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前言 1.1实习目的
1.2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1.3实习项目及工作量、工作方法 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1地形地貌 2.2地层岩性 2.2.1地层
2.2.2岩浆岩 2.2.3沉积岩 2.2.4变质岩
2.3地质构造及发展史 2.4水文地质特征 第三章:各条线路总结和体会 3.1各条线路总结
3.1.1亮甲山地质路线
3.1.2张崖子~东部落剖面路线 3.1.3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路线 3.1.4上庄坨大石河河谷、沙锅店岩溶路线
3.2实习总结
1前言
1.1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秦皇岛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质认识实习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任务是为了研究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地质条件给予初步评价,为场址选择及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1.2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秦皇岛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北28km,其高斯坐标为y=20714~20728km,x=4437.24455km,总面积近389.2km2。
秦皇岛实习区交通位图(图1)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平原和渤海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管辖。
1
区内外交通极为方便。秦皇岛市辖三区四县与实习基地有水泥公路和地方铁路相通。大秦、京哈等铁路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区三处设有国家三级站。实习区有秦皇岛市近郊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往返。因此,交通十分方便。
实习基地坐落在柳江盆地,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地貌形态分类表,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实习区北、西、东三面被陡峻的山地环境,为一盆状地形,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地形。相对比高在200——300m,最高峰老君顶海拔主程493.0m。纵贯盆地南北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水系。大石河自北东而来,经大刘庄流入本区,在崔家洼转近南北向曲流,过傍水岩向东南直流,至蟠桃峪山盆(水面高程为海拔62.5m),于山海关以南注入渤海。全长70km,流域面积约600km2。大石河水库(燕塞湖)是秦皇岛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水源基地.蓄水量达70万m3;也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实习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型气候。但受海不影响较大。冬季长,春、夏、秋季较短。1988年秦皇岛年平均气温为11.3。C。最冷的一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9。C(1959年1月1日为全年最低温度,达21.5。C);最热的7—8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4.8。C(1961年6月10日为全年最高温度,达39.9。C)。暑期6—9月份高于30。C气温的天数仅为15天。
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其中1988、1982和1969年降水量分别为607.6mm、415.9mm和1086.6mm。多集中在7—8月份、占总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里。主要风向趱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最大风速19m/s,年平均风速为3m/s。冬季冻土层厚度约为0.85m。
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梁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密桃。工业以采掘业为主,有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规模属小型。总储量为2—3亿吨。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
实习区内最大工矿企业为柳江煤矿,属国家二级企业。年产量为60万t。其次是秦皇岛市电北局北山发电厂,容量为2台1.2千瓦机组和1台1.5千瓦机组与系统连接。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地方国营水泥厂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1.3实习项目及工作量、工作方法、提交成果
秦皇岛实习区地层层序
2
新生界
第四系 河床、河漫滩等松散堆积物 中生界
侏罗系 中侏罗统 蓝旗组(J2 l)
下侏罗统 北票组(J1b)
古生界
二叠系 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P2 sh ) 上石盒子组(P2 s ) 下二叠统 下石盒子组(P1 x )
山西组(P1 sh )
石炭系 上石炭统 太原组(C3 t) 下石炭统 本溪组(C2b) 奥陶系 下奥陶统 马家沟组(O1m ) 亮甲山组(O1l ) 冶里组(O1y ) 寒武系 上寒武统 凤山组(?3 f ) 长山组(?3c ) 崮山组(? 3g ) 中寒武统 张夏组(?2z ) 徐庄组(? 2x ) 下寒武统 毛庄组(?1mo ) 馒头组(?1m ) 府君山组(?1f )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群) 景儿峪(qj) 龙山(qx) 下元古界 混合花岗岩(绥中花岗岩γ2)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路线
1.石门寨西门亮甲山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亮甲山 路线——亮甲山 石门寨西亮甲山 教学目的
1.察观描述奥陶系——石炭系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及岩性、生物特征。 2.了解不整合解除关系的特征。 3.掌握罗盘的使用、岩层产状的测量。
3
4.地形图的使用及野外定点方法。 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1. 在亮甲山下观察灰黑色辉绿岩岩床及捕掳体。观察描述辉绿岩的岩性特征及产状。辉绿岩:
呈灰黑色,风化较强烈,呈黄褐色。隐晶结构,可见气孔构造。
2. 在亮甲山下观察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地层的岩性特征。测定产状,画信手剖面图。 地层特征:
冶里组地层以灰色砾屑灰岩为主,其次为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有黄绿色页岩,该组岩层中含有笔石和三叶虫化石,在观察时注意寻找化石。
亮甲山组地层以灰色或深灰色豹皮灰岩为主,并夹有少量的砾屑灰岩和黄绿色钙质页岩。该组地层中含有头足类化石是其重要特征。在观察时注意冶里组与亮甲山组地层的分界标志和化石组合上的区别。冶里组顶部是黄绿色页岩,亮甲山组底部是豹皮状灰岩,分界明显。亮甲山组地层中的化石多数在风化面上显露,注意寻找满洲角石及房角石等化石。亮甲山是亮甲山组地层建组的所在地,同时,亮甲山组地层中的灰岩质纯致密,是当地石灰岩开采的对象。
马家沟组地层以黄灰色细晶白云质灰岩为主要特征。在观察时注意亮甲山地层与马家沟组地层的分界标志和化石组合上的区别。马家沟组底部是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夹浅灰白色细晶白云质灰岩,具有明显微层理,局部含燧石结核和砾屑,与下伏亮甲山组顶部的灰色中厚层豹皮状灰岩界线明显。
2.张岩子~东部落剖面路线
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张岩子~东部落 剖面位置位于张岩子村西约0.5公里处。 教学目的:
1.了解元古界(Pt)青白口群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和古生界下寒武系(?1)的地层层序、主要岩性特征、地层划分和其标志; 2.认识和确定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3.认识和划分沉积韵律或旋回;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秦皇岛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