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面材料。 (4)暖通管线长度。 (5)暖通设备、构件统计。 (6)给排水管线长度。 (7)给排水设备、构件统计。 (8)电气桥架长度。 (9)电气设备、构件统计。 (10)安防设备、构件统计。 基于BIM模型的碰撞检查要求
(1)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内部设计问题检测。 (2)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各专业间冲突检测。 (3)提供书面格式检测报告。 (4)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BIM系统工作环境 网络环境 设备名称 域服务器 千兆交换机 文件服务器 磁盘阵列柜 磁带机 UPS BIM系统硬件环境 设备名称 操作工作站 协同工作站 移动工作站 BIM系统软件环境
用途 用于创建和维护项目BIM局部模型 用于整合和展示项目BIM整体模型 用于方便施工现场展示BIM模型 用途 用于实现局域网“域”管理 用于实现局域网内千兆到桌面 用于局域网内文件共享 用于实现局域网内数据存储 用于数据备份 核心设备不间断电源保障 (1)操作系统:Windows 7。
(2)应用软件:Office 2010套装、Buzzsaw客户端。
(3)BIM软件:Revit2013(三维模型)、Navisworks2013(仿真模拟)、Quantity Takeoff(成本计量)、MagiCAD(机电)、Xsteel(钢构)、AutoCAD2013操作软件。
3.3.2 BIM系统数据安全
数据访问安全
(1)BIM工作团队采用独立局域网工作,隔断与企业网、因特网连接。 (2)局域网内部通过“域”管理实现身份认证,非BIM工作团队人员无法登陆项目局域网访问BIM数据。
(3)BIM数据存储按照实际任务分工,制定不同等级用户的访问权限,并严格执行。
数据加密
(1)BIM工作团队的局域网采用防水墙数据加密安全软件,加密全部BIM数据。
(2)DWF文件设置浏览密码,避免数据流失。 硬件输出端口安全
(1)BIM工作团队电脑屏蔽数据输出端口(包括USB、1394、eSATA端口)。 (2)BIM工作团队电脑机箱安装密码锁保护。 BIM系统协同配合
与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及运营方的配合
通过定期参加BIM工作会议、执行业主提供的BIM规划、使用Buzzsaw网上文件协同平台等方式实现BIM信息协同配合。
总承包与分包方的配合
总承包将通过培训或者派驻BIM工程师的方式,保证施工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模型,并按要求深化BIM模型,和提供必要的产品信息。总承包和分包将通过Buzzsaw网上文件协同平台共享BIM信息。
3.3.3 BIM系统实施的保证措施
3.3.3.1建立BIM系统运行保障措施体系
(1)按BIM组织架构表成立BIM系统执行小组,由BIM系统总监全权负责。经业主审核批准,小组人员立刻进场,最快速度投入系统的创建工作。
(2)成立BIM系统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总包项目总经理、项目总工、BIM总监、土建施工部经理、钢结构施工部经理、机电施工部经理、装饰施工部经理、幕墙施工部经理组成,定期沟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总包各职能部门设专人对口BIM系统执行小组,根据团队需要及时提供现场进展信息。
(4)成立BIM系统总分包联合团队,各分包派固定的专业人员参加,如果因故需要更换,必须有好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5)购买足够数量的Autodesk正版软件,配备满足软件操作和模型应用要求的足够数量的硬件设备,并确保配置符合要求。
3.3.3.2编制BIM系统运行工作计划
(1)各分包单位、供应单位根据总工期以及深化设计出土要求,编制BIM系统建模以及分阶段BIM模型数据提交计划、四维进度模型提交计划等,由总包BIM系统执行小组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总包BIM系统执行小组正式发文,各分包单位参照执行。
(2)根据各分包单位的计划,编制各专业碰撞检测计划,修改后从新提交计划。
3.3.3.3建立BIM系统运行例会制度
(1)BIM系统联合团队成员,每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回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总包协调的问题。
(2)总包BIM系统执行小组。每周内部召开一次工作碰头会,针对本周条线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制定下周工作目标。
(3)BIM系统联合团队成员,必须参加每周的工程例会和设计协调会,及时了解设计和工程进展情况。
3.3.3.4建立BIM系统运行检查机制
(1)BIM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操作运行系统,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由于参与的人员多且复杂,需要建立健全一定的检查制度来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
(2)对各分包单位,每2周进行一次系统执行情况飞行检查,了解BIM系
统执行的真实情况、过程控制情况和变更修改情况。
(3)对各分包单位使用的BIM模型和软件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模型和工作同步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BIM应用技术功能和优势(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