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航运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和防止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要求航运企业/船舶确立安全目标,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并通过认证机构审核取得符合证明(DOC)/安全管理证书(SMC)。1993年开始,我国即开始安全管理的宣贯,1996年发布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并从1998年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正式实施《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我国凡是涉及国际运输的航运企业/船舶都已经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有效运行。2001年7月12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即《NSM规则》,从事国内运输的航运企业/船舶,强制要求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9.11”事件以后,为了有效防止恐怖袭击,加强船舶和港口保安,2002年12月国际海事组织召开的海上保安外交大会通过了SOLAS公约第XI-2/1条《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国际规则》(简称为《ISPS规则》)。并于2004年7月1日生效。为了便于实施保安管理体系,航运公司已将其纳入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5.2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关于推进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要求而建立的,为了解决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国家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

5.3 相互关系

5.3.1《ISM规则》和《NSM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海洋环境污染和财产的损害。《ISPS规则》的目标是防止恐怖袭击,提高船舶保安管理水平,控制和减少船舶保安事件的发生,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保安事件造成的损失。是针对港口、航运企业和船舶,强制要求其建立和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上述目标。

5.3.2建立企业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把应急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应对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5.3.3《ISM规则》第八节“应急部署”,要求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建立应急计划,《ISPS规则》要求制定船舶保安计划,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恐怖事件等制定应急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各类突发事件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应急计划和船舶保安计划实际上就是应急预案。

5.3.4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了应急预案体系,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应急预案体系是针对所有企业和机构,覆盖面宽。根据《ISM规则》和《NSM规则》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针对航运企业和船舶,航运企业应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急计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既要适用于《ISM规则》和《NSM规则》,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形成应急预案体系,以期得到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

实行综合管理体系的航运企业,应将应急预案体系纳入到综合管理体系之中,避免体系外体系。

6、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可从增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臵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企业员工及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促进企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去描述。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际相关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如《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SM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航运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所涉及的事故类型、级别和所适用的企业层级、范围。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经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确定企业突发事件类型。如水上运输、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事件,并对上述这些事件所包含的分支项目进行明确。

6.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描述企业综合预案下各事件类型所制定的各种预案,及下属企业制定的预案分布。同时也可描述企业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的内容章节。以上内容描述可用图示的方法进行。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企业应急工作的原则,明确在事件预防、组织领导、抢险决策、资源投入和培训演练等方面的理念、思路和机制等。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 企业的危险性分析

6.2.1 企业概况

主要包括企业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主营业务、行业地位、公司地址、邮编、电话总机、传真、公司网址等,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的简要介绍。同时,应描述企业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6.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企业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可通过对海/水上航行安全、海/水上油污染、人身劳动安全、船舶设备、恐怖袭击和海盗袭扰,台风、洪汛、枯水、地震、海啸等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影响、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确定本企业的危险源。

6.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本企业应急组织形式,如领导小组、专家小组、现场处臵小组等。应指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构成部门(单位)或人员,并明确每一级机构负责单位或人员和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及替代关系。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6.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以及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相应职责。企业视情可建立应急抢险专家库,以便指挥机构在必要时成立专家小组,为现场应急工作提供应急救援建议和技术支持。指挥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研究政策、落实措施、批准预案、启动和终止预案、协调和指挥抢险、发布信息和组织演练等。应急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臵相应的专项应急处臵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负责人和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6.4 预防与预警 6.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企业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完善预防与预警机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按职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坚决制止“三违”行为。对可能引发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要及时上报。

6.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企业可通过搜集和研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及早提示、预警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预防事件的发生。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向有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当事件发展符合本级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

动本预案指令,按照预案程序和规定通知相关机构或部门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当事态发展认为需要支持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协调和指导。

6.4.3 信息报告与处臵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险情信息报告与处臵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企业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包括公示企业全天候值班电话、明确员工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相互认可的报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以及信息在事发企业与上一级企业和事发企业内部各级应急机构间的传递和处臵等;报告内容包括常规信息:事发单位(网点、船舶)名称、地址(位臵)、联系方式。事件信息: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危害程度、事件发展趋势和初步原因。人员信息:员工及其他人员(船员/旅客)人数;伤病、死亡、失踪、被困人员数量和状态;医救能力。措施信息:已采取的自救、互救措施情况,救援请求等。

b)信息上报和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在视情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上一级企业和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危害程度、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6.5 应急响应 6.5.1 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处臵要求和本组织可控制能力,对事件分为不同等级。企业可依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突发事件级别的大小,一般以发生死亡或可能死亡的人员数量、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海损或重大污染事件经济损失的大小、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和国际事件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6.5.2 响应程序

根据本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配和所属单位情况,明确已划分各级别突发事件响应程序。包括明确各级别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响应的基本原则、突发事件响应等级递进规定和响应过程的联系方式等,以及明确各响应等级的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等响应程序。在制定响应程序时应当注意,如果超出本级应急处臵能力时,要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响应等级一

般由低(四级)向高(一级)逐级递进,当出现严重态势时也可直接跃进。以快速反应、提高救助实效为原则。

6.5.3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当事件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各类事件灾难善后处臵工作完成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完成应急处臵总结报告,向其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主要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企业一般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1)经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审核后对外披露,如需召开新闻发布会,应按本企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进行,由发言人对外发布。

(2)现场对外新闻发言人由现场应急指挥指定。 (3)新闻发布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4)新闻发布形式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等。

6.7 后期处臵

后期处臵工作一般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补偿、亲属的安臵、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的支付、商务保险理赔、船舶修理、沉船打捞、污染物搜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以及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件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伤人员,保证企业和社会稳定。事发企业还应做好事件原因分析、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工作,并密切配合上级单位开展事件调查工作,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上级单位相关指示精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8 保障措施 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企业要建立、完善先进的应急通信系统,并作好平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应急通信24小时畅通。应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如国家应急救援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资委、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船级社和有关政府机构及海内外相关救助部门通讯联系。

6.8.2 应急队伍保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航运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在线全文阅读。

航运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24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