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y市重点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Ⅱ卷得分栏: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26.读下图和表格,完成下列问题。(12分)

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

表1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省(市) 占总量比重(%) 省(市) 占总量比重(%) 贵州 6.1 福建 5.6 四川 16.1 北京 5.6 湖南 10.6 上海 7.2 江西 8.6 江苏 5.6 河南 8.3 浙江 8.9 安徽 10.6 广东 35.5 其他 39.7 其他 31.6 (1)结合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4分)

(2)结合表格内容,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27. 图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B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三类产业产值比重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A

(1)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2分)

图B

(2)甲是传统工业城市,说出其最可能的主导工业部门及其区位优势。(4分)

(3)近20年来,该地区三类产业产值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说出其具体表现。(4分)

(4)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该处建港的有利条件有( )(2分) A.位于河口位置,可河海联运 B.地形平坦,便于建港 C.河流携带泥沙,提供建筑材料 D.有城市为依托

28.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4分) (2)从图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4分)

(3)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水果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4分)

29.读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澳大利亚降水、气温、人口和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 (地形区),其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下列属于其经营方式特点的是( )(4分) A.农场经营以家庭为主 B.产品的商品率低

C.农场规模一般都较小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

种)。(3分)

(3)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区很不均衡,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A.交通 B.海陆分布 C.气候 D.纬度

(4)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5分)

高一模块检测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13 B 1 C 14 D 2 A 15 C 3 B 16 A 4 C 17 C 5 C 18 C 6 A 19 B 7 C 20 A 8 D 21 C 9 A 22 B 10 C 23 C 11 C 24 D 12 B 25 B

二、综合题(50分) 26.共12分

(1)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迁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4分) (2)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

(2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3分)

(3)促进迁人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

问题。(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7.共12分

(1)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分布(或沿交通线分布) (2分) (2)钢铁 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海陆交通便利(4分)

(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4分)

(4)ABD(2分,选对两个但不全可得1分) 28. 共12分

(1)工业产值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4分) (2)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4分)

(3)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量增加,带来广阔的市场。(2分) 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2分) 29.共14分

(1)墨累一达令盆地(1分) 混合农业(1分) AD(2分,选不全可得1分) (2)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园艺业等(3分) (3)C(2分)

(4)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基础(2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1分)、国家政策(1分),市场的变化(1分)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省y市重点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在线全文阅读。

山东省y市重点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17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