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用词准确和语句优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读、想象、感悟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淳朴可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想象文字蕴藏的画面,领略五月槐乡槐花的清香、甜美。
2.在读中感悟文字蕴藏的情感,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字“槐”,你会念这个生字吗?(指名读,齐读) 2)、谁会用“槐”组几个词语?(槐花、槐乡、槐树??)板书:槐乡 3)、大家看,这满山、满岗、房前、屋后都开满了槐花,这就是槐花的故乡。 4)、那么槐花一般在几月开花呢?(五月)
5)、继续板书:五月,风吹来了,草绿了,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跟随作者走进美丽的槐乡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玩一玩。齐读课题21.槐乡五月 2.明确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那么,在这节课中,你还想了解或学习些什么呢? 生畅说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愿望。
3)、相机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预期效果:
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槐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看看哪个同学在我们本次的槐乡游玩中收获更多、更美、更香的槐花。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复习旧知 ,理清脉络,进入课文。 任务呈现: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2、哪些自然段写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自主学习: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理清脉络。 展示交流:
生说: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二至三自然段写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任务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槐花飘香。 任务呈现:
1五月,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看,洋槐开花了。快,让我们跟着课文来到槐乡,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用“ ”画出来。
2、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任务: 1、听读课文,想象勾画课文; 2、放声朗读,读出想象; 3、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感受。 展示交流:
1、 交流听课文朗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师:过渡: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通过刚才的听,你感受到槐乡怎么样? 生:——美!
师: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听到\\闻到??
1)、我仿佛看到“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师: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多、白) ①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槐花“多”的?
出示“山山洼洼、坡坡岗岗” 能读好这两个词吗?指名读(是啊,每一座山、每一片洼地、每一个山坡都种满槐树,开满槐花,连在一起就是漫山遍野,槐乡到处都开满了槐花,说明槐花多,你真会读书!)
师:一片白茫茫,一大片一大片的,满眼都是??也说明槐花多。
②从哪儿可以看出槐花很白呢?出示“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看到一片白茫茫?(下雪的时候)所以课文里说——似瑞雪初降!
是呀,白茫茫的一片,你关注了“白茫茫”这个词语了吗?你还能说出像白茫茫这样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吗?随机指名说)
③谁想读读这个句子,读出槐花的“花多色白” 指名读
点击课件、欣赏图片:是啊!每一山,每一洼,每一坡,每一岗,屋前屋后,房前房后,都成了花的世界,放眼望去,到处是雪白的槐花,怪不得叫槐乡呢。这句话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这三个叠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槐花
的多、白、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特别读好这三个词。(指名读、齐读)
2)、我仿佛看到了: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指名读(斜线处注意停顿)谁再来读读。
①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指名读,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各抒己见,师作必要补充)
★我感受到槐花美丽、可爱、千姿百态、形态多样、婀娜多姿??
★课文中把抱在一起的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把一条一条挂在枝头的槐花比作什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②品读对称句式的妙用。
师:多么可爱的槐花呀,让我们看看这“玉雕的圆球”。(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看着这可爱的槐花你想说什么呢? 生:??
(点出“抱”) 大家看,一个“抱”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大家看,一个“抱”字,不但把槐花写活了,而且使槐花变得更美了,就像是玉雕的圆球。一个“抱”字写出槐花挨挨挤挤、热热闹闹、紧紧抱在一起样子,谁再来读,读出这种可爱样子来!
师:为什么又说它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呢?(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看着这可爱的槐花你想说什么呢?
你们看过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吗?是什么样的啊?(看图片简介:维吾尔族姑娘头上的辫子:一岁一条,一条一条密密地垂下来)(点出“挂”),所以作者用“挂满”来形容,作者用词可真准确呢!这样传神啊!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象作者这样。
作者多会观察,多会想象,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把槐花优美的姿态写出来了。一远一近,像这样的句式两两对举出现,字数不要求相等、工整称作对称句式,读起来不仅节奏感强,而且富有诗意!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句。
师:作者的眼中,那抱在一起的槐花,远看像——;那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引读);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 学生看图。
师:很多小朋友都看得入迷了。你看到的槐花像什么?在你眼中,你又觉得那槐花像什么?
有的槐花/ ,远看/
像 。 有的槐花/ ,近看/
如 。
师:我们一起把它再读一读,让槐花优美的姿态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生齐读: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 过渡:师:读得真好,这么多槐花,开得这么好,把谁吸引来了? 生:小蜜蜂,小朋友。
3)、我仿佛看到??仿佛听到?? 出示句子: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是呀,小蜜蜂的收获可大了,酿出了甜的蜜。孩子们的收获是什么呢? 白生生的槐花是什么样?为什么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再把这两个词语送进句子中,读一读整句话,读出槐花的白嫩、孩子们的开心! 师:读得可真快乐,你们发现没有,这句话前后两句对得很整齐,自己读读看。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来把它变成小诗好吗? 课件出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槐乡五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