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工程概况
根据该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平立面及剖面的设计,主体结构为4层,底层高为5.2m,其余层层高是3.6m。总建筑面积约为3200m2,建筑长度55m,建筑宽度15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2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2.1 建筑的概念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于能否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功能存在多样性,而且根据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因此平面设计没有都是依据这些条件而不断进行改变。从而造就了自由灵活的分隔空间。而且框架结构对平面建筑的组合的限制很少,每个空间的大小以及平面布置可根据不同的功能特点来进行处理。然而各空间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平面尺寸应可能和柱网的排列形式及开间尺寸协调。
2.3 平面设计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 应根据一栋楼或一个建筑群的组成和使用功能,结合所处位置和用地条件、有关技术要求,综合研究新建的、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项设施等相互之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总体布局,使场地内各组成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进行的设计。
2) 应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条件等自然条件布置,有效组织地面排水,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
3) 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等规范及各种安全要求,并应满足交通要求。 4) 建筑物周围布置应与主干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合理组织场地内的各种交通流线(含人流、车流、货流等),并安排好道路、出入口,并考虑风向及人员出入的便利。
各种类型的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大类。另外,对于一栋建筑来说,还有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如墙、柱、隔断等构件所占的结构面积。 2.3.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房间和辅助房间。
主要房间是各类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供人们学习、工作的必要房间,由于建筑物的类别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对主要房间的设计也不同。但主要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一致的,即要求有适宜的尺寸,足够的使用面积,适用的形状,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便于施工等。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充分考虑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使得它们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3.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通行是否方便,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工程造价、用地、平面组合方式等。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等几点。
楼梯是多层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本设计中,楼梯的形式采用直行双跑梯。
2.3.3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物质技术、建筑美观、经济条件等。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必须在熟悉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分清主次,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在组合过程中反复思考,不断调整修改,使平面设计趋于完善,建筑物使用方便、结构合理、体型简洁、造价经济、与环境协调。 2.4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建筑实用性,同时也要赋予建筑美观的属性。建筑的美观主要是通过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艺术处理来体现,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而其中建筑物的外部形象经常地,广泛的被人们所接触,对人们的精神感受上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
2.4.1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的因素
第一:使用功能; 第二:物质技术条件;
第三: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 第四:社会经济条件。 2.4.2立面设计
本设计工程建筑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方、新颖,与环境融于一体,融合现代建筑艺术的手法,富有时代感,充分体现了建筑物的功能,使建筑物创造一个优美、和谐、而又丰富的空间环境,给人以舒适、美的享受。
建筑的立面图反映的是建筑四周的外部形象。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而进行的。因此在立面设计中一应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即建筑的使用性质;二应反映内部空间及其组合情况;三应反映自然条件和民族特点的不同;四应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总体要求。
立面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化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环境条件、保护结构和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并且要考虑它的耐久性、经济性;正确处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内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件的尺寸大小、比例关系、材料质感和色彩等,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构图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它是对建筑体型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2.4.3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主要解决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它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方法和建筑艺术等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并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4.4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
第一:外部作用的影响; 第二:气候条件的影响; 第三: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四:建筑技术的影响; 第五:建筑标准的影响。
2.4.5建筑构造的原则
第一:坚固实用; 第二:技术先进; 第三:经济合理; 第四:美观大方。 2.4.6墙体和基础的设计
本设计为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合理的选用新型墙体材料,使其能够满 足保温,隔声,隔热其特殊使用部位如厨房、卫生间等处的防水、防火、防潮的要求。
综合以上的要求本设计中所有的墙体材料均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设计的地基土质比较均匀,地基稳定,因此采用独立基础即可满足要求。采用独立基础也体现了经济性要求。
根据地基土质好坏,荷载大小及冰冻深度,常把基础埋在地表以下适当深度处,这个深度成为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冰冻线的深度,从经济和施工角度分析,基础的埋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浅越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米。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5米以内的叫浅基,超过5米的叫深基。本工程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度,冰冻线的深度,以及地下软弱层的深度和范围,确定2.1米深度作为基础埋深,同时考虑到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且地基承载力较大,柱荷载相差不大,选用柱下独立基础,满足以上条件,同时又能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该基础采用钢筋承担弯矩所产生的拉应力,可以不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基础高度可以较小,但仍需要满足抗弯、抗剪和抗冲切破坏的要求。 2.4.7楼地面的设计
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平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间空间的承重构件,楼板分隔上下楼层的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的空间。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因而结构层有所不同。楼板层的结构层为楼板;地坪层的结构层为垫层。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第一: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第二: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的要求; 第三: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地坪层与楼板层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的不同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不起尘、易清洗。厕所
要求耐潮湿、不透水。本工程采用地砖地面。 2.4.8屋顶的设计
屋顶一般可以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屋顶的设计应该考虑满足功能、结构、建筑三方面的要求。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其次屋顶还应具有抵御气温的影响。屋顶好要承受风、雨、雪的荷载及自身的重量,本工程采用的是上人屋面,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屋顶是建筑的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的造型对建筑的造型具有影响。同时屋顶的设计应该利于迅速的排水。
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大类。排水方式的选择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高度较低的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采用无组织排水。 第二: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第三: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也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第四:在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地区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第五:临街建筑的排水向人行道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2.5 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设计内容包括:
第一: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第二:确定房间的层数各部分的标高;
第三;确定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第四:确定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方案; 第五:进行房间竖向空间的组合。 2.5.1房间的剖面形状
本次设计的宿舍楼剖面形状都采用矩形。这是因为矩形剖面简单、规整、便于竖向空间的组合,易于获得简洁而完整的体形,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矩形的剖面的形状规整、简洁、有利于梁板式结构的布置。
a)房间的净高和层高的确定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 第一:功能的要求; 第二: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层图书馆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