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xx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

表3 2016年xx县居民期望寿命表(岁)

年龄组 0岁- 1岁- 5岁- 10岁- 15岁- 20岁- 25岁- 30岁- 35岁- 40岁- 45岁- 50岁- 55岁- 60岁- 65岁- 70岁- 75岁- 80岁- 85岁-

合计

男性

女性

75.66 75.00 71.23 66.40 61.51 56.67 51.89 47.11 42.71 37.89 33.43 28.95 25.35 20.88 16.85 12.96 9.73 7.34 5.06 73.24 72.28 68.35 63.35 58.37 53.41 48.48 43.70 39.17 34.33 29.80 25.42 21.99 17.62 13.82 10.09 7.13 5.09 3.29 81.50 81.27 77.75 73.15 68.39 63.75 59.13 54.36 50.15 45.37 41.05 36.49 32.73 28.17 23.81 19.68 15.84 12.59 9.13

(四)死亡原因分析(详见附表3) 1、主要疾病构成情况

(1)按ICD-10疾病分类标准,2016年我县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1596(282.03/10万,38.96%)、肿瘤892例(157.63/10万,21.77%)、呼吸系统疾病692(122.11/10万,16.87%)和损伤中毒外部原因 400(70.68/10万,9.77%)、消化系统疾病153例(27.04/10万,3.73%),这五类死因引起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1%,其中前三位均为慢性病,占总死亡的77.6%(详见图3,表6)。

(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死因别死亡率(详见附表2)

男性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7.04%)、肿瘤疾病(23.47%)、呼吸系统疾病(15.44%)、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11.53%)、消化系统疾病(4.16%),男性前五位死因别死亡率与我县居民前五位死因死亡率一致。而女性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41.81%)、肿瘤疾病(19.23%)、(呼吸系统疾病18.99%)、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6

(7.12%)、其他疾病(3.77%), 女性前五位死因别死亡率与我县居民前五位死因死亡率不一致,第5为其他疾病,第6位为消化系统疾病。详见图3,表4。

图3 2016年xx县不同性别居民死亡率比较

表4 2016年xx县主要死因顺位、死亡率、构成比及排序

(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疾病名称

合计

死亡率

构成

排构成

死亡率 序 比

排构成

死亡率 序 比

循环系统疾病小计

282.03 38.96 1 310.85 37.04 1 251.21 41.81 1

肿瘤小计

呼吸系统疾病小计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小计

消化系统疾病小计

157.63 122.11 70.68 27.04

21.77 16.87 9.76 3.73

2 3 4 5

196.97 129.61 96.78 34.88

23.47 15.44 11.53 4.16

2 3 4 5

115.55 114.09 42.78 18.65

19.23 18.99 7.12 3.10

2 3 4 6

八、质量评价

7

(一)死因数据完整性评价

xx县40个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及其他各医疗机构均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报告覆盖率100%,县级以上单位报告覆盖率为100%,全县报告的卡片经过剔除重复病例和非报告范围的病例后得到有效病例4078例,粗死亡率为789.70/10万 。

(二)、死因数据准确性评价

1、死因最高诊断单位构成

死因最高诊断单位构成中,三级医院诊断1069例,占26.21%;二级医院诊断1838例,占45.07%,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558例,占13.68%,村卫生室269例,占6.60%,它医疗机构326例,占7.99%,未就诊18例,占0.44%。详见表6、图4。

表6 2015年xx县死因最高诊断单位构成

最高诊断单位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 村卫生室

其他医疗机构 未就诊 总计

报告卡数

1069 1838 558 269 326 18 4078

构成比(%)

26.21 45.07 13.68 6.60 7.99 0.44 100

图4 2016年xx县死因最高诊断单位构成

8

2、死因最高诊断依据构成

死因最高诊断依据构成中,最多诊断依据为临床,有1995例,占48.92%。其次为临床+理化1148例,占28.15%,死后推断599例,占14.69%,病理296例,占7.26%,尸检10例,占0.25%,手术21例,占0.51%,不详9例,占0.22%。详见表7、图5。

表7 2016年xx县死因最高诊断依据构成

最高诊断依据

临床+理化 临床 病理 尸检 手术 死后推断 不详 总计

报告卡数

1148 1995 296 10 21 599 9 4078

构成比(%)

28.15 48.92 7.26 0.25 0.51 14.69 0.22 100.00

图5 2016年xx县死因最高诊断依据构成

9

九、 主要发现和建议 (一) 历史变化趋势

2015年xx县调整后期望寿命为75.38岁,男性期望寿命为73.13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8.10岁。通过比较,我县粗死亡率有所下降,而期望寿命略有提高,主要原因是我县的经济、卫生、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分析各年龄组死亡率可见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大大致呈不对称的“U”形曲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高,10-岁组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且各个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这与2015年我县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吻合。

2016年,我县全人群具体死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按ICD-10疾病分类标准,2016年我县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1596(282.03/10万,38.96%)、肿瘤889例(157.09/10万,21.07%)、呼吸系统疾病690 (121.93/10万,16.85%)和损伤中毒外部原因 400(70.68/10万,9.77%)、消化系统疾病152例(26.86/10万,3.71%)。说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是导致我县全人群死亡的主要疾病,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已经是迫在眉睫。因此政府应该从政策、经费、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支持性环境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损伤和中毒外部外部原因也是影响我县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的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以及意外跌落是最最常见的,因此交通管理、人群的心理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

(二)监测质量问题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xx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2016xx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25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