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第十册教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②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

(设计意图:文本中呈现的严峻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突破难点的

关键的体验,图片资料的价值,在于?形象大于思维?。活生生的人物能让学生加深感受,缩短时空距离,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深化认识。)

(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

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

的事!? 2.研读?困难2?

(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3)克服困难:

①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②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

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读第8.9自然段) 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设计意图:对形象的感受应该重于对观点的感悟,这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本环节抓住两个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

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

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

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铁路的现在和未来,让他们

比普通公民对铁路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西部大开发这一国计关乎民生,期待进而激发学生?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

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

么呢?(生动笔写)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既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

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七、总结

11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

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时间:三课时

第1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12

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六年级黎明(《小艺术家》)

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初一(3)班王加佳(《创新作文》初中版) 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五(2)班刘易(我的好友的女儿) 深圳市南头小学四二班何晔(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园网页)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师范学校附小六一班(电视栏目报道)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习作

目标:

激发兴趣,进行习作指导。 重点:

指导书信的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出示信封和书信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 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介绍自己(略) 说出想法(略)

提出建议(详)

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

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13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同学生一道写作。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 (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 (4)学生个体的进步。 (5)书信的格式正确。

2.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组交流评改。

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

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 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 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

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笺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写信封并贴上邮

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誊抄习作和寄信。) 五、总结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

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成长,收获美好幸福的明天!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一

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14

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1.教师用课件展示本组四篇课文内容,并配以旁白: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

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台)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 西部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

(二)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1)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2)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请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古诗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互相激励和启发。 3.建议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第十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语文第十册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15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