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评价语言 培养朗读能力
苏 海 全
遵化市东旧寨镇幸福村联小
运用评价语言 培养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时,教师该如何评价,如何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这是朗读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听课中,我们听到的常常是这样的朗读评价语言:“朗读的声音很好”;“朗读得很流利”;“朗读得还可以”;“朗读得不怎么好”……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到很乏味。那么怎样的朗读评价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赏识评价,激发兴趣
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切实针对孩子朗读的情况,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在低年级,新教材识字量大,课文篇幅、语句都显长,加上一些孩子认字慢、遗忘快。于是,一些孩子一开始朗读就出现困难,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从这些孩子的发展出发,我们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比如课上可以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如: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那充满感情的朗读吧! 2.这段话并不好读,可××同学竟能读出激昂、自豪的语气,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3.这个自然段挺难读,你却出错少,真不简单! 4.瞧,××同学读得多好呀!声音又响又脆,并充满感情。谁
愿意再来试一试?
5.好,你读得比以前好多了。要保持下去。 6.如果在朗读时不紧张,你的朗读是非常精彩的。 7.你读得很流利,声音也很响亮,如果能带着××的语气来读,肯定很精彩。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二、鲜活生动,细致入微
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遇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很多评价语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如学生读得很快的时候,可以说“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慢一点就好了。”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可以说“你读得这么好,大家的眼睛都变得更亮了。”……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呢?怎么会不大受感动呢?学生们听完后,一定会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幽默风趣,一语道破
幽默式的言语评价,就是指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例如在讲《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有这样一句话:“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听完后也明白了老师的
意思,耷拉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
这样的幽默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四、因人而异,准确得体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加上一些动作就更好了,愿不愿意这样再读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使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五、渐入情境,评而无痕
在讲《游子吟》这首诗时,指导学生朗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随着课件展示母亲为儿子缝衣服的图片,感慨地说:“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你看那额头的缕缕银丝,你们不感谢自己的母亲吗?”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声音中充满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热爱。
再比如指导朗读《丰碑》第一自然段:“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
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可以运用这样引导性的情景评价语:“你能读出刺骨的寒冷吗?/我感觉天气越来越冷了。/我感到了似乎连呼出的气都结冰了。/我感到自己也快冻僵了。” 不采用直接的评价词句,而运用这样引导性的情景评价语,生动形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氛围中。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训练的评价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用评价语言 培养朗读能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