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结果各数朝上的情况如下图。
单位:次 8 7 6 5 4 3 2 1 0 1朝上
2朝上 3朝上 4朝上 5朝上 6朝上
(1)从图上可以看出,( )朝上的次数最多,( )朝上的次数最少。
(2)如果把正方体再抛40次,你认为“1”朝上的情况会怎么样?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次数最多 次数最少 无法确定 ( ) ( ) ( ) 2、唱歌比赛
四(1)班组织唱歌比赛,各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 学号 1 2 3 成绩 85 96 73 学号 11 12 13 成绩 65 88 84 学号 21 22 23 成绩 80 81 86 学号 31 32 33 成绩 91 75 83 4 5 6 7 8 9 10
94 89 67 58 79 84 97 14 15 16 17 18 19 20 93 98 86 86 95 79 88 24 25 26 27 28 29 30 74 98 89 75 63 92 97 34 35 36 37 38 39 40 95 95 84 80 83 90 86 (1)绘制成统计表
四(1)班唱歌比赛成绩统计表
成绩 人数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分析问题.
①得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 )人,60分以下的有( )人。 ②得分人数最多的是( )分数段,有( )人。 ③全班最低分( )分,比最高分少( )分。
④四(1)班参赛选手的唱歌水平( )。(可填高、较高、低、较低) 答案:
1、(1)3朝上 4朝上 (2)无法确定
2、(1)17 13 6 3 1 (2)
(3)①30 1 ② 90-99 ③58 40④较高
?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 教学反思
整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是能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现实化、活动化、自主化、小组合作化,使学生学得有益、有效,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
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大胆猜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极高,在不断地探索中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3)绘制条形统计图.
师 :涂格子时,一定要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准相应的小格数,否则反映出的数据就不准。因为每格代表1天,所以统计表中每种数据是多少就涂多少格。
让学生在题卡上画出来。 实物投影学生作品。 师: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生:
步骤:①画横轴纵轴。(横轴是反映统计内容的,纵轴是表示数据的)在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要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②在横轴上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直条的宽度、间隔要相同,要相等。
③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我们把纵轴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称作一个单位长度。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这里的每个单位长度都表示1天)。
④画直条,标上数据。 ⑤写标题,单位名称。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副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觉得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生:比统计表更形象更具体,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这幅统计图上这些直条的长短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因为它们表示数量的多少不一样。
师:像同学们刚才做的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的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师小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板书) ①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作为纵轴和横轴。
②画出纵轴和横轴:纵轴高度的确定,要确定一个单位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横轴长度的确定,要根据纸的大小、字数的多少来定。在横轴上确定好每个直条的位置(直条的宽度和间隔)。画直条、条形的宽度要一致,条形之间的间隔要相等。
③在纵轴的左侧标明单位长度,纵轴最上面注明单位。数据较大时,可用1格代表2个或多个单位。根据数据大小在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数据、标题。
教学资源 (三)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条形统计图》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68页的内容。统计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领域之一,它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重点教学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从而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体会其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好准备。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3、能阅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对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含教学反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