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
(六)政 府
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公务员,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直接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从政府对四大要素的影响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可以强化它。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波特认为,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波特认为,这四个条件是互动和互相关联的,其中任何一项的效果必定会影响到另一要素的状态,当企业获得钻石体系中的任何一项因素的优势时,也会帮助它创造或提升其他因素上的优势,而竞争优势条件又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拥有钻石体系的每项优势也未必等于拥有了国际竞争优势,国家和企业必须及时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战术部署。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2-1)。
机 遇 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 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 需求状况 图2-2 波特的钻石模型
11
生产要素 政府条件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章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07年11 月1日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按动力源的不同,主要有三种: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表3-1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比较
驱动方式 能量系统 排放量 商业化进程 主要优点 主要问题 HEV 内燃机+电机驱动 内燃机+蓄电池 降低排放 商业化较为成熟 续航里程较长 电池效率 EV 电机驱动 蓄电池 电网充电设备 零排放 有少量产品销售, 尚未形成规模 排放低 充电站不足,电池安全性仍有待提高 FCEV 电机驱动 燃料电池 氢气 近似零排放 研发阶段 能源效率高/续航里程长 成本高,制氢技术尚待突破 能源来源与补给 加油站/充电设备 资料来源:《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从上述主要性能的比较上可以看出,目前业内公认现阶段最适宜产业化的新能源汽车应为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几种新能源汽车中最为成熟,又可达到一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且主要采用制动能量回收不需外部充电设备,最易普及。而纯电动汽车虽可以实现零排放,但由于电池技术的制约,续航里程有限,电池自重较大,公用充电站建设匮乏,尚难大面积普及。但随着电池技术特别是磷酸铁锂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纯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燃料电池车是目前人类可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但目前燃料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成本高昂,燃料电池反应的催化剂为贵金属铂,铂价格高昂,运输、储存氢的成本也较高。其次,目前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尚未成熟。因此,燃料电池汽车仍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进入商业化阶段。
1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传统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2007 年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0.48%,2008年美国市场占有率为 2.28%。
虽然国外的混合动力车产业已经如火如荼,可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产业还只是刚起步。目前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上正式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中,最常见的四款为:一汽丰田普锐斯(Prius)、本田思域(Civic)和雷克萨斯RX400h、LS600hL。一项非官方的统计数据称,中国2007年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量不超过2000辆,还不到中国2007年汽车销售总量(870万辆)的0.03%。由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售价高于传统汽车近10万元,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习惯使价格因素成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障碍。国内企业从事电动汽车研发和试生产的企业较多,其中比亚迪、东风、奇瑞、一汽等公司已有产品下线。
比亚迪:著名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直处于世界前沿,2006年7月,比亚迪为加速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推出一款全新技术的电动轿车-F3e。2008年12月,广受关注的比亚迪首款双模电动车F3DM在深圳正式上市,成为这是全国首款获准销售的电动汽车。预计在2009年内,另一款双模电动车F6DM以及专为中国18省区道路打造的全球首款电动车比亚迪e6也将上市。
东风:东风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动汽车研发的汽车企业之一,主要以场地车和客车为主东风集团同时发展高中低档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产品有:神龙富康纯电动轿车、EQ7200混动力轿车和EQ61100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其生产的混合电动动力公共汽车已经在武汉市作示运行。北京奥运会上,有430台“东风”车辆服务于各奥运场馆及奥运核心区。
奇瑞:奇瑞公司开发了奇瑞纯电动轿车EV5和奇瑞混合动力轿车A5ISG,计划在2010年以后一半以上产品的搭载混合动力系统。
一汽:自2006年开始,一汽红塔公司生产的幸福使者ZX40低速电动汽车大批量出口美国加州接受方美国MAG公司具有长期订购意向。另外,一汽公司研发的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旗牌混合动力轿车和夏利纯电动轿车已研制成功。 目前中国尚处于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阶段,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没有发展前景。中国重点发展的三种电动汽车的应用方向分别是:混合动力车在商用车和家轿车领域占主体;蓄电池电动车发展为中国特色,产品覆盖大宗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托车和微型轿车;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
1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例如在“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对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技术都给予了一定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没有侧重点。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道路已逐渐走向清晰,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下一步开发重点。
6%4%混合动力车开发燃料电池车开发混合动力关键零部件开发新能源车示范运行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11)%待用人类及发动机开发电动汽车开发
图3-1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零排放, 并完全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在过渡路线选择上,由于替代能源汽车和生物质能源汽车对相关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使其发展具有区域性特点,难以在全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对现有汽车技术的改进相对较少,在高油价时期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并且满足高排放标准,是最佳过渡路线。混合动力汽车在工作时可以使用机械和电力两种驱动方式,根据电力驱动部分能量的占比,可分为弱度混合动力、中度混合动力和强度混合动力三种,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PHEV),使充电过程更为便捷,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
最佳路线 混合动力 纯电动 燃料电池
汽油、柴油车 替代能源 生物质能 图3-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1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 提升能源安全,降低能源消耗
全球石油资源储量的稀缺性毋庸置疑。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 2008》的统计,全球石油资源的储量产量比仅为 43.2,而几个经济大国的石油储采比则普遍低于 20,能源紧缺问题严重,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54035302520151050世界美国中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印度
图4-1主要国家石油储采比
石油价格上涨期间,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得以体现。在此轮石油价格上涨期间,部分新能源汽车显示出相对使用成本优势,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了发展良机;虽然近期石油价格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出现下跌,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仍使部分新能源汽车保持一定的使用成本优势。
自 2006 年起,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2009 年 1 月中国汽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之后不断刷新记录,稳坐世界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然而,巨大的市场需求与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约为6600余万辆,每年有85%的汽油和20%的柴油被汽车烧掉,汽车无疑成为了能源消耗大户,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到 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将超过 1.5 亿辆,年耗油将突破2.5 亿吨。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油气资源并不丰富。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是一条“安全警戒线”。有专家透露,现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实际上已突破了这条警戒线。因而,很多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能源环境已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移。对进口石油依赖性强,使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受到很大制约。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的预测,至2020年,中国机动车要消耗2.56亿吨石油,占中国用油的86%。如果使用新能源的汽车替代一部分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