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六: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一、单选题
(2012年高考上海卷)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
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回答下列2小题。
1.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 答案:B
2. 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 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2012年高考海南卷)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 答案:B
4.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答案:C
图7(2012年高考安徽卷)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D.扩大销售渠道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5.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6.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答案:B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7.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答案:A
随着(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8.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答案:B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解析】读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把握关键词。首先明确我国近些年后续耕地资源已经不足,所以排除A选项;但总产量连续增长,说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依靠科技单产高。而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9.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江汉平原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10.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 答案:D
【解析】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就高。
气候(2012年高考福建卷)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D. 成都平原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答案:C
1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答案:A
13.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答案:B
下图(2012年高考海南卷)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
14.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答案:A
15.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占耕地少
D.冻害
答案:D
16.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降水少,地形平坦 答案:A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自2(2012年高考海南卷)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
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8~10题。
17.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答案:A
18.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答案:B
19.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C.乙国的就业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D.资金较雄厚
D.环境质量
答案:D
下图(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
20. 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C
B. T0ˉ~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1.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答案:B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解析】分析图表得出,甲工资水平要低于乙的工资水平,T1年份处在一个结点上,T1之前甲的工资水平要高于人均工资,之后低于人均工资,可以说明T1年份之后本地区甲类企业逐渐衰退,乙类企业逐渐壮大。故甲类企业应该是区域发展初期资本积累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双选题
下图(2012年高考江苏卷)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21~22题。 22.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A.靠近原料产地 B.邻近城区市场 C.生态环境优美 D.对外交通便捷 答案:CD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图形材料来看,该区域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图中有风景区,环境优美,区域内还有高速公路、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快捷,其他选项中的区位条件无法从图中获知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比较有没得环境和便捷的交通对原料产地要求不高。
23.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A.促进产业升级 B.减轻交通压力 C.缓解用地紧张 D.增加就业机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六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