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是自发的。
而顺从行为是指按照组织的要求、群体的规范、舆论压力、或其它人的意志,而做出的相应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是迫于外部压力,而非自愿的。
3、管理机制有效的条件有哪些?
答:管理机制有效性条件:(1)、参与约束;(2)、激励相容;(3)、信任;(4)、绩效评估 4、管理机制缺乏绩效评估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答:(1)、逆向选择,人力资源逆向选择产生的消极后果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乏公平感,士气低落,人员成本费用高,产出效益低;(2)道德风险,人力资源道德风险行为对公司利润肯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有时还会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5、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答: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从需要开始的。当人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在遇到满足需要的特定的目标时,这种心理就会转变成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所以,一个人行动的心理过程,首先是人的需要对自己的机体产生刺激,然后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最后动机作为一种力量推动人采取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6、形成态度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答:(1)服从,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的行为;(2)同化,同
化是指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和他人或团体形成一种友好的关系;
(3)内化,内化是一个人真正地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主张、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7、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规模因素、(二)战略因素、(三)环境因素、 (四)技术因素、(五)权力控制、(六)文化因素
8、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3)实践
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4)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9、心理压力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心理压力的积极作用:(1)保持一定压力,才能集中精力、发挥潜力做好工作;(2)适
度的压力,能更好地调动人的智慧和创造力;(3)适当的压力,使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调动更多的能
量来应付当前问题。
2》心理压力的消极作用:(1)压力过大,会抑制人的行为,使要工作效率更低;(2)持续的、超强
度的压力,对身体特别有害。
五、论述题
1、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1)客观因素:宣传者的威信、宣传者的隐藏动机、宣传者的人格魅力;
共6页,第21页
(2)主观因素:自尊心、智力水平、需要、性格、性别。
人是复杂的社会人,改变人的态度是一复杂的要作。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首先要选一个正确的宣传方式,单方面的宣传即正面信息的宣传,而双方面宣传则是既有正面的信息又有反面的信息;另宣传者是否具有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到被宣传者态度的改变,讲话时结结巴巴的人远不及讲话铿锵有力、信心十足的人使人感到可信;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要先了解其原有的态度,然后估计一下新态度和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再采用小步子原则,逐步提出要求缩小差距,原有的态度就会被新的态度所取代。
2、请阐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要点,并谈谈如何在具体的领导和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
答: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把领导行为四象限模式与“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立了三维领
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能仅仅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来划分领导类型,而应把下属的成熟度结合起来考虑,即应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联系起来考虑。“高工作与高关系”的领导方式并不一定都有效,而“低工作与低关系”的领导方式也并不一定都无效,问题的关键在于下属的成熟程度。如果把领导方式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这两种领导类型,则有效的领导方式应随着下属的逐渐成熟,而不断调整工作型和人际关系型这两种领导方式的比例,这样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六、案例分析
案例1.
27岁的张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牢骚,泄怨气,工作效率也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绩效评估中,原想自己肯定可以得高分,但是实际评分却很低。在奖金分配中,感觉自己投入比别人多,而所得与别人相差不大,另外也没有理所应当的得到提升。因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据最新消息了解,他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准备到别的一家公司去工作。
公司的领导对张华的离职感到非常吃惊,他们很想留下张华,请你帮他们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1)请运用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激励理论来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2)激励的理论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理论?
(3)请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觉。 案例2
朱迪是一家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医院的培训与发展部负责人。她刚刚走马上任两个星期,已经开始推动执行一项长期的行动计划,以提高整个医院的雇员业绩。
朱迪觉得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工作满意度。她确信,幸福愉快的员工是富有生产力的员工。她相信,确定人们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满意的最佳方法就是系统测量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但不幸的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去进行测量。她曾经和医院内部的许多同事谈论过此事,并在本市人事协会的例会上同其他的人事经理探讨过此问题。她收到各式各样的建议。其中最普
共6页,第22页
遍的是两条:(1)由每位员工填写一份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2)与医院各部门的员工进行单独的会谈。朱迪不知道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是最佳选择,抑或两者都不是。
朱迪还考虑到对调查结果进行怎样的解释分析。要是她发现工作满意度处于一个低水平,这意味着什么?这个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严重的缺勤、迟缓的工作以及低水平的生产力等问题吗?她并不十分肯定。这就是她为什么一直对收集这些信息犹豫不定,而反过来在另外一些重要的培训方面下功夫的原因。不幸的是,有天早上,朱迪收到了上层领导的一张便条:“我十分渴望获知你的工作满意度研究的结果,请于结果报告一出来就给我传送一份。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在下个月的董事会例会上向董事们通报这些情况。”朱迪不能确定该做什么,但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现在是无法再回头了。她只能尽快测量工作满意度并且为上级做好结果分析报告。 问题
1. 工作满意度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也高吗?为什么?(不一定,如果工作满意感的方向与生
产工作目标,效率不一致的话,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反尔会影响工作效率,与群体凝聚,群体士气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相似)
2.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薪酬,奖金福利,人际关系,
领导,管理方式,企业形象,工作本身等)
3. 朱迪应如何测量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的程序)
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是否会经常缺勤?为什么?(士气低落,群体凝聚力低,心理不舒服,感觉不好,对工作不感兴趣,感觉到工作与不工作无所谓,与企业文化不认同,与工作群体格格不入,无责任感,感觉投入与产出不相匹)
《管理心理学》试题(四)
一、选择题
1.( C )管理心理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2.( B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3.( B )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 C )麦克里兰德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多大的百分比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
共6页,第23页
去取得成就 。
A. 20%; B. 40%; C. 50%; D. 70%; 5.( B )提出社会测量法的人是 。
A. 亚当斯; B. 莫雷诺; C. 韦伯; D. 马斯洛; 6.( B ).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 D )在下列组织结构中,部门权力最大的组织结构类型是 。
A. 直线型; B. 直线职能型; C. 灵活型; D. 事业部型;
8.( A )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9.( C )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可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花钱费时不多,但效果较好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10.( B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者领导效能的三大因素分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权力的大小和 。
A.愿意追随的程度 B.任务的结构 C.参与支持 D.领导者是否有个人魅力 11( C )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 。
A.明斯特伯格;B.泰勒;C.梅奥;A. 斯科特; 12.( D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3.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决定人行为的因素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表示 B 。 A.B=f(P×R); B. B=f(P×E); C. B=f(P×G); D.B=f(P×L×E); 14.( B )行政层级制、职能制、矩阵型组织形态分别最适宜的环境是 。 A. 简单/动态、简单/静态、复杂/动态 B. 复杂/静态、简单/静态、复杂/动态 C. 简单/静态、简单/静态、复杂/动态 D. 复杂/静态、简单/静态、简单/动态
15.( 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保健因素和 。
A.激励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 D.社会因素
16.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中,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称为 A 。
A.效价 B.期望 C.工具 D.以上都是
共6页,第24页
17 ( C )布莱克和默顿提出的领导方格图理论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 。
A. 1.1型; B. 5.5型; C. 9.9型; D. 1.9型; 17. ( C )下列关于目标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
B.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共同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衡量的目标
C.目标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且单向的过程
D.目标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可行的,与部门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的目标 18.( B )下列关于参与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管理有时被推崇为治疗士气低落和生产力低下的灵丹妙药 B.参与管理对所有的员工都适用
C.实行参与管理时,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 D.要发挥参与管理的优势,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参与管理
19.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具有和一般人不同的特点,正确的是 A 。
A.有较强的责任感 B.倾向于选择具有高风险的任务 C.不喜欢得到及时的反馈 D.以上都对 20. ( A )在勒温的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中,所谓解冻是指 。 A.鼓励人们接受新观念,改变原有的态度、习惯与传统;
B.形成人们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C.重新组合工作关系;D.重新组织工作群体 二、改错题
1. 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2. 社会知觉即在社会情景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也称作人际知觉。( √ ) 3. 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是相同的。(×) 4. 只要采取某种方法,流言是可以杜绝的。( )
5. 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图理论将领导行为的维度分为两个:一个是关心员工取向,一
个是关心生产取向。( √ )
6.
群体内部的冲突会妨碍群体的绩效水平,破坏群体的团结和凝聚力,所以所有的冲突都是有害的。( × )
7. 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依靠利益来维持的。(×)
8. 激励理论的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
9. 麦格雷戈认为,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创造一个可以允许和鼓励每个职工都能从工作中得到
\内在奖励\的环境。( √ )
10. 社会知觉即在社会情景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也称作人际知觉。( √ )
共6页,第2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心理学模拟题(最全、含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