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包含的角度有哪些? 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E、角色 2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以帮助他人为目标 B、不期望有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如荣誉或奖品; C、自愿行为,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D、利他行为一定没有利己行为 E、强迫性
26、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包含哪些? 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D、需要的互补 E、物质条件互补
2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的功能有哪些? A、消除个体孤独感 B、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
C、影响团体内聚力 D、人际调节 E、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氛 28、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
A、内在性 B、非控制性 C、表面性 D、相似性 E、独特性 29、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
A、情境的奖励结构 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 C、沟通模式 D、相互作用的影响 E、实际利益
30、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中国人权威取向的特征表现?
A、权威重视 B、权威敏感 C、权威崇拜 D、权威依赖 E、权威服从 31、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 A、形成阶段 B、评介阶段 C、停顿阶段 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 E、迅猛发展阶段
32、根据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和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分为哪些阶段? A、基本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E、原始社会化 33、为了自我展示,每个人采用不同的策略,归结起来有哪些策略? A、虚伪谦虚策略 B、自我妨碍策略 C、印象管理策略 D、访谈策略 E、心理疏导策略 34、归因偏差主要有哪些?
A、基本归因偏差 B、自利性归因偏差 C、忽视一致性信息 D、折扣原则 E、共变原则
35、培养利他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A、培养利他情感倾向 B、培养社会责任感 C、树立利他行为的榜样 D、遏制攻击行为 E、说服教育 36、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
A、个体的能力 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 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D、文化差异 E、个体的知识水平
37、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这是容貌的哪些效应? A、晕轮效应 B、环境效应 C、散逸效应 D、自然效应 E、结伴效应 38、根据被模仿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模仿分为哪些种类? A、有意模仿 B、无意模仿 C、对他人的模仿 D、对群体的模仿 E、盲目模仿 39、团体凝聚力的功能包含哪些?
A、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B、增强团体控制力 C、影响团体工作效率 D、较少竞争 E、合作
40、中国人对面子的运作过程包括哪些?
A、面子的自我觉察 B、面子的威胁知觉 C、面子的情绪反应 D、面子的维护策略 E、面子的整饰行为 41、关于信度和效度,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A、信度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B、效度是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 C、没有效度的测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D、信度高,效度就高 E、效度高,信度就高
42、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自我调节存在哪些矛盾? A、本我 B、主我 C、客我D、超我 E、自我 43、自尊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A、嫉妒 B、依赖性自尊 C、独立性自尊 D、无条件自尊 E、理性自尊 44、海德的朴素心理学认为导致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哪些?
A、内因 B、外因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E、自觉的 45、根据攻击行为的方式分类,攻击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人身攻击 B、言语攻击 C、动作攻击 D、工具攻击 E、敌意型攻击 46、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包括哪些?
A、报答规范 B、模仿规范 C、回报规范 D、社会世界规范E、社会责任规范 47、人际交往的动机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
A、人的内在需要 B、人的自我表现 C、人的自我完善 D、人的自我认识 E、人的生理需要 48、影响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A、匿名性 B、责任分散 C、自我意识弱化 D、道德水平 E、文化素养 49、群体决策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A、减少偏见 B、提高决策效率 C、增强信息沟通 D、相对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E、促进群体文化形成
50、根据差序格局的概念,可以将中国的社会关系划分为哪些关系?
A、朋友关系 B、家人关系 C、亲戚关系 D、熟人关系 E、生人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心理学 2、社会角色 3、自尊 4、社会认知 5、刻板印象 6、利他行为 7、社会态度 8、人际关系 9、去个性化 10、侵犯行为 11、归因 12、自我效能 13、政治社会化 14、成就动机 15、旁观者效应
16、人际吸引 17、晕轮效应 18、社会取向 19、差序格局 20、群体
21、道德社会化 22、归因 23、社会动机 24、从众 25、人际沟通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正确理解案例内容,必须引用本课程教材中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分析要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社会化的生理基础
美国人类学者克拉格(w、N,Kellogg)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让一只七个半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使两者生活学习环境完全相同,同样穿衣、喂食,同样练习站立、行走、开门、用杯、用匙、坐便盆。但当他们的孩子能说20多个单词的时候,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命令,做出喝水、坐下、开门等多个动作,却说不出话来。20世纪50年代海伊斯(C、Hayes)夫妇收养训练一只黑猩猩长达3年之久,也只教会其说出杯子、爸爸、妈妈三个单词。20世纪60年代加德纳(R、A、Gardner)夫妇教一岁黑猩猩学习美国哑人所用手势语,三年学会25个手势符号,黑猩猩却始终未能学会使用人类的抽象语言符号。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也不能超出种族遗传所提供的范围。
请你选用一种最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2、
霍去病带头踢球
边塞荒凉,军旅生活枯躁无味。霍去病在月下巡视军营,他被一缕凄楚的笛声吸引了,双眉慢慢地皱了起来。是啊,军中缺粮,士气低落,真叫人焦心哪!面对猖獗的匈奴,战士情绪消沉,怎么打仗呢?
霍去病是西汉有名的军事家。他知道光靠惩罚是不能提高士气的。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带头和将士们一起踢球来振作士气,锻炼身体。于是,他让军队里的工匠用皮子缝成一个圆圆的皮球,中间塞满毛发。他命令士兵在广漠的荒原上修出一个球场。那时的球场是在地上挖些小浅坑,把球踢进土坑,就像现在足球赛中的射门。随后,他把球分发给部队,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优胜者就奖给酒肉,鼓励大家踢球。他自己呢?每次球赛都带头参加,同将士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 自从开展踢球活动后,将士们练活了手脚,提高了情绪,当军粮充足的时候,霍去病带领部队向匈奴发起了进攻,终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道路。
请选用一种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对上述事例进行分析。
3、
艄公的箴言
一个夏日的雨天,一名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一位老艄公救起。 “你年轻轻的,为啥就不想活了?”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 少妇擦了擦眼泪,说:“那时我自由自在,一无牵挂??”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那时还没结婚,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一无牵挂。请上岸吧。”
少妇回到岸上,艄公摇船远走。少妇揉揉眼睛,恍如做了一个噩梦。自此,她又活得充满信心,再也没动过轻生的念头。 请你选择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4、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5、受辱鞠躬
肖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演获得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肖伯纳上台与大家见面。当肖伯纳走上舞台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糕透了,谁也不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肖伯纳听到这种话,一点儿也不慌张,他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然后,他看了一眼正欢迎他的全场的观众,向青年反问了一句:“不过,亲爱的朋友,我们两个人反对全场的观众,有什么用呢?”话音一落,全场爆发出长长的热烈的掌声。那个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肖伯纳充分展示了知名作家的风度。
五、论述题(20分)
需要根据题目联系实际或结合案例具体展开。论述观点得8分,在论点基础上展开得8分,总结归纳的4分。
1、联系实际如何控制侵犯行为?P114-P115
2、联系实际,论述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P151-P154 3、联系实际,论述中国人面子的运作过程?P235-P238 4、联系实际,列举主要的社会动机,并进行阐述。P96-P99
5、联系实际,论述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P177-P179
参考答案(15年11月)
一、单选题答案:
1、B 2、B 3、B 4、D 5、A 6、D 7、C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A 21、D 22、C 23、A 24、D 25、C 26、B 27、B 28、C 29、C 30、D 31、C 32、A 33、B 34、D 35、B 36、A 37、A 38、D 39、A 40、B 41、A 42、B 43、A 44、A 45、C 46、B 47、D 48、A 49、B 50、D
二、多选题
1、ABCE 2、ABCDE 3、ABD 4、BCD 5、ABCD 6、AC 7、ABC 8、ABDE 9、ABCD 10、ABDE 11、ABD 12、ABCD 13、BCD 14、ABCD 15、ABCE 16、ABD 17、ABCDE 18、ABCDE 19、ABC 20、ACDE 21、ABCDE 22、ABCDE 23、BE 24、ABC 25、ABC 26、ABD 27、ABCDE 28、BCD 29、ABCD 30、BCD 31、BCD 32、ABCD 33、ABC 34、ABC 35、ABC 36、ABCD 37、AC 38、CD 39、ABC 40、BCE 41、ABCD 42、AD 43、BCD 44、AB 45、BC 46、CE 47、ABC 48、ABC 49、ABCD 50、BDE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定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
3、自尊( se lf-esteem )是对自我进行的整体积极性评价,这种整体的自尊对个体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
4、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
6、利他行为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除非觉得自己也许做了一件好事
7、即个体对特定客体、议题或人物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