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假设该门诊管理系统被开发为基于C/S模式的应用软件系统,现在需扩充改造为患者还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预约挂号,写出改造方案。
答案: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构架模式,该诊断管理系统原先C/S模式部分不变,网络预约挂号服务采用支持Web的B/S模式;另一种方法是全部改造成B/S模式,但原先C/S模式下的应用程序需做适当调整以支持Web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信息系统能帮助以下哪项来解决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实际问题。 A. 生产制造业 B. 经营公司
C. 政府、机关、学校 D. 以上全是 答案:D
2.SDLC主要说明了软件系统开发的。 A. 方法学和技术 B. 模型和技术 C. 方法学和过程性 D. 模型、技术和工具 答案:C
3.新奥尔梁方法将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按其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A. 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 B.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C. 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需求分析 D. 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概念设计 答案:B
4.设有两个数据实体:学生和课程;若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则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为。
A. 1对1关系 B. 1对多关系 C. 多对1关系 D. 多对多关系 答案:D
5.以下关于系统分析员的任务及其要求的几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系统分析员不仅是一个技术专家,而且对相关业务也应该精通 B. 系统分析员只负责信息系统的分析,而不负责系统的设计 C. 系统分析员不仅是项目的分析设计者,也是项目的组织协调者
D. 系统分析员是系统开发人员与企业相关组织各层管理人员的之间的沟通者 答案:B
6.“原型化”是一种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对”原型”这一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而言,原型可以分为需求原型和应用原型
B.原型是对某个事物在功能、结构等方面所做的近似的模拟过程 C.原型是一个能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的可工作模型 D.一个原型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答案:B
7.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强调分析对象的数据流,其指导思想是。 A.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B. 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C. 包括A和B D. 面向过程 答案:A
8.软件管理是软件工程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以下哪些是软件工程管理应包括的内容:I.人员组织II.进度安排III.质量保证IV.成本核算。 A. I和II B. II和III C. II和IV
D. I、II、III和IV 答案:C
9.结构化预排也称静态测试,其目标是发现错误以便即时更正,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在项目早期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一项技术
B. 是指对调查结果和根据这些结果建立的原型进行评审
C. 预排工作的参与者通常只由项目客户、业务骨干及行业业务专家组成等评审者组成 D. 预排的四个要素:WHAT,WHEN,WHO,HOW 答案:C
10.事件列表是现代开发方法的一种模型技术,由系统的行为反应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事件列表中的。 A. 事件 B. 活动 C. 响应 D. 触发 答案:D
11.需求分析中被一般认为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获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手段是。 A.分发和收集调查表 B.浏览现存的文档资料 C.和用户会谈与讨论
D.观察和亲自参加业务实践活动 答案:C
12.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使用的一个主要图形工具是。 A. 模块结构图 B. 系统流程图 C. 数据流程图 D. 程序流程图 答案:A
13. 从系统分类的角度,以下关于信息系统描述正确的是哪一个。 A.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工的、复杂的、静态的系统 B. 信息系统是一个自然的、复杂的、静态的系统 C. 信息系统是一个自然的、简单的、动态的系统 D.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工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 答案:D
14.下列系统安装与转换方法中,具有简单性、花费成本低但高风险的方法是 A. 直接安装 B. 并行安装
C. 阶段安装 D. 以上全是 答案:A
15.下列逻辑覆盖标准中,最弱的覆盖标准是。 A. 语句覆盖
B. 判定/条件覆盖 C. 条件组合覆盖 D. 路径覆盖 答案:A
16.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得到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反映系统如何做的问题,因此结构化系统设计又称为。 A. 概要设计 B. 逻辑设计 C. 物理设计 D. 程序设计 答案:C
17.下列DFD模型中用于描述系统最高抽象层次DFD的是。 A. 关联图
B. 事件划分DFD C. 子系统图 D. 片断DFD 答案:A
18.系统设计中的输入设计,其主要目的是。 A. 确定将要用作输入的设备和机制 B. 确保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C. 设计出诸如电子表单的输入格式 D. 输入过程尽可能地避免人工干预 答案:A
19.程序设计中证明可用三种结构就可以实现任何单入口出口程序,下列中哪个不属于三种基本结构之一。 A. 顺序结构 B. 选择结构 C. 循环结构 D. 交叉结构 答案:D
20.下列哪项开发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易学易用性。 A. 系统测试 B. 完整性控制 C. 数据库模型 D. 人机界面 答案:D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SDLC适合任何开发方法,只不过不同的开发方法在每一阶段中的活动安排、技术途径和模型、工具的不同而已。 答案:T
22.关系数据库的每个表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关键字。 答案:F 不唯一,但可指定一个为主关键字
23.和传统的观点相比,现代信息系统是任何组织的价值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答案:T
24.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通过校验位验证代码的正确性,代码能唯一标识处理对象,并便于分类、统计和关联等处理。答案:T
25.企业业务过程重组是关心现在的工作流程如何做到更好,而不是考虑用何种方法来做现在的事。答案:F(刚好相反)
26.用于表示项目进度计划的甘特图能很好的表示任务进度信息,又能表示出个任务的相关性。答案:F不能表现相关
性
27.自顶向下开发顺序的一个主要优点避免了自底向上开发顺序的不足,也就是说所有的编程人员一开始就可以立即投入工作。答案:F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位置对换
28. 系统需求信息来源于系统风险责任人,其相关者可分为用户,客户与技术支持人员。答案:T 29. 好的测试用例是用尽可能多的测试数据去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答案:F 尽可能少的测试数据 30. 消息的一般由消息名、形式参数、接受消息的对象等组成。答案:T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软件工程产生的背景是___,它要求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和日益复杂的软件需求以及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答案:软件危机
3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从开发角度,其三个主要阶段是___。 答案:分析、设计与实施
33.管理活动一般对应于管理层次,中低层的管理通常是结构化决策一类的活动,而中高层的管理则是___一类的活动。 答案: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
34.企业的持续改进和企业业务过程重组往往是两个互补活动,后者与前者相比,其显著特征是___。 答案:根本性和巨大性
35.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得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因此系统分析又称为___。 答案:逻辑设计
36.在结构化分析中,人们需要了解系统需要储存的事物类型,这种数据的模型被称为是___,它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答案:实体联系图
37.软件维护可分多种类型,其中___是指使应用软件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维护。 答案:适应性
38.在系统需求分析的表述中,对于DFD最终不可分解的过程,其业务规则可借助于___、判断树或决策表来描述。 答案:结构化英语
39. 模块结构图的构造一般采用事务分析法和___两种方法。 答案:变换分析法
40.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___提供了一个表示关系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答案:外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41.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管理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与作用的过程。 42.信息系统 答案:信息系统是一个有关数据的收集、输入、处理、存储和信息输出以完成一个组织所有事务的若干相关元素的集合。 43.数据库设计
答案: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 44.文档
答案:文档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把“不可见的”内容转换成“可见的”结果形式。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5.简述系统开发方法学的技术、模型、工具之间的关系?
答案:多种技术、模型和工具的集合构成了一个开发方法学,其中的技术用来支持实现SDLC中各阶段的活动或任务,活动或任务的完成必需借助于相关的工具,用模型表示各阶段活动的工作成果。 46.现代结构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的一般过程及其主要活动是什么?
答案:计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计划阶段包括:定义问题、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表、项目成员的安排、项目启动,分析阶段包括:需求信息的获取、需求定义等,设计阶段包括: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块的详细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控制(安全、输入/输出)的设计、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实施阶段包括:软件模块的编码与调试、软件测试、文档与培训等,维护阶段包括:提供对终端用户的支持、维护和升级计算机系统。 47.系统开发过程中为什么要建模?
答案:即模型的意义或作用:降低复杂性,易于理解记忆,进行交流,便于维护等。 六、实践操作题(共10分)【只需从要求解答的问题中任选1题】
48.某报刊发行中心拟建立一个报刊发行管理系统,其基本需求描述如下:
1.此中心有多个报刊发行站,每年年底或每个季度末中心通过发行站向各订户发出征订通知单,由订户按指定格式填写好报刊订单。订单中包含订单号、订户姓名、订户地址、发行站代号、报刊名称、起止日期、订阅分数、每份单价、收款日期、经办人等,每张订单可以含多种报刊。
2.由各发行站的电脑录入订户订单信息,并且以规定格式把有关内容输入到“收款凭证”上,交付订户。同时订户订单信息送往中心主机系统。
3.中心主机系统负责分类并统计有关的征订信息,包括统计出每种报刊的订阅数、列出所有订户订阅清单(订阅数、起止日期等)、统计出各个发行站的订阅情况(总金额等)、定时检查订单信息并分类统计出即将到期的订单并分发给各发行站打印出“到期通知单”给用户。现要求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E-R图,并按数据最小冗余原则设计其关系数据模型; 答案:
订户(订户编号, 订户姓名, 地址, 邮编) 订单(订单号, 订户编号, 订阅日期, 发行站代号, 经办人) 报刊(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单价, 发行单位) 报刊订阅(订单号, 报刊代号, 起止日期, 订阅份数) 发行站(发行站代号, 发行站地址, 性质) 经办人(经办人编号, 发行站代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2)若该系统采用3层C/S计算模式,画出其体系结构图并简单说明每一块的功用;
答案:C/S计算本质是共享资源并协同工作,即由若干个互联的计算机共同分担完成系统指定的某个计算任务;
用户视图层[在C/S结构中包括用户界面和其它访问系统的部件]:支持报刊信息查询、订单信息的提交、部分统计信息的查询(到期通知单)等;业务处理逻辑层[在C/S结构中包括应用系统的程序逻辑的实现]: 支持各种分类统计处理、查询处理等;数据库层[在C/S结构中包括系统需要持久保存的数据]: 支持“订单”数据库的SQL操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期末考试备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