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同学”。它属于第三格。其逻辑形式为:
MIPMISMIP?MIS?SIP 或 SIP
它无效,因为它中项两次不周延,或者说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的规则。
五、表解题
请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不是罪犯。” p p 1 1 0 0 q 1 0 1 0
答:令p表示“甲是罪犯”,q表示“乙是罪犯”,则推理的真值形式为:
(?p??q)?(p??q)
用真值表判定如下: p 1 1 0 0 q 1 0 1 0 (?p??q)?(p??q) 0 0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根据真值表判定此公式为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
六、综合题
1、已知下列情况为真:
(1)只有A参加公务员考试,B、C、D才都参加公务员考试; (2)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3)如果B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4)如果C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E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5)E参加公务员考试。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B、C、D三人中谁参加公务员考试?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请写出推理过程(以A表示“A参加公务员考试”,﹁A表示“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余类推)。
答:推理如下:
(1) {1} B?C?D?A P (2) {2} ?A P (3) {3} ?B??C P (4) {4} ?C??E P (5) {5} E P (6) {4、5} C T(4)(5) (7) {3、4、5} B T(3)(6) (8) {1、2} ?(B?C?D) T(1)(2)
11
(9) {1、2} ?B??C??D T(8) (10) {3、4、5} B?C T(6)、(7) (11) {3、4、5} ?(?B??C) T(10) (12) {1、2、3、4、5} ?D T(9)(11)
所以, B和C参加公务员考试,D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如果A不真包含B,则C与E不全同; (2)如果B不真包含C,则D与E不全同; (3)C、D、E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答:推理如下:
①, 由(1)和(3)可得A真包含B; ②, 由(2)和(3)可得B真包含C; 所以,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如图:
A B C
形式逻辑 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 C )。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D)。 A.定义过宽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窄 D.同语反复 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 A )。
A.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 B.把“推理”限制为“判断” C.把“丛书”限制为“书” D.把“负判断”限制为“判断” 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C )。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C )。
A.SAP真 B.SAP 假 C.SIP 真 D.SOP真 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A )。
A.普遍概念 B.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 A )。
A.同一关系 B.交叉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矛盾关系
12
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 A )。
A.“勤劳”概括为“美德” B.“县人民代表大会”概括为“省人民代表大会” C.“五十名学生”限制为“二十名学生” D.“普通逻辑”限制为“概念”
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 B )。 A.多出子项 B.子项相容 C.概念含糊 D.划分不全 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 A )。
A.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 B.每次划分依据同一标准 C.子项的外延应是不相容的 D.划分应是逐级进行
11.若“有的S是P” 、 “有的S不是P” 、 “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 D )。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交叉 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 C)。
A.“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真 B.“所有学生都是优等生”假 C.“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D.“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假 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A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4.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 C )。 A.所有S是P B.所有S不是P C.有S是P D.有S不是P 15.当S真包含于P时( A )。
A.SAP与SIP都真 B.SEP真 C.SAP真 D.SOP真
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B )。 A.特称判断 B.全称肯定判断 C.单称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
17.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B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C )。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9.“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劳的”这段话犯了( C )。 A“转移论题”的错误 B“偷换论题”的错误 C“混淆概念”的错误 D“模凌两可”的错误’ 20.以“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个判断为真进行推理,可必然推出( D )。
A.“大学毕业生都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B.“有些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D.“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 2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 D )。
A.思维内容 B.概念的外延 C.客观事物的形式 D.思维形式及其规律 22.“岛就是海洋中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定义含混 D.循环定义 23.可以驳倒“凡是植物都是绿色的”这个假判断的判断是( C)。
A.凡植物都不是绿色的 B.有的植物是绿色的 C.有些植物不是绿色的 D.有些绿色的东西是植物 24.下列各组判断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断定,其中违反排中律的是( B )。 A.小王不可能没受贿 B.小王一定受贿,小王一定没受贿 C.小王不一定没受贿 D.小王一定受贿
13
25.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A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6.农谚得出“牛马年,好种田”的结论运用的推理是 ( B)。
A.完全归纳推理 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探求因果联系法 27.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B )。
A.SEP→SAP B.SOP→POS C.SIP→SOP D.SAP→PAS
28. 在“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民族”这句话中,“一个勤劳的民族”是( B )。 A.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D.普遍概念.集合概念.负概念
29.“能被2整除的数”与“能被3整除的数”,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 B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 30下列概括错误的是(C )。
A.不正确的思想——思想 B.课桌——桌子——物体
C.不正确的思想——错误 D.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思想方法 31.“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B )。
A.定义过窄错误 B.定义过宽错误 C.循环定义错误 D. 概念含混错误 32.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是 ( D )。
A.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 B.一切判断都不一定要靠语句来表达 C.所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D.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33.在“有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在外延上具有( A)。 A.交叉关系 B.全异关系 C.同一关系 D.真包含关系 34.已知某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此判断是( A )。 A.SOP B.SAP C.SIP D.SEP
35.“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这个三段论是AAI式,所以,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AAI式。”这一推理(C)。 A.三段论推理 B.直言直接推理 C.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D.关系推理 36.“甲与乙两人同时是凶手或者同时不是凶手”,该命题是( B )。 A.联言命题 B.选言命题 C.等值命题 D.蕴涵命题 37.“并非他不可能成功”与“他必然会成功”这两个命题是( D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等值关系
38.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鲁迅是知识分子”这两个语句中的知识分子是( B )
A.两个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B.前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非集合概念 C.两个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一个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后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 39.当SAP和POS均取值为真时,则S与P必具有(C )关系。 A.全同 B.S真包含P C.P真包含S D.交叉 40. “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是借助(D )推理得出的。
A.假言推理 B.联言推理 C.不完全归纳推理 D.完全归纳推理 41.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区别之一在于( A )。 A.思维进程不同 B.推理的有效性不同
C.结论的性质不同 D.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性质不同
14
42.“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形式不正确”这一推理,是( C ) 。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D.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43.某大学现有中文系.经济系.物理系等十七个系,这是(C )。
A.正确的划分 B.错误的划分 C.把整体分为部分 D.分解
44.“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群众”这句话中,“群众”这个概念是( B )。 A.都是集合概念 B.在前一句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是非集合概念 C. 都是非集合概念 D.在前一句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是集合概念
45.“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B )。
A.肯定前件式 B.否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肯定后件式 46.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C )。
A.必然真 B.必然不真 C.真假不定 D.没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47.“李华或者懂数学,或者懂逻辑。李华懂数学。所以,他不懂逻辑”这一推理犯了( B )。 A.“前提虚设”逻辑错误 B.“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认另一部分选言支”的错误 C.“结论不真”的错误 D.“肯定一部分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的错误 48.“西北大学的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和“小李是西北大学的学生”,这两句话中使用的“西北大学的学生”这个概念,它们( D )。
A.都是集合概念 B.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 C.都是非集合概念 D.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49.“年龄为30岁以下的人”与“年龄为15岁以下的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C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50.“能被2整除的数”与“能被3整除的数”,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 B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 51.“《三国演义》”与“《鲁迅全集》”的外延关系为( C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全异关系 D.全同关系 52.下列概念的括号正确的是( A )
A.把“金属”概括为“元素” B. 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概括为“全国代表大会” C.把“中国”概括为“亚洲” D.把“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概括为“西安交通大学”。 53.下列概念的限制正确的是( D )
A.把“曲江新区”限制为“大雁塔” B.把“中国人民解放军”限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C.把“南门”限制为“大南门” D.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限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54.在“有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在外延上具有( A )。 A.交叉关系 B.全异关系 C.同一关系 D.真包含关系
55.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D )关系。 A.同一 B.交叉 C.S真包含P D.S真包含于P 56.“小李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 C )判断。 A.全称 B.特称 C.关系 D.联言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形式逻辑 试题6(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