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想象: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预)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明确答案: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二是从“我的彩色 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 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 读出惊讶的语气。 (3)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 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 “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 “又大—又红!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课堂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时 课 题
内容 课文9.《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 7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 初步体会 “?” 、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1. 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 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个有趣的故事,叫《枫树上的喜鹊》。 生读题,师板书,教学“鹊”字。 2.齐读课题 3.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 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 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 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5)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 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 同桌教一教。 (2) 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渡-氵=度 冈+刂=刚 懂-忄=董(班上有这个姓就更好) 母+扌=拇 (3) 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 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 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五、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3.师范写。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再评议。 六、课堂总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