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 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 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

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 。

第六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安排:3课时 、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5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

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七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 教学安排:5课时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2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2~~~4、穿编、粘贴 5~~~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时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6

第十单元 总复习

复习目的: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复习内容:

一、数与计算: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3、有余数的除法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习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 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 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四边形 P121-122 7、8 P125 7

第5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P122 9、1 P125 (1)万以内

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 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展示:

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

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⑴ 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 310-207= 259+148= 985-423= 325+464= 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95 310-207=113 259+148= 1 7 5 +123 学生评判并分析错因:题1数位没有对齐;题2没有退位;题3没有退位,横式上没有写结果。 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 学生口答改正。 师:三(1)班的同学可真粗心,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呢? 没有验算。 师:我们在做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自己刚才有没有做对。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 加法题目:①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 和-加数=加数 减法题目: ① 被减数-差=减数 ② 减数+差=被减数 师:加、减法题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完成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三位有问题的同学板演。 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 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 ⑵ 出示例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题目集体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 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 生: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东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东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应给予肯定。 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

近多少米呢? 学生独立完成:534+368=902(米) 455+152=607(米) 902-607=295(米)

4 集体交流,强调单位不要漏写。 ⑶ 练习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展示

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 ⑷ 出示口算题

25+10= 36+ 21= 50+50= 69-48= 86-54= 46-23= 6×7= 60×7= 80×3= 54÷9= 36÷6= 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 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

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

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生:一共有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 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⑸出示例题3

26÷3=□??□ 35除以4,商 ,余。要求独立完成。

⑹ 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 扣留作备用?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每件衣服钉

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 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 ⑺ 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3、4题。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四、板书设计

总复习(1) 1万以内的、加减法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 竖式计算时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从个位算起 余数﹤除数。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验算 五、作业设计

1. 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0-52= 545+98= △387+143= △900-389= 48÷8= 67÷9= 2 . 估一估,连一连

289+90 682-79 420-308 624+128 603 802 379 112 3.

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2)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 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爱心小屋”展示图、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说明:每一位孩子都要出题、做题,突出了“面向全体”参与性强。]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说明:让学生在自己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同时也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说明: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总结归纳效果要好。] 可能会这样提醒: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来计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的可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

二、发展练习

1、用课件出示,书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 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 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可能汇报的情况有: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4、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5、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说明: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师小结: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00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3)四边形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1-122页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三单元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初步有了估计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是对这些知识的复习和整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错,而且复习的知识点不多,所以本节课特地设计了后面的拓展部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省公务员考试题引入,公务员招考这么火爆,而最后录取得人又那么少,考试题目一定很难吧,其实不然,我也摘了一题目,是让我们按规律填图,我发现我们同学真还可能会做

二、展开:(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刚才这些图形,全部分解后,出示上题中所有的图形,)分类板书(引导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回顾、整理:

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和四个角有什么异同点(板书) 根据边和角的特点,小结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3、画一画 根据上面说的特点,在点子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说一说 出示点子图中画的平行四边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像这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在我们教室里很多,平形四边形较少,但他在生活利用它的特性,用处很大,在哪里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能知道它们的什么?

5、什么是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1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