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旧区到景区——田子坊的前世今生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从旧区到景区——田子坊的前世今生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城市,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曾经享受着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现在也面临着老工业区改造的难题。这些遗留下来的大量优秀历史工业建筑浓缩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体现了上海工业在不同时期的独特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成为上海城市历史变迁的忠实见证者。这些工业遗留的厂房建筑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同时在现代的城市化运动中,这些残破的建筑又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无法跟上城市化的浪潮,成为亟须改造的对象。

城市旧城区的改造有多种模式,推倒重建是一种野蛮的方式,破坏了城市的文脉和肌理,隔断了城市传统。保护旧城文化与建筑,进行完全的商业开发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模式,如上海新天地和成都宽窄巷子,这种模式可以为旧城区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而创意产业的开发则是一种新兴的改造模式,这种模式兼具了商业开发和文化打造的优势,适应了国际软实力竞争的趋势。创意产业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而在国内正方兴未艾,成为各个大中城市重点打造的项目。

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

近年来,上海加大保护开发工业历史建筑力度,以工业历史建筑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利用现有建筑创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又保护了历史文化财产。工业老厂房、老仓库运用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为历史的留存注入了时尚的元素,使保留的旧厂房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新景象,也促进了设计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的形成,是城市历史与未来承接的良好典范。田子坊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田子坊的历史与新生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原是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由海华制革厂(1935年)、康福织造厂(1935年)、永明瓶盖厂(1936年)、鑑香粉材料公司(1936年)、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1958年)、上海钟表塑料配件厂等六家工厂组成。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逐年下滑,一些厂房闲置起来并逐渐废弃,成为当地政府的负担。 1998年,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看中了这里的建筑价值,进驻该区。不久,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

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田子坊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0年5月,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盘活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创意产业为目标,利用田子坊老厂房资源招商,现在入住70多家单位,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设计人士参与,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

田子坊艺术区在其发展之初,就有一些虽称不上艺术家,但从事艺术业,且具有商业眼光的店家入驻田子坊,其产品创新,有个性,有的甚至享誉盛名,乐天陶社艺举办的现代陶器展览吸引国际陶艺家前来参展,即为其中之一。

目前,田子坊已进驻了艺术品,工艺品商店已有40余家,入驻的工作室、设计室有20余家,“田子坊”内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工厂门前有10根旗杆上飘着10面不同国家的旗子,象在开一个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闪烁着光和热。泰康路正逐渐走向世界。如今,田子坊已被称为“上海的苏荷”。

二,规划思路及开发模式 1, 规划思路

在田子坊还未成气候时,上海市政府曾想将这一片区改造成商业地产开发,因为对于政府或者房地产发展商来讲,包括像田子坊、时尚园、四行仓库、M50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都是上海城市中心区好地块,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通过招牌挂卖政府可以获取巨大利润。不过在艺术家们及各方声音的抗议要求下,市政府最终放弃了商业地产的开发,

而是着手重点打造这一片区,将之作为上海市政府一个新的产业链,一个新的形象点。

2008年4月田子坊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意味着田子坊的综合整治管理工作开始,也意味着政府正式涉入田子坊的管理。研究者从深度访谈中得知目前田子坊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向外进一步推广田子坊,接待上级领导的日常考察,并没有对田子坊进行实质性的管理。田子坊的在此阶段的整治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规范化的管理层面,诸如为所有田子坊无证经营的商家办理经营许可证,周边环境的改善等。

此次随着田子坊管委会的成立,将由卢湾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对该社区内的下水道、化粪池、绿化、建筑风貌等公用、共建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保养。田子坊社区建筑形态分为花园别墅、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简单新式里弄等几种,弄内公房、私房住有约1500户居民,其中近一半的老石库门为倒便器房,通过区政府斥资改造,这部分倒便器房将改建为抽水马桶卫生间。

按照管委会的规划,整个成套改建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重点是迎接世博会,完善以泰康路210弄内传统结合现代里弄工厂为主的创意产业集聚地、打造以248弄和274弄为主的市井文化休闲地;第二期在居住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对原建筑加以修缮与保护,建设居住与产业结合的海派文化、生活方式和里弄风貌新型社区;第三期通过注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使原住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其中一期约涉及670户居民,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其余的西式别墅和花园里弄以后将分期分批改建,整个改建计划于2015年完成。 2, 开发模式

和北京798一样,田子坊也是艺术家们最初发现这一区域并入驻,引来和拉动当地的人气和知名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度。接着政府开始介入,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统筹开发,在城市宏观规划的前提下,将这一片区打造为城市的新的发展点,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定位。并最终实现该区的创意地产价值。

创意地产的核心理念与操作是传承历史,营造未来,它与经营城市的关系核心内容是如何发掘、运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中营造无限的创意价值。创意地产的核心仍在与文化创意,而非地产开发,是文化早就了创意地产。田子坊总策划人吴梅森就说过,“在田子坊的创意设计公司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这里的人也是有素质和内涵的,并不是说你进来了就能融入这里的文化。”如果一个打着创意产业的公司即使进驻了该区,最终也会被孤立。

田子坊的开发是政府、管理公司、原业主、艺术家四方博弈的结果,政府站在城市规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从旧区到景区——田子坊的前世今生在线全文阅读。

从旧区到景区——田子坊的前世今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06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