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上述需求设计出相应的尽可能详细的模块结构图。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系统能帮助以下哪项来解决一些传统的业务过程难以处理的实际问题。 A.生产制造业 B.物流公司
C.政府机关和学校 D.以上全是 答案: ( D )
2、软件工程的SDLC主要说明了软件系统开发的。 A.方法学和技术 B.模型和技术 C.方法学和过程性 D.模型、技术和工具 答案:( D )
3、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完成新系统逻辑设计工作的阶段是。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计划阶段 答案: ( A )
4、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得到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反映系统如何做的问题,因此结构化系统设计又称为。 A.概要设计 B.逻辑设计 C.物理设计 D.程序设计 答案:( C ) 5、“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活动对应于SDLC的哪个阶段。 A.计划
B.物理设计元 C.实施
D.逻辑设计 答案:( B ) 二.是非判断题
1.逻辑设计对应着SDLC的设计阶段,它反映的是“做什么”;物理设计对应着SDLC的实现阶段,它反映的是“如何做”。 答案:错
2.信息系统作为应用软件与一般工具性的应用软件如MS Word、Media player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面向事务处理且需DBMS的支持。 答案:对 三.填空题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从开发角度,其三个主要阶段是_________。 答案: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
2. ___定义了系统的范围,它形象地界限了系统与系统环境。 答案:系统边界
3.系统边界定义了系统的范围,可以通过它来界限系统与系统环境,系统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输入和___表示。 答案:输出 四.简单题
1、简述系统开发方法学的技术、模型、工具之间的关系。
答案:多种技术、模型和工具的集合构成了一个开发方法学,其中的技术用来支持实现SDLC中各阶段的活动或任务,活动或任务的完成必需借助于相关的工具,用模型表示各阶段活动的工作成果。 2、一名合格的系统分析员一般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技能?
答案:技术技能:计算机基本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相关行业业务技能;管理技能:管理职能、人际沟通;诚信与道德等。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首要基本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指挥 答案: ( A )
2、事务处理系统(TPS)的主要目的是。 A.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 B.提高事务处理工作效率 C.解决管理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D.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强度 答案:( B )
3、作为系统分析员,以下哪个因素不会促使你选用原型化方法来开发一个信息系统。 A.系统的详细需求在开发初期难以确定
B.开发人员对软件技术和工具的掌握不够扎实或熟练 C.一些系统功能的实现其技术可行性不可知或不确定 D.对软件文档没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答案: ( B )
4、企业持续改进和企业重组是提高质量两种互补的活动方案,下列不属重组特征的是。 A.信息系统是活动方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涉及范围广
C.由底层业务工作人员驱动
D.采取强硬措施解决企业严重问题 答案:( C )
5、本世纪初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那么对企业ERP项目最恰当的定位是。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B.管理变革项目 C.技术改造项目 D.工作流实施项目 答案:( B )
6、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完成新系统逻辑设计工作的阶段是。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计划阶段 答案: ( B )
7、以下什么是指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以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模型。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答案: ( B )
8、软件危机有多种表现,如I.无法满足软件需求的增长II.软件开发成本过高III.开发进度难以控制IV.需求定义不准确V.质量不能保证VI.难以满足维护的需要。而一般认为,软件危机主要是表现在。 A. II和III B. III和IV C. IV和V D. I和VI 答案:( D )
9、网络环境下C/S计算模式的多层逻辑结构中不包括以下哪一层。 A.用户视图层 B.业务逻辑层 C.中间件层 D.数据库层 答案:( C )
10、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 A.构件化方法 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 D.快速原型化方法 答案:( B )
11、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于用交互式计算机软件解决的问题是。 A.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目 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C.结构化决策问题 D.确定性问题 答案:( A ) 12、“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元素有机组合而成”,这句话体现了系统的什么特征。 A.整体性 B.层次性 C.目的性 D.稳定性 答案:( A )
13、系统原理中的“黑箱”理论是指。 A.输入已知,处理、输出未知 B.输入、处理已知,输出未知 C.输入、输出已知,处理未知 D.输入、处理和输出均未知 答案:( C )
14、下列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A.软件滞后于硬件的发展
B.应用需求增多且规模变大 C.软件开发效率高
D.软件可靠性差且难于维护 答案:( C ) 二.是非判断题
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媒体承载数据,信息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答案:错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案:错
3.任何一个组织一定是一个系统,反之亦然。 答案:错
4.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一类的决策问题最适合于用交互式计算机软件系统解决。 答案:对
5.事务处理系统(TPS)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强度。 答案:错
6.和传统的观点相比,现代信息系统是任何组织的价值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答案:对
7.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系统是发展中的稳定,因此信息系统应是一个静态系统。 答案:错
8.结构化方法开发过程中务必要把数据库的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数据及业务过程两个方面的设计。 答案:对 三.填空题
1.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元素有机组合而成”,这句话体现了系统的___特征。 答案:整体性
2.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和___问题的决策。 答案:非结构化
3.网络计算诸多模式中,___的本质是将一个计算任务由网络环境下的多台计算机共同分担协作完成。 答案:客服/服务器计算模式
4.信息系统开发的三大技术支柱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以及___. 答案:数据库技术 四.简单题
1、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答案: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表示信息、信息不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变化而变化;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则是数据的加工、提炼和浓缩,是对数据含义的解释。 2、系统有哪些特征?并着重简述其环境适应性。
答案: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先说明系统环境、然后解释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关系、最后定义系统的稳定性在其外部关系上的反映。 3、简述系统的特征并说明子系统的由来。
答案: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子系统是认识、理解复杂系统的一种方法,若组成系统的元素本身又具有系统特征的话,那么这些元素就称之为系统的子系统。 4、简述TPS、MIS和DSS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处理事务的类型不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MIS帮助决策,DSS辅助支持决策。联系:TPS为MIS提供基本数据与日常业务功能支持;MIS为DSS提高信息支持。
5、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这句话对否?为什么?
答案:错。信息系统按其业务处理性质可分为TPS、MIS及DSS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类型的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有时不一定就是指MIS。
6、简述C/S的三层计算模式的工作原理。
答案:用户层-用户视图,业务逻辑层-应用程序逻辑,数据库层-共享并管理数据资源,工作过程:用户提交请求并接收响应结果、应用程序按业务规则处理业务,其中有关数据库操纵(SQL)均提交至数据库服务器并由它反馈响应结
果。
7、设有一个产品数据库,“若一用户想购买某件产品,数量为10件,价格为单价×95%,并以表格形式将结果给该用户”。试叙述3层C/S模式的计算过程。
答案:用户视图层:输入产品标识、数量并提交;获得反馈结果、显示“支付发票”、确认。应用逻辑层:查询数据库请求、根据其单价计算总费用、给用户反馈结果。数据库层:查询数据库、给应用请求反馈查询结果。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结构化开发方法最新起源于。 A.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 B.结构化系统设计技术 C.结构化系统分析技术 D.数据库设计技术 答案: ( A )
2、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B.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C.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D.支持模块的可重用性 答案:( A )
3、原型化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以下哪项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 B.加快需求的确定 C.简化项目管理
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答案: ( A )
4、作为系统分析员,以下哪个因素使你不去选择原型化方法来开发一个信息系统。 A.系统的详细需求在开发初期难以确定
B.开发人员对软件技术和工具的掌握不够扎实 C.一些系统功能的技术可行性不可知或不确定 D.对软件文档没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答案:( B ) 二.是非判断题
1.结构化设计技术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的简称。 答案:错
2.SDLC适合任何开发方法,但不同的开发方法在每一阶段中的活动安排、技术途径和所用模型、工具等不同。 答案:对
3.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技术仅告诉你如何去开发一个信息系统,但并没有要求你如何去运用现代的IT来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 答案:错
4.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可理解成“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抽象”和“组合”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答案:错
5.一种CASE工具只支持一种开发方法,因此CASE工具的选定实际上也就确定了相关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 答案:错 三.填空题
1.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组约定规程以提高程序质量,这里质量的具体含义从软件质量因素角度是指___。 答案: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一个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___以及参数列表。 答案:消息名/消息选择符
3.软件工程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列出一种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___。 答案:结构化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期末考试备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