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伤仲永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伤仲永》 阅读精选 一(17分) (一)(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4)泯然众人矣( ) 16、翻译句子。(3分)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7、

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 (二)(7分)

客有为起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鬼魅①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②于前,不可类之③,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 ①魅(mèi):古人指山林里一种害人的怪物。②罄(qìng):显现,出现。③此句意思是不容易画得像。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孰最难者 _____________ (2)不可类之_____________ (3)故易之也 _____________

19、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20、根据文意,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想。(2分) 《伤仲永》 阅读精选 二

阅读文段,回答17—21题。(2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 ②收族之意( ) ③邑人奇之( ) ④日扳仲永( ) 18.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③秀才观之( ) ④余闻之( )

19.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 ,主要事件是 ,主要人物是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6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

译文: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 21.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4分) 《伤仲永》 阅读精选 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跟“邑人奇之”的“之”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 A.忽啼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借旁近与之 D.余闻之也久

2.用课文中的话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1)五岁之时:(2)十二三岁:(3)二十岁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浯。(1)父异焉(2)邑人奇之(3)泯然众人矣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木兰诗》一

(广州市2006中考)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木兰诗》)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根据诗意,揣摩画线的句子。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叙述,让你想到了什么?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叙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木兰诗》二

《木兰诗》阅读练习题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唧唧复唧唧 2唧唧:____________ 3复:____________ 4木兰当户织 当:____________

5惟闻女叹息 惟:___________ _6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7何所思:____________ 8忆:____________

9昨夜见军帖 军帖:____________ 10可汗大点兵 可汗:____________ 大:____________ 点兵:____________ 11军书十二卷 军书:____________ 十二:____________

2

12愿为市鞍马

为:____________ 市:____________ 鞍马:____________

13西市买鞍鞯 鞍鞯:____________ 14南市买辔头 辔头:____________ 15旦辞爷娘去 旦: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 1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溅:____________

17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____________啾啾:____________ 18万里赴戎机 赴:____________戎机:____________

19关山度若飞 度:____________ 20朔气传金柝 朔:______ 传:_____ 金柝:____________

21策勋十二转 策勋:______十二:______ 转:____________

22赏赐百千强 百千:_____ 强:______ 23可汗问所欲 所欲:____________ 24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____________ 25愿驰千里足 驰:____________ 26出郭相扶将 郭:____扶将:_______ 27当户理红妆 红妆:____________ 28磨刀霍霍向猪羊 霍霍:_________ 29著我旧时裳 著:____________ 30当窗理云鬓 云鬓:____________ 31对镜帖花黄 帖:_____ 花黄:________

32火伴皆惊忙 火:______皆:_________ 3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____________迷离:____________ 3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傍地走:____________安: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诗歌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相应的动词

3描写爷娘:____________ 4描写阿姊: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小弟:____________ 6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

7“回家”一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伙伴惊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述本诗的体裁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背默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9.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0.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12.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3.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4.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15,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 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三(10分)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㈣ 11、给下面的词注音:鞯( ) 骑( ) 12、解释下面的词:但( ) 朔( ) 13、用自己的话说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

14、试指出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一种,并举选文中的例句一个来说明。 15、试用10个以内的字概括第(2)段的大意: 《木兰诗》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双免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23.照原诗在诗中括号里填上诗句。 24.给下列句中带点的字注音。

4

(1)可汗大点兵( )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3)朔气传金柝( ) (4)当窗理云鬓( ) 2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一致的是( )。 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C.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7.下列句子中和例句一样使用了“互文”的是( )。 例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8.翻译下列句子。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译文: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

29.横线上的句子表现了木兰出征后的什么心情? 答:

30.为什么在木兰辞朝还乡前还要写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答:

《木兰诗》五(8分)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2、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2分) 2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木兰诗》六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伤仲永在线全文阅读。

伤仲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55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