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那么支持也不是说我们仅仅靠财政转移支付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说通过产业的转移、人口的流动才能够实现。那么产业转移、人口流动,除了有一个投资环境改善一方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区位要有大的改变。比如说长江经济带它原来我们叫通江大海,现在向西开放,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可以达到印度洋,可以向欧洲拓展。这样开放我们就变成了双向的开放,而不是过去只向东部开放。这样西部地区的区位也有很大的改善。通过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就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这就是说作为重要平台,这样的意义。
(三)长江经济带的功能定位
长江经济带的功能定位有四条,第一条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第二是东中西互动合作在协调发展带;第三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第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我觉得这个概括也比较准确。长江是我们的第一大河流,在全世界是第三大河流。那么河流很长很大,但是影响力还不大,所以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那么长江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另外,这个对内对外开放,不仅是沿海的对外开放,要推动沿江的对外开放,还要推动沿边的对外开放。由于长江经济带这个云南,云南属于有很长的边境线,这个边境线实际上和缅甸接壤,和印度也接壤,还有孟加拉都接壤,还和老挝接壤,实际上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也可以对推进沿边的对外开放;还有长江上游地区,尤其是云南、贵州、四川,这是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所以我们说把它定位为先行示范带,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举措
我们来看这个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里有一段话实际上是指导意见里的,我把这一段话先给大家念一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这段话不长,但是内涵非常丰富,第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那么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还是要以市场为主体。要素的流动这个我们是要通过市场,长三角对于长江上游地区,这个产业如何转移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企业的选择。那么通过比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向西开放实际上西部地区潜力就能发挥出来。比如说成渝地区,资源非常丰富,环境非常优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有重庆、成都两大都市,但是长江沿岸还有万州、庐州、宜宾。那么成都和重庆之间,还有内江、自贡,那么嘉陵江流域还有南充、绵阳、德阳,实际上长江成渝城市群城市数量还是很多的,应该说除了重庆、成都之外,其他的城市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过去因为远离沿海,企业在那里因为要素成本很高,尤其是物流成本比较高,这样呢大家在那里发展的可能不如沿海这个区位更好。现在是向西开放,比如说向东南亚开放,东欧十国,那么我觉得在长江上游去发展更有优势。比如说南亚,像印度人口超过10亿,还有孟加拉,还有斯里兰卡,这些市场很多。所以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可以把我们的商品销售到这些国家去。而且我们说可以通过缅甸的港口,可以通过印度洋到达欧洲,也可以通过印度的铁路网到达欧洲。所以我认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际上把长江上游的区位,都能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样长江上游地区就可以有更大的发展。还有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了湖北、湖南和江西,那么湖北有沿江的城市,有黄石、黄岗、鄂州,还有荆州、宜昌。湖南的沿江城市有岳阳,江西的沿江城市有九江,这些城市实际上区位条件都很好,
发展空间都很大。那么通过产业的聚集,人口也会在沿江城市集中。这些城市都可以发展成为规模比较大的城市。此外,还有支流,我们发现那个长江有很多支流,这些支流实际上都是可以通江达海的,比如汉江,汉江上面有孝感、荆门、随州、襄阳,还有十堰、安康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实际上也是可以利用汉江航运,得到发展。尤其是襄阳,在汉江也沿着汉江来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有很大的潜力。还有湘江,湘江这个长沙,除了岳阳之外,往南还有长沙、衡阳、宜阳这些城市。长株潭现在的发展条件也很好。还有赣江,赣江是从南昌到赣州,这些城市都有比较好的发展条件。所以长江经济带不仅把这些沿江的城市发展好,也可以把这个长江的支流上的城市发展起来。”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也提出来要发展中心城市,尤其是长江干支流上的中心城市,我认为条件都很好。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讲的长江经济带。
五、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下边我重点讲一下,城市群的问题。由于城市群在我们国家有特殊的意义,“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不仅提出了要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明确了要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就是说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是比较成熟的城市群。那么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关中这五大地区,实际上是正在形成中的城市群。下边我就对城市群做一个介绍,然后使大家对”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提出这么多的城市群,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一)城市群的概念
首先我讲一下城市群的概念,现在当然中国城市群很多,有很多地方,有很多学者,也都在研究讨论城市群,有些也划出了很多的城市群,我认为城市群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是不断发展的,不是说靠规划,我们说画一个圈,这个地方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城市群。你画圈也没有太大作用,尤其是你即使规划了,比如说达不到这些条件,实际上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所以首先我介绍这个城市群的概念,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城市群的定义很长,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很多概念,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比如城镇化,城镇化我们给它定义,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过程,就是城镇化,很短。或者说你再丰富一点,也就是说农村人口伴随着工业化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过程,都可以说就行了,一句话。但是城市群用了一段话,没有这些话就很难概括城市群的内涵,也很难表述城市群的外延。那么我们说这里边有三个条件,从这个概念里边可以看出来,城市群的形成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城市,如果说我们就有一个城市,两个城市,三个城市,你说是不是城市群?我觉得可能就不能叫我们的这个概念上的城市群。那么比如说五个可不可以?那么五个也是要有一定的规模的城市。你要说太小,有人说五个城镇是不是叫作城镇群,我觉得你可以叫城镇群,但没有意义,你叫没有意义,五个城镇我们可以,现在我们19000多个城镇,你要除五的话,我们可以搞很多。但是关键的问题,你给它搞一个城镇群有什么意义。
第二个条件是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核心。这个是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特大城市,或者
说要有大都市,后边我会讲到,为什么要有大都市?没有大都市行不行?
第三个条件,不仅仅有大都市就能够形成城市群,一定是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要有联系,要能形成相互的分工。
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说才能成为城市群。我发现很多地方政府一看那边有城市群,长三角是个城市群,珠三角是个城市群,京津冀是个城市群,我为什么不能成为城市群啊?我的也有很多城市啊,但是要从这三个条件来考虑。
(二)城市群形成的原理
借此机会,我讲一下城市群的原理,因为我们说城市群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实际上城镇化也是个自然历史过程。那么最初的时候没有城市群,那么几十年前大家就没有听到过城市群这个概念,城市群概念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为什么以前没有?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城市,有的上千年历史,有的百年历史,都很长。比如说京津冀,北京有3000年的历史,建都有800多年,不是现在才有的。保定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包括我的老家邯郸,历史有3000多年,而且这3000多年没有改过名字,一直叫邯郸。所以它不是说现在才有,现在有了所以咱们搞一个城市群,它不是。那么说100年前它是不是城市群?我觉得不是。这个30年前是不是城市群?我觉得也不是。就是这近几十年或者说就近几年,我们说才形成了城市群。这就是说原来都是一个单个的城市,我们说单个城市它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它有自己的腹地,以邯郸为例,邯郸它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那么它周边大概有50公里到100公里半径,这是它的腹地。它周边的县城,是以它为核心的。比如说它的消费,工业品的供给,一般都要从邯郸来取得,这个县城和它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周边农村的人口,很多活动要到中心城市去,周边和它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它周边地方的老百姓,和周边的另外一个城市,比如和邢台,和石家庄这个关系就不是很密切,甚至和安阳它也不是很密切,就是说它的走向是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进城,他是到邯郸去。他的农产品大量要销往邯郸,他是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他和周边的安阳虽然离得很近,和邢台离得很近,和聊城离得很近,和长治离得很近,但是尽管离得很近,联系并不是很密切。这就是它在这个阶段它应该是一个中心城市,比如这是一个中心城市,它周边有六个县城,这六个县城是围绕这个中心城市,这个距离都不远,联系很密切。然后县城假如让它作为二级城市的话,那么周边可能有六到八个小城镇,这六到八个小城镇和县城是有关系的,但是和中心城市也有关系。这样我们说这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个独立的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它的辐射半径画圆这样一个区域,它和周边的实际上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城市中间有一个城市规模很大,比如说有一个机遇,使它的规模变大了,比如说北京,中国的首都,它集中的资源它就不是在本区域,它把全国的资源集中起来,这样它的城市规模就迅速的膨胀。比如原来几十万人,变成几百万人,现在变成千万人以上。这是因为它有它的区位和政治资源。这样它的城市就变大了,所以就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它的辐射半径也在扩大,比如说北京的半径,它们说它的半径已经超过了150公里,那么150公里咱们发现这个150公里的半径内,有保定,有廊坊,包括了张家口的一部分地区,承德的一部分地区,都在这个辐射半径内。我们发现天津由于它有港口,而且它沿海,还有它又是直辖市,它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那么也成了一个大都市。那么随着它规模的扩大,它的辐射半径也大了,可以说它的半径可能在100公里到150公里之间,发现了像沧州、德州,还有唐山,那么它的辐射半径已经到了唐山、廊坊、沧州和德州的这些地方。
我们来看看,随着这两大都市的发展,它的辐射半径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行政区域,已经到了别的城市的辐射范围,这个之间就是它的辐射半径相互耦合了或者相互重合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说再去谈区域性中心城市,它的辐射范围,它的辐射半径已经没有意义了。区域经济学者再去谈某个城市已经感觉到无能为力了,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干脆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就不叫区域性中心城市了,我们就也不叫大都市了,我们就叫它这个区域是城市群。这个城市群就涵盖了这个区域的所有的城市。我们研究的对象从过去的一个城市,一个小的区域,到若干城市共同辐射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城市群区域。我们说这些城市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群,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把这个城市群如何形成的,这个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十大城市群
那么我们国家的城市群数量很多,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有10个,当然了其他学者根据指标不同,比如有的人提出来已经形成了16个城市群,18个城市群,23个城市群,这些都是学者们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来的一些观点,数量有多有少,范围有大有小,但是我觉得总体上我们这个还是比较站得住脚的。那么比如说”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提出来了8个,除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外,提出了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和关中地区,和我们这个10大城市群还是相当吻合的。当然了,海峡西岸和山东半岛,这个“十三五”规划建议里没有提到,没有提到我分析有这两大原因,一大原因就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将来会融合成一个,比如说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中间有沧州、德州、滨州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的规模都还比较小,辐射半径也比较短。那么中间有断裂带,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了两大城市群,但是随着沧州的发展,德州的发展,滨州的发展,它们这三个城市会相互耦合在一起,我想就会形成一个城市群。海峡西岸也是我们最早提出的一个城市群,因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将来和我们的宝岛台湾,像台北、台中地区也会形成一个城市群,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提出来海峡西岸城市群。但是“十三五”规划建议里没有点到,我认为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将会融为一体,珠三角和海峡西岸中间,一个是漳州和汕头,再加上汕尾、揭阳、潮州,如果这些城市规模扩大,辐射半径扩大,那么都会耦合在一起。所以未来珠三角和海峡西岸会融为一体。这样呢,“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提到的八个和我们这个就完全吻合了。
那么像那个辽中南,因为我们当时提出的是2007年提出这样的一个十大城市群。现在辽中南和吉林中部、黑龙江的东南部,实际上现在我觉得也会耦合成一个城市群。那么比如说辽中南,现在北部的像抚顺、铁岭,与吉林的四平距离都很近。吉林和黑龙江,长春和哈尔滨离得很近,在《全国新型城镇化规划》里边,实际上已经点出了哈长城市群,也就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了。这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东北地区,正好实际上辽中南、吉林中部、黑龙江的东南部,会形成一个城市群。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八个,而你提出了十个?差异在哪里?我觉得差异就在这三个,一个是海峡西岸,一个是山东半岛,还有一个是辽中南,那么这三个实际上和这八个实应该说是完全吻合的。而且我们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也就是说要形成这八个城市群。
(四)远景展望:未来的五个世界级城市群
我再给大家做一个展望,这个展望也叫远景展望。未来我国将形成五个世界级城市群,这五
个世界级城市群,一个是从北向南,东北城市群,这个实际上和“十三五”规划建议里边是完全吻合的。因为辽中南、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南部,也就是说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三个核心城市,会共同辐射带动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群,叫东北城市群。
第二个城市群叫京津冀鲁城市群。京津冀鲁,除了京津冀之外和山东半岛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京津冀鲁城市群。这个也是我们2007年提出的,刚才我解释了为什么山东半岛没有点出来?所以山东半岛因为济南、潍坊、青岛、烟台,还有滨州、东营,包括泰安、莱芜、威海这些,应该说城市数量比较多,尤其是青岛和济南这两大城市,规模也很大。那么为什么没有点到?我想将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会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京津冀鲁城市群。
那么再往南看,就是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现在是16个城市,实际上它和安徽皖江城市带,比如说南京和马鞍山,中间就是70公里,从理论上说,南京辐射半径应该不止100公里,马鞍山肯定在它的辐射范围内,芜湖离马鞍山很近,铜陵离芜湖很近,安庆离铜陵,离池州都很近,那么这几个城市和合肥、宣城都很近的。这些城市我们说未来都和长三角城市群将融为一体。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泛长三角城市群。其实城市群要向外扩展,泛长三角城市群,当然这16个城市不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这个苏北地区这四个。那么我想它向西扩展,也会向北扩展。那么泛长三角城市群,这个长三角城市群也会向南扩展,就是浙南地区,像那个金华、温州、丽水、徐州,这些也会融入到长三角城市群。所以我们说,出来一个泛长三角城市群,大家想泛是向周边 ,它不会向一个方向。
再往南,是泛珠三角城市群,你看珠三角城市群现在9个城市,实际上应该是“9+2”,“9+2”也就是包括香港和澳门。这个小的“9+2”,大的“9+2”是泛指9个省,我们这里的城市群是9个市,广东的9个市,加上这个香港、澳门。那么未来怎么扩展?我们说首先会向东北扩展,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会被珠三角扩展进去。然后把汕头扩展进去了,那么汕头和漳州就很近,我刚才讲了,海峡西岸将要和珠三角城市群融合在一起,还有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这些也会和珠三角城市群融合在一起。那么珠三角在西部,就是说阳江、茂名、湛江、云浮,这些城市也会和珠三角城市群融合在一起,那么就形成了一个泛珠三角城市群。
第五个就是中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现在提出来一个长江中游,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包括了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南昌都市圈,我们叫武长南,这是长江中游,现在我们推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包括了这个范围很大。但是我们再往北看,实际上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里九个城市,南面没包括信阳,实际上信阳离中原城市群很近,也离长江中游城市群很近。我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会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中部城市群。这五个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全世界现在有五大城市群,被称为世界级城市群,一个是美国的,叫波士华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就是说包括波士顿、华盛顿、费城这有十几个城市,这个是被号称为世界级城市群。还有是美加交界的五大湖城市群,美国的芝加哥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还有蒙加利尔,还有一些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也被称为世界级城市群。第三个是欧洲的城市群,欧洲的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还有布鲁塞尔这些城市,体量很大。当然相对于人口来讲,它不如我们的人口多,但是它的经济实力强,总量大,影响力大,所以它叫世界级城市群。还有第四个城市群是英国的,英国你说叫它是欧洲,它实际上是一个岛国,英伦三岛。但是这个东南部以伦敦为中心,像那个曼彻斯特、剑桥这些也很多的城市,叫英国中南部的城市群,由于伦敦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十三五区(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