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之正确使用实词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模块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1.命题预测:2018年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仍是重中之重,仍会沿袭2017年考查特点,另外,实词与虚词的运用合在一起来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所选语料也将更加注重生活化。可能会出现多选题。

2.明确重点,有针对性。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熟语总的来说,重点仍在成语。而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在进行成语复习时,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

3.日积月累,准确记忆。词语的考查这要求考生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整体上把握其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因此准确记忆词语的语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这是解题的基础。复习时还要特别留意积累两用成语,不要因熟知其一种含义而误解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4.熟悉高考,掌握规律。历年的高考成语熟语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一方面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高题中成语熟语的积累,可以把握高考试题出题规律以及常见成语误用类型,这对正确答题大有帮助。

1.1 正确使用实词

【名师点睛】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上,以辨析近义词为主。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学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不同的语体色彩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近义词的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求异”时通常从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侧重点不同,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性,词的构词能力、适用对象、搭配习惯等角度切入比较,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它们的使用语境。

1

【试题演练】

1.【2017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的 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 ,真与美就 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 的程度。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2.(2017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从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 ,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水的习惯。

②建设法治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因此,“法治中国”并不仅限于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_________。

③作为人民公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_,把个人的荣辱、安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群众的赞成,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

A.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B.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C.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D.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解答本题要先明确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然后结合语境判断正

误。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第①句中,是说“水

2

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应使用“息息相关”;第②句中,是说“法治中国”与每个公民利害相关,应使用“休戚相关”;第③句中,是说“国家和人民”祸福共担,应使用“休戚与共”。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5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

起伏。踟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词辨析。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

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所选词语“徘徊”和“踟蹰”词义范围大小不同,“积聚”和“积淀”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宵衣旰食”“废寝忘食”使用对象不同,考查比较全面。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王经理告诫年轻员工不要三心二意, ,应该珍惜当前的工作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有成就就自命不凡, ,那么很可能失意时一蹶不振。

3

(3)小张出版的两本书,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帮着校对完稿的,他成名后竟然 ,对此,导师和同学们很不以为然。

A.得意忘形 得陇望蜀 得鱼忘筌 B.得鱼忘筌 得陇望蜀 得意忘形 C.得陇望蜀 得鱼忘筌 得意忘形 D.得陇望蜀 得意忘形 得鱼忘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先关注三个成语的含义。明确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即可选出答案。“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得鱼忘筌”捕到了鱼,就忘掉了筌(捕鱼的工具),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得意忘形”一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形,即表现形式;后人引申为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学&科网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7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 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首先辨别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精益求

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形容皇帝或者国家领导者的行为和精神。第一处,是说“绣娘”的“工匠精神”,应使用“精益求精”,排除BD两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后者多指人,句中说“作品”,应使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前者突出“美好”东西多,后者只是强调多。第三处,前面说“可谓争奇斗艳”,应是强调美好的东西多,应使用“美不胜收”。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6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4

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C.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情况。词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看其与语境合不合、对象

修饰当不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015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重要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重要【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有时也指情意。情调:是人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

指人情

[来源学科网ZXXK]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之正确使用实词在线全文阅读。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之正确使用实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843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