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3—2004(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附 录 A (参考件)

崩塌调查目录

1、编号。2、地方(地、市、县、乡、村)。3、座标。4、动体周围未动(或暂时未动)部分:(1)主(后)壁:构成(构造结构面,非构造结构面<原生的,表生的>,卸荷结构面,复合结构面等),形态,宽度,高度,壁顶高程,壁底高程,组成的岩土特征(名称和结构);(2)底部(崩滑面):构成(同主后壁),形态,长度(顺崩滑方向),宽度,高程,组成的岩土特征(名称和结构)与产状,断裂产状和密度,裂隙产状和密度;(3)侧壁:同主(后)壁【注:若分不出(后)壁、底部和侧壁,可作统一描述】。5、动体部分:(1)移动方向(方位角):(2)移动垂直距离:(3)移动水平距离;(4)移动形式(散落,坠落,倾倒,错落,滑崩,流动;一次,多次);(5)崩塌时间:有几次列几次,若无确切年代可查,可记述为古代的或老的、近代的或新的等;(6)动体原岩(土)特征(名称和结构—块状,厚层状,中层状,薄层状,片状,镶嵌,块裂,碎裂,散体,并说明是基岩的、风化的、第四纪正常沉积的或崩滑堆积的等);(7)堆积体形态(平面的,剖面的,坡面的,坡角的等);(8)堆积床形态和物质组成;(9)堆积体顶部高程;(10)堆积体规模(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体积);(11)堆积体物质组成(块度,岩性等):(12)堆积体结构。6、崩塌前兆。7、崩塌地区地屋

地形(特别是斜坡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以及有关试验数据等。8、崩塌地区自然环境:气象与水文,特别是降水量及其变化、气温及其变化、地表水特征(尤其是水位变化)等。9、崩塌成因分析。10、崩塌造成的损失:致死人数,致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列出项目)等。11、已有防治方法、效益和进一步防治意见:已有防治方法记述到具体工程措施;效益要数量化,包括投入资金、保护人口和财产(可折合成人民币)等。12、发展趋势预:未动部分稳定性,动体部分稳定性。13、研究程度:访问,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勘查(具体到比例尺和阶段)。14、图和照片。

31

附 录 B (参考件)

滑坡调查目录

1、编号。2、地方(地、市、县、乡、村)。3、坐标。4、滑坡体周界:长度(顺滑坡轴),宽度(垂向滑坡轴)。5、滑坡体厚度:最大,最小,一般:前部,中部,后部。6、滑坡体体积。7、滑坡体物质。8、滑坡体结构:天然结构未破坏(片状,层状,块状),天然结构已破坏(粉碎的,碎裂的,块裂的,干燥的,湿润的,液态的)。9、滑坡台阶(台坎):台阶级数,各级台阶的物质组成、高度和台面形态、面积、完整性与高程。10、滑坡埂特征。11、滑坡鼓丘特征。12、滑坡裂隙:按性质分拉张、鼓张、剪切:按形状分羽状、扇形等。均应调查其产状和分布部位。13、滑坡轴(主滑线):长度,指向(方位角,若为曲线状,要说明其方位角变化情况)。14、滑动带:单层,多层(说明主次),形态,物质组成,结构,厚度,埋深。15、滑动面:单层,多层(说明主次),形状(直线型、圆弧型、折线型等),产状,构造(构造结构面,非构造结构面<原生的,表生的>,卸荷结构面,复合结构面等。各类结构面应进一步细分,使之具体化;物质组成(所依附的下伏母岩岩性和产状等),埋深,滑动面与岩土结构面的关系(五层,顺层,切层)。16、剪出口:单一的,多层的(说明主次),横向形态,物质组成,高程。17、滑坡滑动距离:水平的,垂直的。18、滑坡全程滑动时间。19、滑坡速度:最好有具体数据(根据访问或监测),若无具体数据可根据滑坡特征评估出缓动低速、常动高速或剧动高速,也可用非常快、很快、快、中等、慢、很慢、非常慢描述。20、滑坡年代:有几次列几次,若无确切年代可查,可描述为古代的或老的,近代的或新的等。21、滑坡前缘(滑坡舌):物质组成,状态【裸露的,埋藏的(堆积物覆盖的,水体掩盖的)】,临空面形态(平缓的,陡立的等),构成(河岸,斜坡),缘顶高程,缘底高程。22、滑坡侧缘:构成(同15),物质组成,缘顶高程,缘底高程。23、滑坡后缘:构成(同15),物质组成,缘顶高程,缘底高程。24、封闭洼地(滑坡地堑):形状,规模(长度、宽度,深度),有无充填或积水。25、滑坡力学性质:牵引,拉裂,推动,混合。26、滑动特点:平移,转动,混合。27、滑冲方式:俯冲,仰冲,混合。28、滑坡组合形式及其与其它变形方式的关系:单一的,复合(叠加)的,群体的:崩滑的,流滑的,滑塌的。29、滑坡前兆。30、滑坡区地质环境:地形(特别是斜坡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

32

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以及试验数据等。31、滑坡区自然环境(数量化):气象与水文,特别是降水量及其变化、气温及其变化、地表水特征(由其是水位变化)、植被情况等。32、滑坡成因分析:(1)岩土性质和状态变化:天然的(水的作用,物理或化学作用,冻结层融化等),人为的;(2)斜坡形状改变:天然的,人为的:(3)主要动力:天然的(岩土体重量,裂隙中静水压力,渗透水的动力压力,地震,其它),人为的。33、滑坡类型的综合性描述。34、滑坡造成的损失:致死人数,致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列出项目)。35、已有防治方法、效益和进一步防治意见:已有防治方法记述到具体工程措施;效益要数量化,包括投入资金,保护人口和财产(可折合人民币)等。36、发展趋势预测:已稳定,基本稳定,潜在不稳定,将要滑动,正在滑动。37、研究程度:访问,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勘查(具体到比例尺和阶段)。38、图和照片。

附 录 C (参考件)

泥石流调查目录

1、编号。2、地方(地、市、县、乡、村)。3、坐标。4、形成区:(1)地形特征和高程变化;(2)地层岩性(岩土特征);(3)地质构造;(4)水文地质;(5)固体物来源(冲积物,残坡积物,崩滑堆积物,人为堆积物,其它)和数量:(6)汇水面积:(7)水的来源(降雨型,融雪型,冰川型,水体溃决型,其它);(8)水量;(9)发生时间和速度;(10)发生时的力学性质:土力型(滑坡型、崩塌型等),水力型(坡面侵蚀,沟床侵蚀等);(11)爆发前兆:(12)爆发原因分析。5、流通(搬运)区:(1)沟谷类型;(2)长度;(3)宽度;(4)底部高程和纵坡降;(5)物质成分(水石质,泥石质,泥质);(6)物质结构和流变性质【粘性—结构型,稀性(非粘性)—紊流型】;(7)流动持续性(阵流的,持续的);(8)流动时间和速度。6、堆积(停积)区:(1)地形特征(沟口,山间谷地,山间盆地,山前平原等,以及它们的高程变化);(2)堆积形态(扇形,长堤形?);(3)堆积规模(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体积);(4)堆积物岩(土)性与分布规律;(5)堆积物颗粒组成、结构及其分布规律;(6)堆积时间和速度。7、泥石流区地质环境:地形(特别是沟谷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

33

作用,以及有关试验数据等。8、泥石流自然环境:气象与水文,特别是降雨量及其变化、气温及其变化,地表水特征(尤其是水位和流量)等。9、泥石流活动历史和爆发频率。10、泥石流引起的其它次生灾害。11、泥石流类型的综合性描述[考虑四种指标:(1)形成特点和爆发起因,(2)结构和流变类型,、(3)物质成份类型,(4)规模和破坏力l。12、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致死人数,致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列出项目等)。13、已有防治方法、效益和进一步防治意见:已有防治方法记述到具体工程;效益要数量化,包括投入资金、保护人口和财产(可折合成人民币)等。14、发展趋势预测。15、研究程度:访问,遥感解释,现场调查,勘查(具体到比例尺和阶段)。16、图和照户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地质矿产部长江三峡链子崖和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 本规范主要编写人员:郭希哲 徐开祥 黄学斌 贾家麟 柳 源

3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3—2004(7)在线全文阅读。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3—2004(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313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