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会乐于学,乐于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培养。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例如,在四年级游戏教学时,在小组内开展竞争,互助合作。采取小组比赛激励法,用小组游戏比赛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小组合作的兴趣。如:《冲过火力网》游戏教学中,先为学生创设“小战士穿越电缆网”的情景,小组通过对“电缆网”设置高低不同“路径”的尝试练习,引出穿越障碍存在的问题,各小组积极合作,进行穿越障碍物的“跨、跳、钻”的方法练习。在游戏比赛中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互助,勇于展示自己的“跨越”的本领。进行了创造性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既可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合作参与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例如,在高段篮球教学《双手胸前投球》时,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先设计《投球进筐》这个游戏(先距筐2M),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在增加距离(难度),几次过后,先让学生总结、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引导(用力顺序:脚-身-手),再安排一个游戏《看谁投得准》,两人手拉手围成球篮,小组其他同
学去投,每人投5次,看谁投得最多。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交流投得准的方法(动作技术)。设计的内容由易到难,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发挥团结互补的优势,连平时较差的学生也尝到了甜头,积极性很高。
3.小组合作表演,呈现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材中韵律操授课节数最多,在教会学生一段韵律操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集体舞《春晓》之后,先讲清编练舞蹈的要求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一段新的舞步,每位成员都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孩子们为了集体的荣誉,激情高涨,为了小组的成功,积极探讨交流与献策,然后各小组纷纷要求上台表演。通过小组合作表演不仅能尽现学生的表演才华,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还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小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精神,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
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得多。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例如,高段的起跑式教学时采用不同教法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学生发言人数 讨论时间 课堂练习 10分钟 20人 10分钟 0分钟 6人 各种起跑方式 22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 各种起跑方式 5、1班 传统教学法 5、2班 能完成各种起跑方式并能自主能完成各种起跑方创造出新的起跑方式 式 在起跑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引导学生按提出猜想——实验探索——分组讨论——总结规律的步骤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全过程共设置学生小组讨论三次,以形成概念,掌握新知。教学效果甚佳。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
2014年4月开始在体育课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中,各小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了跟踪指导,加强了必要的组织和调控,根据教学实践,对中年级100多名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跟踪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有63.5%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有50.7%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
如图:合作行为对照表
教学模式 合作行为 遇到困难 活动器材减少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缺乏合作 参与合作 61.6% 38.4% 79.2% 20.8%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缺乏合作 参与合作 46.5% 63.5% 49.3 % 50.7% 由此可见,合作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五)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拓展并延伸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校外也开辟了活动天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精神,同时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校外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分工协作。如:五、六年级学生自发组织篮球赛,登山,滑冰(旱冰)等等,用自己的智慧为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服务,也彰显自身的价值,同时又从他人的表现中获得灵性的启迪。
通过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在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中,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在情感与情感的交融中,最终使学生主体在怀感、智慧乃至身心方面得到整体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出了更好的风采,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六)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合作意识的能力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考试优秀率、及格率逐步上升,学生的运动基础知识、运动技能、体能都有明显提高。经过试验,实验班学生成绩已有明显提高。
例1: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与心理健康等方面深入研究,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指数有了更大的提高。参与小组合作意识行为加强,实验统计如下表:
运动技能 运动参与 心理健康 55% 50% 68% 研究前 52% 78% 70% 年末测评 例2:中年级小组合作实验,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普遍较好。 抽样调查100名学生(三年级40名、四年级60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为能够帮助自己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占100%;能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占 98%。问卷统计如下:
(1)95%的学生愿意去帮助他人学习动作技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体育教学中合作意识培养结题报告要点(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