时与给煤量保持适当的比例,以保证完全燃烧和最小的热损失;调节引风使之随时与送风相适应,以保持炉膛负压在一定范围内。循环泵控制的任务是:控制供回水流量与压力,从而间接地影响供回水温度。
1.2.6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主要
(1)稳定锅炉的出水温度,使其始终保持在设定值附近。出水温度的设定值与室外温度以及消耗热量(热负荷)的变化相关。每天不同时段,根据总结的控制规律设定出水温度给定值,以出水温度为被控量,改变燃煤量,进而改变炉排与鼓风机的转速比,进而达到出水温度与给定值一致。
(2)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在给定出水温度的情况下,需要调节鼓风量与给煤量的比例,使锅炉运行在最佳燃烧状态。运行初始,根据经验设定风煤比,使耗煤量与鼓风量成一定比例关系,在煤质变化时用一个电位器调节风煤比的值,使燃煤充分燃烧。 (3)保证引风和鼓风的正确配比,维持炉膛负压值。炉膛负压的变化,反映了引风量与鼓风量的适应程度。如果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容易向外喷火,既可能危及设备与工作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热水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毕业设计说明书-精品 -(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