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知道你解答得对不对呢?回忆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计算经过时间时都用到了 哪些方法? 教师: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更方便快捷?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横跨两天,用分段计算思考比较容易。 2.练习十八第4题。
(1)春风饭店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理解题意,知道营业牌上用的是24时计时法。一天的营业时间=上午的营业时间+下午的营业时间。 3.填一填。
(1)两个剧场上午共放映( )场,下午共放映( )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
(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 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为什么?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与书本上的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练
共 课时,总第4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0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第五、六课时、第一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
共 课时,总第 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 月 日
11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共 课时,总第1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难点: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今天古丽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同学你们愿不愿意和古丽老师一起去?生:愿意。 师:好,请看书(第9页)。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五(1)班41人 五(2)班42人 六(1)班39人 六(2)班43人 三(1)班35人 三(2)班36人 四(1)班36人 四(2)班38人
12
一(1)班35人 一(2)班34人 二(1)班39人 二(2)班44人 例1:(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35+34=
一,先算35+30=65 二, 先算30+30=60 再算65+4=69 再算5+4=9 后算60+9=69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9 +44=
先算39+40=79 再算79+4=83
师:还可以怎样算? 巩固练习。第10页做一做 练习二第1,2,3,4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3
共 课时,总第 2 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各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重点: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