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概各章习题及答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23、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 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 24、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抽象思维 B辩证思维 C正确认识 D社会实践 2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必须具备()

A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B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积累

C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辩证思维方法 D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虚心请教别人 27、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 C完全自发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28、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

A感觉、知觉、表象等意识形式 B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形式 C感性和直观等意识形式 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29、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

A起消极作用 B起积极作用

C不起作用 D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

30、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于() 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 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 D能认识世界和检验理论

3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理论来源于实践 3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 C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3、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26

A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 C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 D要实现集体领导 34、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35、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

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 D主客观条件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36、真理是()

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 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

C客观规律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7、真理的内容是( )

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3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真理的() A正确性 B科学性 C一元性 D客观性 39、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A正确性 B科学性 C一元性 D真实性 4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机械论 4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

A不变性、永恒性 B无条件性、无限性 C唯一性、不变性 D根本性、无限性 4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

A可变性、多元性 B有条件性、有限性 C暂时性、多样性 D不稳定性、多变性 43、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44、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C是否承认真理的辩证法 D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27

46、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 47、“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8、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两者互为因果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49、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

A多数人的意志 B先进思想 C社会实践 D逻辑推理 5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51、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 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52、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

认识,是实践的() A唯一尺度 B价值尺度 C真理尺度 D客观尺度

53、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

目标,是实践的()

A唯一尺度 B价值尺度 C真理尺度 D客观尺度 54、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 A利益范畴 B利害范畴 C有效范畴 D价值范畴 55、揭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 A利益范畴 B利害范畴 C有效范畴 D价值范畴 56.价值评价是( )

A感性的认识活动 B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C理性的认识活动 D关于对象的属性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57、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的不同之一在于()

A前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后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

B前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后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 C前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 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 58、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在认识结果上的不同在于()

A前者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后者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28

B前者具有主观性,后者具有客观性

C前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理性的 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 59、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

A相关的正确的知识性认识 B相关的主体及其需要 C相关的主体的具体特点 D相关的主体的客观状态 60、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正确的价值评价只能是()

A与主体及其需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 B与主体的具体特点相符合的价值评价 C与主体的客观状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 D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价值评价

6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

A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B积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C消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D合乎主体所要求的作用

62、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

价值现象的认识,它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 A制约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引领功能

6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

和随意性。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 A制约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引领功能

64、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朝着满足主

体需要的方向行进。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

A制约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促进功能

65、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

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 A完全相同的 B完全不同的 C一致的 D不一致的

66、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是()

A革命阶级的价值观 B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C对人民有用的价值观 D正确的价值观

6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

弘扬() A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 B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献身精神

C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 D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29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读书的书籍 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2、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 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4、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概念 B知觉 C表象 D判断 E感觉 5、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概念 B知觉 C表象 D判断 E推理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 A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E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7、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

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 E宿命论 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

误是()()()()()

A二元论错误 B经验主义错误 C教条主义错误

D冒进主义错误 E宿命论错误 9、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C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 E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10、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有()()()()() 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E必须从实际出发 11、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概各章习题及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马概各章习题及答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3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