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不随地吐痰》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树立生活要有良好卫生行为的观念。 2、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
学会正确的吐痰方法。 (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随地吐痰的害处。 2、掌握正确的吐痰方法。 二、学习重点
认识随地吐痰的害处。 三、学习难点
学会正确吐痰的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表演、故事学习、调查、小组探究等方法。 五、学习准备
制作头饰;调查有关痰致人生病的资料。 六、学习过程 (一)淘气猴变美了
1、教师、学生用表演情景剧的形式学习“平安童话”,在表演的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思考:淘气猴为什么要随地吐痰?淘气猴为什么要接过拖把?
2、表演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看到别人随地吐痰吗?看到时是什么感受?猜猜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3、学生交流课前调查。
4、教师小结:随地吐痰多不好。 (二)痰的自述
1、根据“平安导航”的内容,教师可以戴头饰扮演痰配以科教片让学生知道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学生说说观看后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教师补充痰传播疾病病毒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随地吐痰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4、教师小结:随地吐痰传播细菌病毒危害大家的健康。 (三)我是卫生小卫士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安导航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创编宣传不随地吐痰的儿歌。 2、小组展示。
3、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平安童谣”,学生一起读一读,唱一唱。 4、教师小结:让我们记住这些好办法,争做卫生小卫士。 (四)谁是真正的小卫士
1、教师出示“平安童操”想一想的情境图。同学们,说说谁是真正的小卫士?为什么? 2、小组讨论:选择一幅图分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建议?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安导航”中的知识进行辨析。
七、演练设计
“做一做”
和小伙伴一起到社区里查一查,有哪些人喜欢随地吐痰,然后办一个宣传栏,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呼吁大家共同营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年级《公共场所讲卫生》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树立生活要有良好卫生行为的观念。 2、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
1、分辨哪些是特殊的公共场所。
2、知道并学会基本的防范疾病传染的措施。 (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特殊的公共卫生场所指哪些地方。 2、了解这些公共卫生场所的卫生隐患。 二、学习重点
了解特殊的公共卫生场所指哪些地方及其卫生隐患。 三、学习难点
学会分辨特殊公共卫生场所,知道并学会基本的防范疾病传染的措施,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体验、调查、辨析讨论等方法。 五、学习准备
收集游泳导致眼睛发言的科教视频和公共场所里的细菌的资料。 六、学习过程 (一)淘气猴生病记
1、教师可以将平安童话制作成动画,学生观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淘气猴为什么生病了?游泳不戴游泳镜眼睛为什么会发炎呢? 3、教师播放一段医生讲解游泳不戴游泳眼镜危害的视频,学生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4、教师小结:在游泳池这样特殊的公共场所活动大家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二)健康知识ABC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公共场所和游泳池一样容易感染疾病?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一幅情境图进行归纳小结。
2、小组讨论为什么在这些公共场所容易感染疾病呢?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这些公共场所的卫生隐患。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呢?学生交流后出示第四幅情境图小结在特殊公共场所活动后注意卫生的小提示。 (三)注意卫生身体好
1、出示“平安童谣”,学生一起读一读,唱一唱,演一演。 2、教师小结:记住这些好办法,远离疾病。 (四)找找看
1、教师出示“平安童操”想一想的情境图。同学们细菌藏在下列公共场所的哪些地方呢?请你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2、小组讨论:选择一幅图分析图中所示公共场所的卫生隐患。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安导航”中的知识进行辨析,并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公共场所活动后该怎么做?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卫生才能身体棒。 七、演练设计
1、“学榜样”
(1)在我们身边就有做得特别帮的小朋友,请看图。他做得好吗?为什么? (2)让我们学习他,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出示“读一读”齐读) 2、“画一画”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特殊公共场所设计提示标志。 (2)全班交流,说说设计的提示标志的意义,原因。
二年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面对可疑陌生人,有防范和保护的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遇到陌生人纠缠会呼救。 (三)知识经验积累
1、陌生人找你说话你要警惕。
2、不能向陌生人说出你的姓名、学校等信息。 3、陌生人如果纠缠你,你要向旁边的大人求救。 二、学习重点
了解与陌生人交往中的安全问题。 三、学习难点
面对可疑陌生人,有防范和保护的意识,遇到陌生人纠缠会呼救。 四、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体验、调查、辨析讨论等方法。 五、学习准备
收集轻易相信陌生人受害的案例。 六、学习过程 (一)放学了
1、教师播放“放学歌”呈现一组学生背书包放学的图片。问:小朋友们放学了谁会来接你?
2、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来接你,你会怎么办呢?
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一个人回家遇到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热情地和你说话你又会怎么做呢?
(二)聪明的萌小兔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平安童话”,小组讨论:萌小兔做得对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萌小兔的经历你有吗?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和陌生人讲话?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5、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我们要提高警惕。 (三)遇到陌生人
1、究竟陌生人指的是谁,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注意什么呢?咱们来听听熊警官怎么说吧!(出示“平安导航”供学生学习)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补充轻易相信陌生人受害的案例。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4、出示“平安童谣”,学生一起读一读,唱一唱。
5、教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遇到陌生人不搭理快离开。 (四)我是自护小明星
1、教师出示“平安童操”演一演的情境图。同学们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请你和小组伙伴商量商量将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
2、小组讨论:选择一幅图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小组准备表演。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安导航”中的知识说清楚这样做的原因。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些自护小提示,做自护小明星吧! 七、演练设计
1、“查一查做一做”
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一查,因为随便和陌生人搭话而上当受骗的新闻,并做一张宣传小报,提醒大家提供警惕。 2、“唱一唱”
(1)小组合作创编遇到陌生人的安全儿歌。 (2)全班交流,评选最佳创意儿歌。
二年级《慎对陌生人的“要求”》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增强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警惕陌生人,遇到危险时及时大胆的向家人、老师、警察求救。 (三)知识经验积累
1、陌生人找你说话你要警惕。
2、陌生人给食物你不能吃,陌生人给玩具你不能要。 二、学习重点
了解与陌生人交往时他们给食物不能吃,给玩具不能要。 三、学习难点
警惕陌生人,遇到危险时及时大胆的向家人、老师、警察求救。 四、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辨析、调查、戏剧体验、案例讨论等方法。 五、学习准备
收集贪图陌生人物品上当受害的案例。 六、学习过程
(一)热情的阿姨
1、教师分步出示“平安童话”情境图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1)第一幅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阿姨你会怎么做?
(2)第二幅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看到阿姨拿出巧克力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第三幅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听到阿姨的要求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2、读完童话,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淘气猴会上当?假如萌小兔没有保持警惕会有什么结果?
3、教师小结: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请你这样做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平安导航”,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玩具礼品?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1)教师相机补充相关的安全案例视频,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陌生人的礼物不接收,不贪小便宜,时时警惕保平安。 (三)学会自护
1、当陌生人向我们提要求时,该怎么办呢?说说你们聪明的做法。
2、出示平安童谣,学生自由读、玩拍手游戏。 3、教师小结:小朋友要记牢,学会自护最重要。 (四)情景AB剧
1、教师准备两个信封,请学生随机抽取,学生根据所抽取的信封里情境图演一演。教师相机采访请学生说说这样做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可疑的陌生人还会说哪些借口接近我们?根据学生所述创设情境引导其结合“平安导航”中的知识进行情境判断。 七、演练设计
“叔叔邀我出去玩” (1)教师创设情境:
“我”在院子里等同学,这时来了一位叔叔,声称有免费电影票邀请“我”去看最新上演的电影,“我”会……
(2)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续演故事。
(3)教师相机采访学生: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4)教师小结:保持警惕,保护自己。
二年级《宠物也要勤洗澡》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喜欢宠物,也要时刻注意卫生和安全。 (二)行为技能训练
1、提醒家长给宠物打疫苗,保证宠物健康。 2、摸过宠物后要洗手。
3、尝试和家长一起,给宠物洗澡。 (三)知识经验积累
1、宠物身上带有病菌,唾液、粪便中也有病菌。
2、宠物的毛飘在空气里容易引起过敏,家里要常开窗通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