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秋夜景色,牵牛织女,表达无限悲伤。
3.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借景物抒写情思的表现手法:
(1)第二章受淫雨影响,路途险阻难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恋,对前途的忧惧。(2)第四章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凉孤独之感。 (3)\归鸟\孤兽\情景交融,感物伤怀,抒发生离死别的悲哀。 4.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艺术特点: (1)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 (2)比兴手法的运用。
(3)章与章蝉联的顶针(辘轳体)形式。
全诗除第一、第二章外,为首尾相接的辘轳体。如第三章结尾:我马玄以黄;而第四章开头:玄黄犹能进;结尾:抚心长太息;第五章开头:太息将何为。以此类推,构成顶针(辘轳体)。
5.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本诗以涧底松、山上苗的对比发端,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间不平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了魏晋门阀制度下庸才盘据高位,英俊屈居下属的不合理现象,为古今受压抑者鸣不平。
6.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描写田园风光的特点,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1)质朴、宁静、平和,充满生活气息。
(2)热爱田园,田园生活悠闲,与官场的丑恶、纷扰成为鲜明的对照,回到田园的诗人无比喜悦。
7.分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叙事、抒情、写景结合的艺术特点: (1)序为叙事,说明出仕与去职的原因,辞为抒情,但结合叙事与写景。
(2)叙事写回归田园途中和到家情况,流露自己悠闲欣喜之情。然后写春天大批量的山水万物,悠然自得。最后是直抒胸臆。 8.陶渊明《咏荆轲》如何表现荆轲形象:
(1)荆轲报答燕丹知遇之恩,为知己者死,一种精神境界。 (2)易水饯别,激昂悲壮,义无反顾,英雄豪放。
(3)入秦行刺终于失败,诗人赞美其人其事,\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9.元嘉三大家:南朝诗人谢灵运、鲍照和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
10.永明体:齐武帝永明年间,谢朓和沈约等人所作的诗注意对仗和音律,称\永明体\。
11.大小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和谢朓都以山水诗著称,并称\大小谢\。其中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扩大了诗歌题材领域,打破了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的局面。
12.鲍照《拟行路难》(其六)的主要内容与点睛之笔:
本诗主要写个人的不平,先写自己受到的压抑,次写闲居生活的无聊,进而写出不平之鸣--\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抨击了压抑人才的社会,深化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出身孤寒但却为人正直的思想感情。
13.江郎才尽:指南朝文人江淹,晚年地位升高,才思微退,文学创作不如以前旺盛,时人有\江郎才尽\之说。教材选有其作品《别赋》
14.本部分的骈体作品丘迟《与陈伯之书》(骈体书信)、孔稚珪《北山移文》(骈文)、江淹《别赋》(骈文)。
15.《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笔记小说,由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凡三卷。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轶事和言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士族阶级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语),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五、典型例题
简答题:概括曹植《赠白马王彪》的思想内容。 显示答案
简答题:简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显示答案
简答题:分析丘迟《与陈伯之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显示答案
论述题:具体分析《赠白马王彪》一诗的写作特点。 显示答案
论述题:李密《陈情表》分为四段,分别陈述了怎样的情怀? 显示答案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遭纷浊而迁选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透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显示答案
2.解释: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显示答案
3.概括这段文字的思想感情。 显示答案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画工弃市》) 1. 本文的作者是谁? 显示答案
2.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显示答案
3.解释下列加点(以加粗显示)词语: (1)案图召幸之: 显示答案 (2)不复更人: 显示答案 (3)乃穷案其事 显示答案 (4)画工皆弃市 显示答案
第四章 唐五代文学(一)
当前讲授
一、本章重点
1.重要作家
初唐诗人:王勃、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人:王维、李白、杜甫。
中唐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 2.重要作品
本部分42篇精读篇目即重要作品,详见教材P12-17
(1)初唐:骆宾王《在狱咏蝉》;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盛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渭川田家》;李颀《送陈章甫》;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杜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又呈吴郎》;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中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韩愈《听颖师弹琴》、《张中丞传后叙》、《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河封连四州刺史》、《始得西山宴游记》、《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张籍《江南曲》;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长恨歌》;元稹《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4)晚唐: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早雁》;李商隐《安定城楼》、《锦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杜荀鹤《山中寡妇》。
(5)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二、本章难点
1. 李白思想感情相近的几首作品的辨析。包括《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等。
2. 杜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3.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段大尉逸事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手法。
4.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5. 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及写作特点。
三、要求掌握的内容
(一)能正确默写出要求背诵的作品
本部分要求背诵的作品如下: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汉时关)、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杜甫《登高》、《又呈吴郎》、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早雁》、李商隐《安定城楼》、《锦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二)重点识记内容
1.识记作家与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时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例如:王勃、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等诗人作品集:王勃《王子安集》(初唐)、王维《王石丞集》(盛唐)、李白《李太白全集》(盛唐)、杜甫《杜少陵集》(盛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唐)、元稹《元氏长庆集》(中唐)、杜牧《樊川文集》(晚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晚唐)。 2.识记著名诗人的主要字号、别集名称及所属流派。
3.掌握精读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散文作品中的中心观点、主要人物及写作手法也应掌握。
4.记忆作品中的名句、警句,精读作品、散文作品中的重要的文言词语能够解释。 (三)名言、警句、成语出处
l.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钱别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同上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7.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李颀《送陈章甫》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15.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17.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