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XX区龙洞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宏春煤矿 闭坑地质报告
第三章 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
3.1建设方案等简述
3.1.1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
XX煤矿矿区范围内共有K3煤层煤炭资源储量135.4Kt(111b+122b),其中111b为20.8Kt, 122b为114.6Kt,按矿井永久煤柱损失约10%,85%的采区回采率估算,预计可采储量为:
可采储量= 135.4×90%×85%≈103.6kt。 3.1.2开采方式
矿山设计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 3.1.3开拓系统
XX煤矿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设置有一个主平硐和一个回风斜井。矿井主井口西安1980坐标为: X:3219052.751,Y:36398985.919,Z:+660.857m。井下布置有一级暗斜井和二级暗斜井,一级暗斜井落平标高+492m,二级暗斜井落平标高+403m。矿井设置两个水平,即+500m和+400m水平,其中+500m水平以上以全部采空。矿井布置一个采区,位于一级暗斜井以北+490m~450m之间。
根据矿山采矿许可证记载开采范围,开采煤层标高为+680m~+307m,目前K1煤层已开采完毕,K3煤层除南翼+460m~+350m、北翼+460m~+400m及一级暗斜井井筒保护煤柱未开采外,其余地段煤层基本采空。
矿井大部分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在开拓部署时均留了护巷煤柱,根据实际情况,水平运输巷上面各留10m的煤柱,采区上下山两侧各留15m的煤柱。
23 -
重庆市XX区龙洞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宏春煤矿 闭坑地质报告
井下开拓开采除了K3煤层南翼+460m~+350m标高由于矿山自身原因未进行施工建设外,其余均基本和开采设计相同。
3.1.4采矿方法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工作面炮采落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井下运输采用人力运输,地面采用汽车运输。
3.1.5选矿流程
矿山未单独设立洗选厂,原煤采出直接销售。 3.1.6历年采掘工作量和采出矿量
2004年5月~2008年1月,期间XXX煤矿行业间断有停产整顿,根据重庆XXX国土局规费办公室统计,这个时间段矿井生产极不正常,动用储量37Kt,采出煤炭32Kt,损失5Kt,平均回采率86%。
2008年矿山整合之后,根据对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矿山累计采出矿量68.2 Kt,采掘工作量为煤巷约1340m,半煤巷约695m,岩巷约585m,历年采掘工作量和出矿量见表5。
表5 XX煤矿2008年度以来各年度生产情况表
序号 1 2 3 4 5 年度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合计 生产原煤数量(Kt) 10.4 17.3 16.6 12.1 11.8 68.2 进尺(m) 煤巷 350 580 230 180 - 1340 半煤巷 全岩巷 - - 255 170 300 695 180 135 120 150 - 585 2008年8-12月 至2013年10月 备注 3.1.6采矿回采率
2013年5月,XXX开展了《XXXXXX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工
24 -
重庆市XX区龙洞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宏春煤矿 闭坑地质报告
作,根据2009至2012年储量动态监测工作统计,XX煤矿三年来矿山平均采区回采率为85.6%,工作面回采率为95.8%,矿井回采率为76.0%,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XX煤矿2010-2012年度回采率统计表
年度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平均 工作面回采区回采率 采率(%) (%) 94.2 95.1 96.5 97.3 95.8 84.3 85.8 85.5 86.7 85.6 矿井回采率 (%) 85.5 86.2 86.4 85.8 86.0 根据《XXXXXX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统计 备注 3.2损失矿量
2008年之前自2004年5月以来,矿井累计损失煤量5Kt,主要为煤柱留设。
2008年矿山整合后至2013年年10月,矿山累计损失煤量8.5Kt,主要为阶段煤柱留设损失。
3.3工业指标实际应用及合理性评述
工业指标的应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40号文及XXX开采K1
和K3煤层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目前煤炭市场供需,综合确定本次煤炭资源的估算指标,即: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60m,灰份≤40%。
根据2008年至2013年10月矿山生产实际情况,矿山开采工作基本遵循上述指标,最低煤层开采厚度为0.60m,开采基本合理。
3.4剩余储量估算及剩余原因
3.3.1储量计算参数的选择
25 -
重庆市XX区龙洞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宏春煤矿 闭坑地质报告
1、块段的平均倾角:在煤层底板等线图上,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在同一块段内,求出不少于三个位置的倾角,利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块段的平均倾角。
2、煤层厚度及块段平均厚度:本次采用的煤层厚度,根据井下煤层巷道实测煤厚点资料。各块段采用煤厚数据块段内及周围煤厚点,用算术平均法求得。
3、块段面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CAD软件测量出不同块段的平面积,再按各块段的不同倾角,用三角函数关系求出各块段的斜面积。
4、煤层容重:本次计算所采用的容重主要依据以往实测资料,均采用1.45t/m3。
估算方法:矿层煤层倾角较缓,储量估算采用水平投影法。
资源储量级别:由于该矿煤层已开采多年,对矿区煤层的控制程度高,估算块段边界已为开采证实,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根据煤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分类编码。K1和K3煤层的资源储量编码为111b+122b。
3.3.2剩余储量估算结果
通过估算,至2013年10月,XX煤矿K3煤层剩余资源储量为135.4Kt(111b+122b),其中111b为20.8Kt, 122b为114.6Kt。估算结果见表7。
表7 XX煤矿K3煤层储量估算结果
块段 储量 编号 级别 1 2 3 4 储量计算范围 走向范围 上界下界标高 标高 650 530 460 400 530 400 400 350 26 -
投影面2积(m) 6501 19837 47820 33983 倾斜面煤厚容重储量角积3(m) (t/m) (Kt) 2(°) (m) 34 34 50 50 7842 0.65 1.40 7.1 122b 采空区~一级提升下山 111b 采空区~北翼边界 23928 0.62 1.40 20.8 70347 0.61 1.40 62.4 52868 0.61 1.40 45.1 122b 7、8号拐点连线以南 122b 7、8号拐点连线以南
重庆市XX区龙洞扁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宏春煤矿 闭坑地质报告 合计 135.4 3.3.3剩余储量原因
造成矿井剩余储量的原因主要是矿山闭坑,尚未利用。
3.5对共生、伴生矿产的评述
XX煤矿的伴生矿产资源有煤层顶、底板硫铁矿、底板的铝土岩和煤层气,底板硫铁矿因品位、厚度变化极大无规模开采价值而未利用,底板铝土矿无开采价值也未开采利用。该矿煤层气含量无利用价值,未利用。
3.6影响矿山开采的主要地质问题
1、构造的影响
矿区内发育隐伏逆断层F32断层:位于矿区南东部,走向全长5600m,倾向300度,倾角大约27度,最大落差40m,对煤层破坏较大。矿区范围内,经矿井生产资料揭露,F32断层切割K1煤层标高+450m~+420m。切割K3煤层标高为+440~390m。
2、煤层顶底板的影响
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炭质页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灰白色铝土角砾岩或灰白色含黄铁矿粘土岩,为软质岩,稳定性较差,底板易发生垮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
第四章 探采对比
4.1探采对比
通过近几年对XX煤矿开展矿业权和储量动态核查工作,根据矿山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范围内,以2011年5月XX提交的《XXXX龙洞扁煤炭开采
27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煤矿闭坑地质报告(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