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分析、反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特点及表现,为实施方案的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文献研究法。运用此方法界定关键概念,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在课题的动态发展中,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案例研究法。在实践一段时间,有一定经验基础后,为了交流经验,我们就开展一些民间游戏课例的观摩活动,使个别教师的优秀经验让大家来学习,出现的问题也能让大家来发现,来讨论研究解决方法等。如,我们开展了年级组民间游戏精品课例观摩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推选大、中、小班各一个活动,进行全园的民间游戏精品课例观摩活动。
观察法。在活动实施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出更适合的方案。
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阶段研究的经验论文及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七、研究步骤与措施 准备验证阶段
(一)准备阶段:从2012年6月 —2012年12月止,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4项任务:
1、在全园教师中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研讨的形式成立了民间游戏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
6
2、组织、指导教师对民间游戏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 3、在原有60例民间游戏的基础上,继续收集适用于幼儿的民间游戏44例。
4、完成课题申报工作,由课题组提交课题。
(二)整理验证阶段:从2013年1月—2013年6月止,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3项任务: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课题开题成功。
2、我们在学期初制定明确的民间游戏计划,每周每个班级开展2~3次民间游戏活动,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考察分析。课题组在月底把各班民间游戏开展的情况收集起来,对原有的60例和新收集的44例游戏进行加工改编、挖掘创新,筛选掉24例,反复验证出适用于幼儿园的民间游戏共84例。
实践阶段
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将验证出的84例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实施。对筛选出来的众多民间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记录,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戏准备、游戏目的、游戏适合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游戏的改编等等,整理成册打印出来,并建立电子文档。方便教师交流学习,迅速掌握更多的民间游戏。
2、评选经过实践开发创造出的优秀游戏活动方案,进行全园观摩研讨,邀请顾问组专家对课题研究情况加以指导。
总结推广阶段
7
2015年7月—2015年10月,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推广。 (1)编辑《民间游戏合集》并在全县推广发行。在8年的民间游戏开展中,教师积累了大量游戏方案,拍摄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游戏照片。课题组成员将反复修整后的游戏方案进行整理,找出与游戏相符的最佳照片,编辑成册。在全县5所县直属幼儿园和39个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推广。民间游戏《顶锅盖》在2015“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很好地将民间游戏进行了推广。 (2)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 八、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通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实践,我们真实的体会到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1、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如《跳皮筋》《荷花荷花几月开》《滚轮胎》《跳绳》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捡小棒》《跳房子》《翻叉》《打弹珠》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单脚推人》《踩高跷》《握手平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由于幼儿民间游戏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既完成了反复练习的“量”,又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8
2、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和同伴间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言语交往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幼儿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这样,幼儿在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领域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3、 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做到让游戏的形式多样化,并且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自己想玩法,自发游戏,真正在游戏中做主导,体验到快乐。如采一片树叶,可做《藏猫》的游戏;一块平整的地面,一把小小的石子,可进行民间棋类活动:画一块几何图形,进行《跳房子》游戏等。教师可随时随地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和自然资源,自主进行游戏,使幼儿思维 得到发展,能力得到锻炼,身体各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在民间游戏《跳绳》时,开始幼儿只局限
9
在跳的用途上使用跳绳,虽然跳的花样有所变化,但没有突破跳绳常规,想不出其他用途,但当教师说:“跳绳拿在手中能跳,放在地上还可以怎样玩呢?”幼儿立刻想到用绳子摆成小路、房子、小河等,还有的把跳绳团成球,练习投掷。这样幼儿的思路越来越开阔,玩的花样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厚,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抢椅子》《堆馒头》《抬轿子》等这些幼儿特别爱玩的民间游戏都是需要至少两名以上幼儿参加,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这为现今的独生高楼儿童提供了发展社会性的良好时机。
其次,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幼儿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如游戏《跑框》《抢四角》《搭桌子》等,作为参与游戏活动的幼儿,在游戏中就要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随时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游戏规则,并进行适时的纠正,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5、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首先,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 功与失败。如玩《迈十步》《握手平衡》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